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孩子,正月做好两件事,抽动停了,吃饭香了,体质更棒了!

灵松谈育儿 2025-02-07 14:42:48

大家好,我是你们身边的中医朋友孟牛安主任!

行医近50年,我见过太多抽动症孩子。其中有很多孩子,四处求医,各种药物吃了不少,可孩子的抽动症状却总是反反复复,不见好转。

其实在中医看来,小儿抽动症并不难治,关键是找对方向,抓住核心,从健脾和疏肝这两个方向入手。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正常运作,才能将饮食转化为营养精微,滋养全身。

倘若孩子脾胃虚弱,水湿运化受阻,聚而成痰,痰阻经络,就容易引动肝风,加重抽动症状。

肝主疏泄,负责调节全身气机。孩子若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或是受到惊吓等,都可能导致肝气郁结。

肝气一旦郁结,就容易化火生风,致使孩子出现频繁眨眼、耸肩、摇头、清嗓子等抽动表现。

总的来说,健脾和疏肝对治疗孩子抽动症至关重要。

我曾接诊过一个 10 岁的小男孩,他患抽动症已有三年之久。

一开始只是偶尔挤眼、皱眉,家长没太在意,后来症状愈发严重,出现了耸肩、摇头的情况,甚至还会不自觉地发出怪声。

家长带着他四处求诊,吃了许多西药,刚开始还有点效果,可时间一长,就没了作用,一停药症状还会反弹。

我仔细观察这个孩子,发现他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舌体边缘有明显的齿痕,脉象也比较虚弱,这是典型的脾胃虚弱之象。

再询问家长得知,孩子平时胃口不好,挑食严重,大便也不太正常,有时稀溏,有时干结。而且孩子性格内向,在学校里不太爱和同学交流,情绪容易低落。

综合这些情况,我判断他的抽动症是由脾胃虚弱,导致痰湿内生,再加上肝气郁结,风邪内扰所致。

针对这个孩子的情况,我决定以健脾疏肝为治疗原则开方: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鸡内金、柴胡、郁金、香附、天麻、钩藤、蝉蜕、酸枣仁、远志。

这个方子,前四味是健脾名方四君子汤,增强脾胃运化功能,祛湿化痰;

山药、鸡内金,进一步健脾消食,促进营养吸收;

柴胡、郁金、香附,疏肝理气,解郁散滞;配合天麻、钩藤、蝉蜕,平肝熄风,缓解抽动症状。

另外,考虑到孩子睡眠质量不佳,还加了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

那这个方子效果怎么样呢?

孩子服用这个方子一个月后,家长欣喜地告诉我,孩子眨眼、耸肩的症状明显减轻了,怪声也少了很多,胃口也变好了。

看到孩子的这些变化,我在原方基础上稍作调整,继续让孩子服用巩固疗效。

这孩子,我总共调理了三个月的时间,直至孩子抽动症状全部消失,面色红润。

后来随访半年,抽动症都没有复发。

现在已经是正月了,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是调理孩子抽动症的好时候。

我之前说过很多次,抽动症本身自愈的概率特别低,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抽动症状时,一定要及时找专业的医生,辨证调理。

0 阅读:0

灵松谈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