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荷兰海牙国际刑事法院第一预审庭,80岁的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出现在视频画面中,缓缓抬起头。这是该法院成立以来,首次审判一位黄种人前总统,指控罪名是反人类罪。

(国际刑事法院庭审现场,视频截图)
高高在上的三位女法官,两白一黑,她们宣读的每一项指控,都似一把钝刀,划开记忆。而他,沉默不语,仿若一块淬火的钢。这位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硬汉,似乎要在海牙写下人生最后悲情的一笔。

三位女法官

1945年3月,杜特尔特出生于菲律宾莱特省马阿辛市。大众多误以为杜特尔特家族是棉兰老岛达沃的本土势力,实则其家族属米沙鄢人,在米沙鄢群岛的宿务市势力强大,长期把控宿务市长之位。

这家族缘何从米沙鄢群岛跑到棉兰老岛发展呢?这得从一段爱情说起。1944年,杜特尔特的父亲韦森特·杜特尔特邂逅华裔姑娘索莱达·冈萨雷斯·罗阿。
罗阿的父亲吕先生祖籍福建厦门,当时不少在菲华人皈依天主教,取西语名并与当地人通婚,吕家亦是如此。吕先生被莱特岛罗阿家族长女相中,婚后生下罗阿。韦森特对罗阿一见钟情,二人成婚,小杜特尔特在娘家出生。

婚后,身为庶子的韦森特在宿务难有出头之日,罗阿家族在莱特岛的政治资源也不轻易让与女婿。1946年,美国同意菲律宾独立,基层官员岗位空缺,学法律的韦森特抓住机会,托关系前往偏远的棉兰老岛达沃市当了检察官。
1949年,他带着4岁的小杜特尔特来到达沃,妻子罗阿也在此谋得教师一职,小杜特尔特就此在“罪恶之都”开启成长之路。

达沃地处菲律宾边陲,民风彪悍,社会冲突不断。小杜特尔特受此影响,高中时好勇斗狠,因持刀捅人,借父亲检察官身份及未成年逃过司法惩罚,仅被学校开除。随后父亲韦森特帮他转学、拿到推荐信,送其进入菲律宾莱西姆大学。

此后小杜特尔特潜心学习,获双学位并通过律师资格考试。1969年回达沃做律师,在父亲运作下,成为达沃市检察官办公室特别顾问。后因与新人民军谈判顺利,经父亲提拔成为副检察官。
1986年马科斯倒台,阿基诺夫人执政,小杜特尔特经家族关系周旋,出任达沃市代理市长,两年后转正,开启超20年市长任期。

20世纪80年代,老马科斯在菲律宾倒行逆施,达沃地区深受其害,贫困与犯罪率飙升。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和新人民军激战,为筹军费,达沃绑架、贩毒、黑市交易横行,被称作“谋杀之都”,法律形同虚设。身为检察官的小杜特尔特对此深恶痛绝,却因身份受限,只能事后惩处罪犯。

待小杜特尔特成为市长,立刻采取行动。他推出青少年宵禁、禁止街头饮酒、公共场所禁烟、轻罪快判、加强警察权力、增设摄像头等举措。
然而警力不足,于是他借鉴在新人民军学到的理念,招募民众组建达沃死亡纵队协助治安,还亲自带队执法,模仿《终结者》中施瓦辛格的硬汉形象,严惩作恶者。

杜特尔特亲自带队执法
在他的治理下,达沃市治安显著好转,成为东南亚最和平的城市,他也凭借强硬作风赢得民众支持,市长一当就是20多年。
2016年,菲律宾毒品泛滥成灾,阿基诺三世执政期间国家机器腐败,菲律宾沦为毒品大国,众多小岛成为毒品温床,13个跨国和175个本土贩毒组织活跃,近30%国民染毒,毒品问题严重影响社会。老杜(此时小杜特尔特已成长为老杜)以铁腕禁毒为竞选口号,凭借在达沃的成功经验赢得大选。

杜特尔特
当选总统后,老杜迅速开展禁毒战争,赋予警方便衣刑事权力可直接处决毒贩,设高额奖金鼓励民众参与,让菲律宾进入“大逃杀模式”。成效立竿见影,众多毒贩被捕,涉毒官员被查,犯罪率下降,大量吸毒者和毒贩自首。
但这一政策也有弊端,存在误杀、借禁毒报私仇、警察违规等现象,引发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的争议。阿基诺三世指责老杜是纳粹,西方国家也纷纷批评,老杜则强硬回击奥巴马,这场争论至今不休。

在内外力量推动下,2018年2月,国际刑事法院(ICC)通知菲律宾政府,将对杜特尔特领导的打击毒品犯罪行动是否违反人权展开初步调查。

国际刑事法院(ICC)
需注意,ICC虽总部位于荷兰海牙,但并非联合国司法机关海牙国际法院(ICJ),而是2002年依据《罗马公约》成立的机构,其管辖权在《罗马公约》缔约国中有效,却未获国际普遍承认,中美俄均未加入。
菲律宾似乎偏爱找这类“山寨国际组织”撑腰,此前搞南海仲裁案,如今又让ICC审判自家总统。ICC调查老杜时,他还是总统,回应道:“堂下何人何事状告本官?什么?ICC说我侵犯人权,那我直接退出ICC不就得了?”

杜特尔特
2019年,老杜宣布菲律宾退出ICC,本以为此事就此终结,然而老杜临卸任前的一个决定,让ICC再度介入。
资料来源:卢克文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