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成本对比分析-招行、兴业和平银2024年中报深入分析

加投达人 2025-03-12 09:17:20

众所周知,净息差是银行财报重要指标之一,投资银行的朋友们都非常关注这个指标。但除了指标外,还有一个关联性非常重要的指标,估计有一些股友可能就没有特别关注了,这就是信用成本。分析净息差真正的含金量,需要扣除信用成本后的净息差,才最能体现一个银行的真实净息差水平。因当前只有极少数几家银行披露,且标准不一。故接下来以招商银行年报披露的计算公式为参考,推算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信用成本。

之前在2023年中报和2023年年报后对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以及兴业银行分析了信用成本,包括横向和纵向做了分析。下面用同样的方法和思路,以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和兴业银行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为例,继续分析对比三家银行表现。

1、信用成本

信用成本是招商银行2024年上半年财报披露的数据,根据财报披露的计算公式如下:

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 / 贷款和垫款总额平均值× 100%

贷款和垫款总额平均值=(期初贷款和垫款总额+期末贷款和垫款总额)/2

接下来以平安银行和兴业银行2024年上半年财报为例进行分析,另需注意招商银行因财报中已披露,故不再重复。

1.1 平安银行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结果如下:

分析:如上图所示,相比今年年初,信用成本略有下降,这主要是贷款和垫款总额平均值较年初实现了增长,而贷款减值损失较年初下降共同影响。

由上可以看出,再结合上半年财报分析来看,平安银行为支持实体经济,加大了信贷资产投放力度,故贷款较年初实现了增长。而贷款减值损失较年初下降,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提升准入标准,优化客户质量,从而提升了资产质量;二是为了平滑业绩,适当减少贷款减值损失计提力度。

特别说明:贷款减值损失较年初增速是通过年化2024年中报的贷款减值损失,即2024年6月底的贷款减值损失*2,可能与年底实际值有差异,这里更多用于定性分析,故不需要精确,仅供参考,切莫作为投资依据。后续其他银行分析类似,故不再重复解释。

1.2 兴业银行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结果如下:

分析:如上图所示,相比今年年初,信用成本略有下降,这主要是贷款和垫款总额平均值较年初实现了增长,而贷款减值损失较年初下降共同影响。

由上可以看出,再结合上半年财报分析来看。兴业银行因净息差下降明显,加大了信贷资产投放力度,通过以量补价方式实现净利息收入增长,并进而拉动营收增长。而贷款减值损失较年初下降,从不良率、关注类贷款,正常贷款迁徙率等指标来看,资产质量略有下降。故这里更多是因为平滑业绩考虑的。

2、风险加权资产信用成本

前面分析的信用成本主要用于贷款,根据新规,未来监管不仅是贷款,还要考虑所有的风险加权资产,故引入风险加权资产信用成本,以下简称风险资产信用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风险资产信用成本=信用减值损失/风险加权资产平均值

风险加权资产平均值=(期初风险加权资产+期末风险加权资产)/2

接下来以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和兴业银行2024年上半年财报为例逐一展开。

2.1 招商银行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结果如下:

分析:如上图所示,相比今年年初,风险资产信用成本略有提升,这主要是因为信用减值损失较年初增速高于风险加权资产增速导致。

由上可以看出,再结合上半年财报数据来看,招商银行加大了风险加权资产配置力度,一方面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负债优势进行扩张,抢夺市场份额考虑。信用减值损失较年初仅供参考,后续如何变化,让我们持续跟踪和观察。

特别说明:信用减值损失较年初增速是通过年化2024年中报的信用减值损失,即2024年6月底的信用减值损失*2,可能与年底实际值有差异,这里更多用于定性分析,故不需要精确,仅供参考,切莫作为投资依据。后续其他银行分析类似,故不再重复解释。

2.2 平安银行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结果如下:

分析:如上图所示,相比今年年初,风险资产信用成本略有下降,这主要是因为风险加权资产较年初实现了增长,而信用减值损失较年初下降共同影响。

由上可以看出,再结合上半年财报分析来看,平安银行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加大了信贷资产投放力度。信用减值损失较年初减少更多是为了平滑业绩考虑。

2.3 兴业银行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结果如下:

分析:如上图所示,相比今年年初,风险资产信用成本略有上升,这主要是因为信用减值损失较年初增速高于风险加权资产增速导致。

由上可以看出,再结合上半年财报分析来看,风险加权资产较年初增长,主要是为了支持实际经济发展以及扩大营业收入需要。而信用减值损失较年初增长,主要是因为资产质量下降,需要加大计提力度来覆盖风险。

3、信用成本和风险资产信用成本横向比较

前面分别分析了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的信用成本和风险资产信用成本,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横向分析。

3.1 信用成本分析

分析:如上图所示,从信用成本较年初增速来看,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以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横向对比来看,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

由上可以看出,再结合上半年财报分析来看,招商银行是唯一较年初提升的银行。其次,相比平安银行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信用成本最低,这主要是因为资产结构决定的。

3.2 风险资产信用成本

分析:如上图所示,从风险资产信用成本较年初增速来看,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以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横向对比来看,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

由上可以看出,风险资产信用成本和信用成本情况类似,原因也类似,就不再重复了。

3.3 扣减信用成本后的净息差

净息差,是根据净利息收入除以生息资产计算的结果,但没有考虑信用成本。前面分析了信用成本,那接下来扣减信用成本后各家净息差表现如何。

3.3.1 扣减前净息差

分析:如上图所示,从净息差较年初增速来看,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以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横向对比来看,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

由上可以看出,三家银行净息差较年初都下降了,这主要受持续减费让利等因素影响。其次,招商银行净息差超过了平安银行,主要是因为平安银行调整资产内部结构,优化客户质量,导致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进而影响净息差大降。兴业银行也是通过调整内部资产内部结构,稳住了净息差,下降幅度明显收窄。总之,从中报来看三家净息差都高于安全警戒线,表现不错。

3.3.2 扣减后的净息差

分析:如上图所示,从扣减信用成本后的净息差较年初增速来看,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以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横向对比来看,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

由上可以看出,只有招商银行扣减信用成本后净息差较年初有下降,主要原因是信用成本提升导致。其次,以中报数据横向对比来看,招商银行表现明显好于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且是唯一一家净息差超过1以上的银行。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用成本不仅对净息差影响较大;而且还与资产质量密切相关。正如前面分析所说,为了平滑业绩是可以调节信用成本的,还需与其资产结构、资产质量和拨备情况综合起来考量。未来分析银行财报时,可以考虑增加这个指标分析,更能全面把控银行的基本面。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和看法,切莫作为投资建议。特别提醒:任何投资操作活动都需要你独立思考和决策!否则后果自负!

0 阅读:0

加投达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