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的70后,请富养自己:低配生活,标配家庭,高配身体

宛凝评情感 2025-02-20 18:53:50

木心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直至跨入五十岁的门槛,我方才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在五十岁之前的岁月里,我们如同逆水行舟,为生计四处奔波,或是远赴他乡求职,或是开疆拓土,从一贫如洗的乡村之子,蜕变为生活优渥的城市居民。

亦有人,从较小的城镇,迁徙至繁华的大都市,入住摩天大楼,更在商海中打下了一片江山。

然而,迈过五十岁这道分水岭,我们往往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绞尽脑汁,也难以跟上时代的瞬息万变。

在这静谧的反思中,我们意识到,勇往直前是一种精神,而审时度势地退守,亦是一种智慧。

70后的一代,经过半生的辛劳,现在应当学会适时放手,精心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不再让自己疲惫如犬。

01 五十岁开始,低配生活,留下余钱,养老。

在那个年代,出生在农村的70后们,对于“节省”这个概念,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切身体会。

让我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例。

在我幼年时期,父母仅依靠几亩贫瘠的土地,勉力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当我和我的哥哥姐姐都到了上学的年纪,家中的经济状况变得尤为拮据,连学费都难以负担。

为了筹集孩子们的学费,母亲饲养了三四头猪。然而,在我们的餐桌上,肉类却是稀客。那些猪儿一旦长大,便直接被卖掉,以换取微薄的收入。即便是在春节这样的喜庆时刻,母亲也会尽量将品质上乘的猪肉卖出去,而我们家只能享受到猪尾巴、猪头等所谓的“次品”。

在穿着方面,总是哥哥姐姐优先享用新衣,一旦他们穿不下,那些衣服便成了我的“新衣”。

从六七岁起,我便和哥哥姐姐一起分担农活,无论是插秧、割稻还是割草,辛勤劳作至腰酸背痛。母亲则会用她那温和的笑声鼓励我们:“经历过艰辛,方能懂得粮食的珍贵。”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逐渐长大,但母亲保持着她的节省习惯。她一年到头难得买上一件新衣,常常穿着我们兄妹的旧衣裳。一包盐用完了,她不会轻易丢弃包装,而是将袋子翻过来,用水冲洗干净,再将那水用于烹饪。

母亲甚至还会去附近的学校捡拾旧书,然后卖给废品收购商。

当母亲步入古稀之年,她自豪地告诉我们,她已积攒了五万余元的存款。这不禁让人感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确实是生活的真理。作为70后的我们,如何能不身体力行,延续这种美德呢?

当我们迈入五十岁,赚钱的难度逐渐增大,甚至想要打工,都难以找到愿意雇佣我们的地方。我们只能从事保安、保洁等低收入工作。

随着收入的减少,相应的开支也相应减少,自然会有一些余钱。这并非盲目降低生活品质,而是明智地剔除那些不必要的开销。

有了余钱,我们才能为养老金做好规划,让自己在六十岁时能够顺利领取退休金;若能有些许存款,那就更加理想了。

金钱既是努力赚来的,也是细心省下的,它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02 五十岁开始,标配家庭,携手同行,养情。

家庭,这个充满爱与温暖的避风港,其构建自有其特定的法则与标准。

首先,家庭成员的数量是经过精心考量的。

我们坚守着一夫一妻的圣洁原则,任何越界的行为都会引发家庭结构的混乱,进而侵蚀婚姻的根基。经过岁月的洗礼与努力,我们打造了温馨的三口之家、四口之巢,或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五口之庭。这个数字,如同家庭的定海神针,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若是在婚姻中随意更改,或者在子女数量上犹豫不决,未来的道路注定会充满挑战。家庭的大小,并非单纯取决于人数的多寡,而是夫妻双方的承担能力,他们能给予多少关爱与支撑。

其次,家庭风气亦有其典范所在。

自古以来,孝道是家庭的核心价值。当我们跨入五十岁的门槛,我们有责任精心呵护父母的晚年,这是我们的天职,也是不可推卸的使命。竭尽全力地赡养父母,实际上是为子女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父亲慈祥,子女孝顺,夫妻携手同行。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家族的昌盛也就顺理成章。

再来说说家庭关系的规范。

“亲兄弟,明算账”,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亲情与经济的边界。我们不应因为过分的慷慨,而助长亲人的懒惰与依赖。同时,“距离产生美”,在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是维护和谐的关键。不要过度干涉他人,更不要试图控制他人。当你的子女长大成人,成立了自己的家庭,给他们自由的空间是最好的选择。

从古老的教诲、民间谚语到国家的法律法规,我们都能找到关于家庭的规则与准则。我们应该自觉地遵循这些智慧,让家庭成为我们生活的坚实后盾。

03 五十岁开始,高配身体,健健康康,养寿。

曾经,我自诩为力量的化身,如同下山猛虎般强健,能够肩负起超过百斤的重负,推动载满货物的板车前行。即便是在艰苦的劳作中,我也坚信自己能够依靠这份力量,养活一家老小。

然而,当岁月悄然滑过五十年,你是否仍能轻松扛起百斤的重担?或许,医院的门槛已成了你频繁踏足的地方。

与此同时,那些曾经的同窗好友,童年玩伴,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相继离世,留下一声叹息在风中飘散。

此时此刻,我们开始达成一种共识:健康的身体,便是最大的财富。

尽管生活依旧艰辛,但内心深处,我们坚信生存下去,总是怀揣着一丝希望。

特别是那些有退休金的人们,或许他们的收入并不算高,但只要能多活几年,就意味着他们赚得了无价之宝。这种想法,无疑是明智的。

那么,如何珍爱自己的身体呢?最好是从今日开始,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注重养生的每一个细节。

在古老的《黄帝内经》中,有这样的记载:“若饮食过于酸涩,则肝气过盛,脾气将竭;若饮食过于咸重,则筋骨劳损,肌肉短缩,心气压抑。”

我们应该梳理饮食习惯,适量饮酒,吃饭只吃七分饱,减少夜宵的摄入,戒烟戒酒;调整工作节奏,避免熬夜,不再用健康作为换取财富的代价。

对于身体的任何细微变化,我们都应保持警惕,不再硬撑,而是及时进行检查,聆听医生的专业建议。

只有身体健康,我们才能在晚年享受到生活的美好,陪伴儿孙成长,欣赏大自然的风景,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正如《菜根谭》中所言:“一场空虚的富贵,即便拼尽全力争取到,最终得到的还是失去;百年的美好光阴,若是匆匆度过,即便寿命再长,也如同夭折。”

我们不应拼尽全力去追求富贵,一直忙碌不停,而是应该学会退一步,享受生活的清闲,过一种节俭的日子。

半生已过,我们应该从追求物质财富转变为追求精神满足,提升生活的品质。

岁月匆匆,我们已深感疲惫,不应再让疲惫的身体承受无谓的折腾。学会善待自己,珍惜余生,才是对生命最好的回馈。

当你开始善待自己,整个世界也会对你温柔以待。

0 阅读:31

宛凝评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