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宁静的乡村,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试想一只孤高独立的鹤,假如它硬要跻身于平凡鸡群之中,究竟会是谁感到更加煎熬?是那只鹤本身,还是那群安于现状的鸡?”对于这个问题,赵玉平教授在《百家讲坛》中给出了精辟的诠释:“一只鹤若是执意与鸡为伍,最终的结果不外乎两种:它要么在鸡群的排挤下趋于灭亡,要么在鸡群的熏陶下丧失其原有的独特性。”
这就是引人深思的“鸡群定律”。
在许多温馨的家庭里,我们习惯于认为,“父子一心,其力无边”是最理想的相处模式。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简单。若父子双方都怀着“鹤立鸡群”的壮志,家庭反而可能因此陷入纷繁复杂的乱局。
为了使家庭这个小型社会能够和谐地运转,维持其内在的力量,我们必须学会灵活而动态地管理这个群体,努力寻找最合适的搭配模式。唯有如此,父子之间才能如同双声部合唱,共同谱写出一曲温馨而动人的家庭乐章。

01 父子都强势,难免两败俱伤。
在每个温馨的家庭中,区分主角与配角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假如家中的男性成员都自视为主角,喜好发号施令,那么家庭就会陷入困惑,不知该听从哪一位的指挥。一旦这些男性为了权势而相互争斗,便会陷入“一山不容二虎”的困局。家中的大男人若是相互对立,如同水火不容,其他家庭成员便无法正常运作。最终,家庭要么走向衰败,要么持续处于混乱之中,虽然物质丰富,却毫无幸福感可言。
在北宋时期,蔡京勤奋学习,一举中了进士,随后步入仕途。当王安石担任宰相之际,蔡京勤勉工作,得到了中书舍人的职位。及至宋徽宗时期,蔡京已经权倾一时。与此同时,他的儿子蔡攸也成为了宋徽宗身边的宠臣。蔡攸与众多官员关系密切,却因父亲的严格管控和压制,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宣和六年的一天,蔡攸与大臣童贯密谋,企图逼迫蔡京让出权位。蔡京事先得知了这个消息,于是穿戴整齐官服,站在门口等待儿子到来,甚至亲自走出几百米,以示欢迎。蔡京见到儿子,微笑道:“蔡公,您大驾光临。”蔡攸严肃地说:“父亲,您不如申请因病退休。”蔡京拍拍胸脯,展示自己强壮如牛的健康体魄。
父子之间的权力争夺,你来我往,却始终没有结果。反而使得关系愈发紧张,成为外界茶余饭后的笑谈。史书记载:“蔡攸与父亲权势日薄西山,父子各自为政,终成仇敌。”历史也证明,蔡家的结局极为悲惨。在北宋灭亡之际,金兵围困开封,蔡京被冠以“六贼之首”的恶名。随后,蔡攸也因罪行不减其父,被贬至广东万宁,最终惨遭诛杀。
父亲与儿子之间的权力争夺,却从未思考过如何服务民众;他们相互争斗,将家庭的丑闻公之于众,让外人有机可乘。仙鹤若想在鸡群中独树一帜,那就不要在鸡群中苦苦相争。鸡群中的公鸡互斗,同样会遍体鳞伤。
02 做到以下两点,父子进退有序。
在同一个屋檐下,父子之间如何和睦共处,既不相互角力,又维持家庭的温馨呢?不必过于焦虑,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一峰难容双狮,除非一雄一雌。”换言之,父子之间,有一方占据主导地位足矣,另一方则甘于辅助,以此构成互补的格局。父子之间,不应相互逼迫,而是要根据家庭状况和个人年龄的变迁,适时调整自己的角色。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儿子逐渐长大,父亲应懂得退让。回顾历史,诸多皇帝在晚年之时,会主动退位,让位于子孙。如乾隆皇帝,在暮年时,便主动让位给儿子,连续三年辅佐儿子登基,稳固江山社稷。在平凡的家庭中,虽无太上皇之尊位,却有“爷爷”之尊称。
当一个男子成为父亲,他需要勤奋工作,创造家业,为家人撑起一片天空。他应拓宽视野,规划未来数十年家庭的发展方向,确保子女能够顺利成长,让家庭成为他们的避风港。而当这个男子步入老年,成为爷爷时,他应主动退居二线,适应“老小”的角色。作为70后的我,出生并成长于农村。
我注意到,许多村里的老人,在子女成婚后,便会立即着手分家事宜,将家业的一部分传给子女,并指导他们如何经营。在分家事宜平稳过渡之后,子女孝顺,老人安康,家族长幼有序,和谐共处。“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父亲年迈,儿子应努力上游。
作为儿子,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当他成年后,应塑造自己的个性,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若发现父亲总是试图压制自己,儿子应有所作为,而非无动于衷。儿子成家立业后,应主动提出,自己应成为家庭的主导者。让父母另外组成一个小家庭,并坚决不让父亲干预自己的小家庭。
当父亲年迈体衰时,应告诉父亲安心休养,家中事务不必过问。儿子若能独当一面,父亲便可安享晚年,这是一种福分。在《二刻拍案惊奇》中,有一个名叫周国能的男子,棋艺高超。
他拒绝了父亲为他安排的婚事和务农生活,坚持外出寻找会下棋的女子。他历经曲折,最终在辽国找到了一位棋艺高超的女国手,并与她结为连理。书中记载:“周老夫妻见到儿媳的才貌,心中欢喜,方信国能起初不愿娶妻……”确实,儿子勇敢地为自己的人生做主,往往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因此,我们不应在青春年华,仍畏首畏尾,缺乏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