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2023年17座千万人口城市竞争激烈,谁将笑到最后?

谢逸枫 2024-01-12 15:17:23

文/谢逸枫

全国户籍限制的取消、放松,人口进一步向国家城市群、国家都市圈、国家中心城市集聚,千万人口城市呈现缩减趋势,人口跨区域流动加速。

千万人口城市2020年达到18座,自2021年开始,到2023年,连续三年千万人口城市均为17座城市,下降1座,前10名千万人口城市呈现分化现象。

17个千万常住人口城市中,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 、深圳、天津7座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武汉、西安、郑州、杭州、东莞、长沙、青岛7座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人。

苏州、石家庄为Ⅰ型大城市,临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超大、特大、大型城市分别为7个、7个、7个,共21个超特大城市。

2020年前10名千万常住人口城市分别为重庆3205万、上海2487万、北京2189万、成都2093万、广州1867万、深圳1756万、天津1386万、西安1296万、苏州1275万、郑州1260万。

2021年前10名千万常住人口城市分别为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天津、武汉、西安、苏州,后7名分别为郑州、杭州、石家庄、临沂、东莞、青岛、长沙,到2022年天津跌出前十位置。

2022年前10名千万常住人口城市分别为重庆3213万、上海2475万、北京2184万、成都2126万、广州1873万、深圳1766万、武汉1373万、天津1363万、西安1299万、苏州1291万。

人口上升的城市为重庆,成都、广州、深圳、武汉、西安、苏州,一个直辖市,一给计划单列市、四个省会城市、一个地级市。而人口下降的城市为上海、北京、天津,均为三大直辖市。

直辖市中有一个现象,那就是人口涨不动了。与2020年比较,2022年重庆人口微增8万,北京、上海、天津分别减少了5万、12万、23万人,在四个直辖市的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人口下降最多,是北京的四倍多。

四个一线城市人口集体下降,截至2022年底广州市常住人口1873.41万人,较2021年减少7.65万人。深圳市常住人口1766.18万人,比2021年减少1.98万人。北京市常住人口2184.3万人,比2021年减少4.3万人。

上海常住人口2475.90万人,较2021年减少13.54万人。四个一线城市由于高房价、高消费、高成本、户籍门槛高、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人口纷纷流向二线城市的杭州、合肥、西安、贵阳、南昌、昆明、武汉、郑州、青岛等城市。

17座千万人口城市中,重庆常住人口总量继续稳居第一。长沙常住人口增量最多,排位提升。其次是杭州、合肥、西安、贵阳、南昌、昆明、武汉、郑州、青岛人口增量靠前。石家庄人口增长由负转正。

2022年末石家庄全市常住总人口1122.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8万人。增量尽管不算太多,与2021年末减少3.68万人相比,是一个逆转。这意味着,石家庄扭转了人口负增长的态势,人口重回正增长通道。

2022年常住人口数据排行看,人口超过千万的17个城市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武汉、天津、西安、苏州、郑州、杭州、石家庄、临沂、东莞、长沙、青岛。

17座城市常住人口分别为3213万、2475万、2184万、2126万、1873万、1766万、1373万、1363万、1299万、1291万、1282万、1237万、1122万、1099万、1043万、1042万、1034万。

目前GDP破万亿、人口破千万的城市,已经突破15座城市,分别是苏州、深圳、广州、东莞、杭州、青岛、成都、郑州、长沙、武汉、西安、上海、北京、重庆、天津。上海是GDP总量最高的城市,重庆是人口总量最多的城市。

按照城市群、区域经济划分来看,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中部地区的数量一致。其中京津冀3个(北京、天津、石家庄)、大湾区3个(广州、深圳、东莞)、长三角3个(上海、苏州、杭州)。

长江中游城市群与中部地区3个(武汉、郑州、长沙)、成渝城市群与地区2个(重庆、成都)、山东半岛城市群(临沂、青岛),19个城市群中有13个城市群没有一个城市人口达到千万级。

按照千万人口城市的分布来看,呈现不均衡的现象,统计口径从户籍人口变更到常住人口之后,东南、沿海各千万人口的城市都出现了增长,而中西部、东北各千万人口的城市,呈现净流出的状态。

人口不断地往大城市集中是大趋势,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四市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2021年底全国691座城市,截至2023年17座城市常住人口破千万,12座城市常住人口破900万,8座城市常住人口破800万。

未来常住人口可能破千万城市,分别为哈尔滨988.5万、温州967.9万、合肥963.4万、宁波961.8万、南阳961.5万、佛山955.2万、南京949.1万、潍坊941.8万、沈阳914.7万、济南941.5万、长春906.5万、徐州901.8万。

0 阅读: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