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作文,请指正:谦和虚心自有道,适事宜人方为佳

毒小寨文化 2024-04-03 05:17:4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率先发言,孔子批评他“其言不让”,不够谦虚,而公西华“非曰能之,原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孔子又认为他“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太过于谦虚了,那我们该如何看待谦虚呢?什么时候该谦虚,什么时候该积极表现呢?哪些事情要谦虚,哪些事情不能谦虚呢?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谦和虚心自有道,适事宜人方为佳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竹子虚心,故能凌云直上;麦子低头,正是穗粒丰盈。孔子杏坛论道,弟子侍坐言志,子路轻率发言而被批评“其言不让”,公西华言语过谦而被认为“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由此可见,谦和虚心虽是传统美德,但若是一味谦虚也会过犹不及,凡事当便宜行事,谦和虚心自有道,适事宜人方为佳。

谦虚为美德,践行亦有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人谦和虚心,于外就能闻过则喜,包容不同观点;于内就能倾心好学,不知满足,外能闻道,内能好学,则何事不成?周公身居高位,犹能“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从而成就周公辅成王的佳话;魏征劝谏唐太宗,主张“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等,为贞观之治奠定基础;苏格拉底青年聪慧,每当人们夸赞,他总是谦虚地称道:“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当然,谦虚虽为美德,但也并不是凡事皆宜,当形势需要你站出来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勇于担责,积极表现,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蜀国危难,“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清末鸦片横行,人民深受其害,林则徐主动请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即便被贬,也在所不辞。试想,如果人人皆无谦虚之心,傲慢示人,那必然个人难以进步,社会难以和谐;如果人人死守谦虚而不肯表现,那也会虚伪成风,推诿扯皮,事情无人担,社会又如何进步呢?

谦虚有道,适事宜人方为佳。世事复杂,凡事当因事因时因人而行,若有真才实学,就当尽情施展;若无人担责,就当勉力为之;若身在其位,就当力谋其政。有才有力而不去施展表现,那是虚伪自卑;形势所需而不愿出头表现,那是怯懦畏惧;身在其位而遇事退缩,那是渎职懒惰,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谦虚之道。所以说,谦虚有道,适事宜人方为佳。孔子博学,但还是乐于向老子、郯子等人学习,这才是虚心好学,努力上进;国难当头,毛泽东挺身而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勇于担责,积极表现。

谦受益,满招损。谦虚是一种美德,是进步之因,是人际和谐的润滑剂,但凡事过犹不及,才德配位,那就当积极表现,才德不配位,那就当虚心以求生长。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那就会更加光彩夺目;人生如逆旅,如果适事宜人以行谦虚,你一定会看到更美丽柔和的风景。

0 阅读:0

毒小寨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