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诗经·秦风·黄鸟》吗?诗中说:“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中的“奄息”“仲行”“针虎”,是子车氏三子。事关所谓“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表达了秦人对极度残忍的活人殉葬的控诉和对暴君的憎恨。
人殉制度,盛行于殷商,西周立国后基本废除,但在局部依然流行,比如秦国,比如《黄鸟》这首诗涉及的秦穆公时代。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可以看作是人殉的一种替代品。性质一样,但观感截然不同。秦始皇陵兵马俑主要包括三部分,即战车、战马和士兵。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到西安旅游,兵马俑必去。品味已经远离两千多年的大秦帝国的风采,莫过于到兵马俑实地转上一圈。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兵马俑虽然不会说话,但却无比鲜活、极富个性,可作为大秦帝国最传神、最贴切的注解。
兵马俑虽好,但要想细细品味,却很难,因为观众太多,因为时间有限。但如果有了这本《寻秦迹》,能够在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和秦咸阳城遗址发掘领队许卫红的“讲解”中,与兵马俑“面对面”,听她讲自己参加考古、参加兵马俑发掘的那些故事,以及故事中的故事,就会赢得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机会,不是实地参观却胜似实地参观,而且收获极大:不仅可以“看”到兵马俑,而且可以得知兵马俑考古发掘现场诸多细微的发现,而且还可以由此收获到更多——比如秦国从770年开始立国,到参加春秋争霸,到灭掉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的前前后后的这一段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
公元前905年,也就是西周的周孝王六年,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号曰“秦嬴”。不过地位并不高,还不是如齐、晋、鲁、卫那样的诸侯国。到公元前770年,由于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秦国一开始非常落后,虽然在秦穆公时曾称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却仍然不怎么样。直到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实行富国强兵,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乃至于实现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盛况。
秦国军队自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政策,实力大增,武器装备不断改进,一步步成为山东六国眼中的“虎狼之师”,军队数量多时达到“带甲之士百万”。这样的一种气势,在兵马俑这里得到了尽情展现。而《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这本书,就是通过一个小小的“兵马俑”,点滴再现了秦代社会的鲜活图景。
当然,还远远不尽于此。要想看懂兵马俑,还需要思考更多,才能真正得到秦文化更真实更准确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