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副司令调部长,自认为老资格,后发现下属单位与他平级的不少

从阳化石 2025-02-21 06:03:50

1970年,济南军区副司令李水清调任一机部担任部长,可以说是脱下军装干地方工作。

此时的一机部是原一机部与八机部合并起来的。过去他们分别主管农业机械和机械制造。如今合并后,从军工到民用,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一机部的生产。

上级希望他担任部长后,尽快恢复生产秩序,而他作为一个门外汉,如何开展工作?

一开始就睡搞调查研究,到全国各地跑,前后4个月多月,听取汇报、找人谈话。工作忙碌程度远超他的预料。各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区的领导天天找,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工作太忙碌的时候,他也会发火,真正的专家技术人员靠边站,机械制造到底该谁来管。

为解决一机部的问题, 就必须将靠边站的干部恢复工作。因为这个部门过去是两个部合并在一起的,要处理的工作很多。

说到管理,擅长管理的优秀中青年人才不多,而且很多人到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干部老化问题严重。他当时是行政7级,到一机部时还觉得自己是“老资格”。工作时间长了,才发现自己可不算啥老资格,部下属单位局一级领导中,就有不少行政7级、8级的干部,资历与他不相上下。

说到行政级别,也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1952年军队实行军衔制,地方实行行政等级制度,到1965年统一实行降薪定级后,军队与地方统一为行政等级。一般情况下上级为行政5级,中将为行政6级、7级。少将为行政7级、8级等。

当时的李水清是正军职,被定为行政7级。那时候发放工资待遇主要按行政级别,而非职务。让他没想到部办公厅主任也是行政7级。也就是说,有些人的职务不高,但级别不低,不能只看职务。因为他是军人出身,了解部队出身的干部,什么时候参军入伍的,一般情况下都能知道大概,可地方干部不一样。

那时候,很多老干部精力受限,他提出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年轻干部少,但年富力强,工作效率能提上去。老干部经验丰富,精力有限需要两者一起使用,才能更好发展一机部的工作。

在一机部紧张忙碌工作5年,到1975年军队要整顿时,他申请调回部队,表示自己干机械工业是外行,文化不高,到一机部抓合并、调整和整顿工作,现在一机部进入正常轨道,自己的任务也算完成了。有人比自己更合适部长的位置,可以更好发挥专长,希望还是回部队为好,最终被任命为南京军区副司令。

0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