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说到赵承金从正军职改为副军职。邓华表示:保留正军职待遇,有机会再给你重新安排工作!
最终结果如何呢?因为各方面原因,这个“承若”没有兑现。

从此前的文章介绍,对赵承金在战争年代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曾经是东北军出身,受到吕正操的影响而投身革命。解放战争时,挺进东北作战,职务频繁发生变化,虽然从事军事工作,并不在野战部队。
他先后担任沈阳卫戍区副司令兼旅长,辽南分区司令,黑龙江军区副司令、西满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嫩江军区第一副司令,师长。解放后从辽西军区副司令调任热河省军区司令,后改为辽宁省军区第一副司令。

他与邓华在一起共事是部队刚挺进东北,在成立的沈阳卫戍区后,他们担任正副司令员。后来,邓华在前野战纵队任职,赵承金在后方剿匪,扩编地方武装等工作。
1953年,邓华再次见到他,得知他的职务还只是副军职,推荐他出任热河省军区司令,只可惜1年后热河省就撤销,被安置在辽宁省军区担任副司令。
按说应该是平级调动,或许没有合适的职务,只能是暂时安排副司令,待遇是正军职。赵承金子女曾经在回忆里写到,邓华说会在合适的时候重新安排工作。
从1956年,担任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后,到1960年离休了,或许因为身体原因。
一般在五六十年代就离休到干部,多数因为健康原因,无法继续正常工作,像原北京军区政委朱良才1958年离休,南京军区政委唐亮1964年离休,多年后又恢复工作。

在那个年代,离退休制度和待遇不算很完善,而且如果因为身体原因,当身体恢复,也可以重返一线。与八十年代的离休有一些区别。但是身体弱,无法担负繁重的工作,像唐亮尽管在七十年代到一线,一边工作一边治疗。因为年龄增加,身体机制也不会像年轻那样恢复很好。
在七十年代,赵承金就查出七八种疾病,如糖尿病、青光眼、白内障、腰椎骨质严重增生等,鉴于身体,医护人员让他住院,表示自己会好起来的。
除此之外,或许还有一个因素,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在1959年庐山会议后离开沈阳军区,1960年被安排到四川省负责地方工作。
实际上,辽宁军区不仅仅是赵承金,还有司令员贺庆积,1955年被安排担任司令员,一干13年,职务没有任何变动。他有资历,有能力,有战绩,离职前还只是正军职。1968年,离开岗位。到七十年代改为沈阳军区顾问,按照大军区副职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