OpenAI急了?15页报告要求封杀中国AI巨头

夜春阅览趣事 2025-03-30 02:29:14

2025年3月,OpenAI向美国政府提交的15页指控信掀起轩然大波。这家曾以 “开源精神” 为旗号的 AI 公司,如今却以 “中国政府操纵”“侵犯知识产权”“隐私安全风险” 为由,要求封杀中国开源模型 DeepSeek。

更讽刺的是,其指控的核心论据之一,竟是DeepSeek“可能被用于关键基础设施”—— 仿佛开源代码天生携带恶意,而闭源的ChatGPT才是安全卫士。

OpenAI的逻辑漏洞百出:DeepSeek的核心模型R1自开源之日起,便向全球开发者开放代码库,微软、亚马逊等企业均在其云服务器上部署应用。若按OpenAI的 “国家安全” 标准,这些美国企业岂非在 “助纣为虐”?

事实上,DeepSeek的开源协议明确禁止任何政府机构未经授权获取用户数据,所谓 “中国政府操纵” 纯属臆想。正如中关村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所言:“与其攻击对手,不如反思为何自己的模型成本高企却进步缓慢。”

更深层的荒诞在于OpenAI对 “自由” 与 “繁荣” 的双标定义。在其提案中,“民主国家” 可享受技术红利,“非友好国家” 则被锁死技术 —— 这与特朗普政府 “美国优先” 的单边主义如出一辙。

当OpenAI将 “收费闭源” 等同于 “自由创新”,将 “开源共享” 污名化为 “安全威胁”,其本质是在用政治手段垄断技术话语权。

黑暗森林法则:AI 霸权的焦虑与恐惧

OpenAI的恐慌,源于DeepSeek在全球市场掀起的 “降维打击”。2025年初,DeepSeek-R1模型以不到ChatGPT十分之一的推理成本,在140多个国家的应用榜单上登顶,甚至让Meta、谷歌等巨头股价震荡。

这种 “低成本高性价比” 的技术路径,打破了美国企业 “高投入高产出” 的固有模式,正如玉渊谭天评论所言:“DeepSeek的崛起,让美国技术精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在浪费资金。”

这场技术竞赛的背后,是美国AI政策的剧烈转向。2023年拜登政府曾试图通过行政命令规范AI发展,却被特朗普政府以 “阻碍创新” 为由推翻。新上台的特朗普政府转而将 “维持AI主导地位” 定为国策,并要求180天内提交行动计划。OpenAI的指控信,正是对这一政策的 “精准响应”—— 既迎合了政府的技术保护主义倾向,又试图借政府之手清除竞争对手。

这让人想起《三体》中的 “黑暗森林法则”:在AI领域的 “宇宙” 中,美国自视为 “高级文明”,对快速崛起的 “低级文明” DeepSeek充满警惕。正如OpenAI在信中承认的:“美国的领先优势正在缩小。” 这种恐惧,让美国政客与企业不惜违背市场规律,试图用 “封杀” 维持霸权。

醉翁之意不在酒:OpenAI 的双重算盘

OpenAI的指控看似针对中国,实则暗藏多重私心。首先,其反复强调 “数据隐私风险”,实则是为了倒逼美国政府放松数据监管。

据《纽约时报》等媒体揭露,OpenAI长期未经授权使用媒体内容训练模型,仅2024年就因版权问题被起诉四次,赔偿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在给美国政府的提案中,OpenAI以 “确保更广泛数据来源” 为由,要求放宽对企业数据抓取的限制,本质是想继续 “免费薅羊毛”。

其次,OpenAI试图借 “国家安全” 之名,巩固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垄断地位。其提案中的 “分级制度” 将全球AI用户分为三六九等:盟友国家可获技术支持,中立国家受有限制,“敌对国家” 则被彻底排除。这种做法不仅效仿了美国半导体出口管制的老路,更试图将AI技术武器化,为自己在全球市场排除异己。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的 “司马昭之心” 已被国际社会看穿。当加拿大媒体联合起诉其侵权时,OpenAI竟以 “合理使用” 为借口狡辩;当YouTube CEO指责其盗用视频训练模型时,其首席技术官竟称 “不确定数据来源”。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派,让海外网友讽刺其为 “CloseAI”—— 一个打着 “开放” 旗号行垄断之实的伪君子。

封杀令的末路:技术逆流中的破局者

OpenAI的封杀诉求能否得逞,仍是未知数。一方面,美国各州对联邦政府的技术保护主义政策并不买账:弗吉尼亚州、得克萨斯州等已自行禁止政府设备使用DeepSeek,但微软、亚马逊等企业却悄悄接入R1模型,因为 “市场选择不会说谎”。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的 “AI脱钩法案” 面临国内科技界的反对,英伟达、IBM等企业更倾向于与中国合作,而非切断产业链。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OpenAI的霸权逻辑与AI发展的客观规律背道而驰。当DeepSeek通过开源社区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建生态时,ChatGPT却因闭源和高收费逐渐失去民心。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庞严所言:“技术竞争的关键在应用场景,而非政府禁令。”

中国 AI 企业正抓住机遇,腾讯、百度等推出 “零成本迁移计划”,帮助开发者转向国产模型,而 DeepSeek的开源代码已被用于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数字化建设,形成了 “墙内开花墙外香” 的局面。

OpenAI的封杀闹剧,本质是AI霸权时代的一次螳臂当车。当技术保护主义遇上开源精神,当垄断思维撞上普惠趋势,这场荒诞剧的结局早已注定:历史不会记住谁封锁了谁,只会铭记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或许正如特斯拉CEO马斯克所言:“AI的未来在于协作,而非对抗。” 当OpenAI还在为GPT-5的难产焦头烂额时,DeepSeek早已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书写新的故事。

【文本来源@差评君的视频内容】

0 阅读:0

夜春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