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水清将军的回忆录中,曾经记录两次让位经历,一次是担任一机部部长5年;另一次是担任第二炮兵司令5年,他都将副职推荐上去。

1955年,李水清被提拔为67军军长,在军长位置上干了13年,因在特殊时期“支左”出色,而提拔为济南军区副司令。1970年,上级让他脱下军装,到一机部担任部长。这里的问题很多,希望他到任后恢复生产。
一机部是有八机部和一机部合并而来,负责机械制造。地方工作,他不熟悉,而一机部又是技术型单位,他用4个月来搞调查研究,本来一个部的事情就够多,两个部合并派性严重,而且原来的老干部都靠边站,业务上需要得力助手,只能是一边整顿落实干部政策,一边大胆提拔青年干部,增加工作效率。
在一机部工作5年,认为自己的使命完成了,使得一机部得到了正常运转。这一年正好是1975年,军队要进行整顿,他希望回部队,并推荐副部长担任一把手。找上级说,自己是外行,大老粗一个,如今部里的老干部和老专家都恢复工作,老是坐着部长的位置,会压制一些优秀的干部提拔不起来。

他认为周子健担任部长合适,更好发挥专长,后上级采纳意见从副部长提拔为部长。
离开一机部后,他被安排到南京军区担任第一副司令,1977年对他工作再度调整,最终调去第二炮兵担任司令。
成为兵种司令员,是他没有想到的,而且是战略导弹部队,国之利器。
他回忆自己在二炮任职期间,抓高科技建设是最得意的一笔,这就是作战指挥自动化工程。二炮是技术兵种,外行要变成内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和了解的。很注重干部学习和培养。
在二炮工作5年后,到1982年随着领导干部终身制被打破,干部离休的年龄有明确规定。作为在杠杆上的他,可以留下,也可以退下来。他是大军区级正职中,年龄不算很大,虽然65岁,不少人比他更大。
如果继续留任,就可以再干几年,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提交退下来的报告,秘书认为他冲动了。他的年龄完全可以在干几年,而他表示,自己要对副司令负责,对方年纪与自己相仿,参军晚,过去在炮兵工作抓导弹工作。

自己退下来,他才有机会上去,如果自己留在位置上,对方也就没机会了。
他的格局就是这样很大,最终副司令在他离开后,提拔为司令员,干3年后,在1985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