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军区合并,该司令不在新领导班子之列:有需要我,会尽力协助

从阳化石 2025-02-19 05:12:48

1985年,全军迎来大裁员,11大军区军区合并为7大军区。

其中,南京军区与福州军区合并,组建新南京军区。从历史上,这两大军区过去就是一个大军区,只是在1956年因为台海形势而分为两个独立大军区。

两大军区合并,原本两套领导班子,要调整为一个班子,有人留下,有人也要离开。就拿军区司令、政委来说,谁担任司令,谁担任政委?

初步的方案,一个大军区各出一名主官。

南京军区司令向守志继续留任,福州军区司令江拥辉离开;南京军区政委郭林祥调离,福州军区政委傅奎清留下。他们四位主官中,只有江拥辉离休,其他三位都继续留任,郭林祥调去总政部担任副主任。

在司令员的选择上,为何留向守志呢?

从年纪来说,他们都是1917年出生,江拥辉也并不比向守志大,从资历来说也都是旗鼓相当,解放战争担任师长。新中国成立担任副军长、军长。

向守志在15军任职,上甘岭一战打出威名,江拥辉也不简单,是38军“万岁军”,在前几次作战中,38军打得更激烈,该军在解放战争时就是四野王牌。

在当时,对于干部去留,除了年纪问题,还有专业化、知识化。向守志留任会不会与过去在二炮工作过有关系呢?

1957年,他曾经在军事学院学习过,学习过系统的炮兵、导弹理论知识。1960年被安排担任西安炮兵学校校长,负责导弹人才的培养。1966年,成立二炮时,他被任命为首任司令员,尽管没有上任,但上级对他担任司令的能力是认可的。

二炮是战略导弹部队,也是国之利器。1975年,再次担任二炮司令,将二炮的工作推向正规化建设道路。

进入八十年代,军队要实现现代化发展,第一就是解决干部年轻化问题,传帮带是非常必要的。老将不能全部退下来,一些岗位需要他们继续发挥作用。李来柱将军曾经说1985年106位大军区领导,只留下16位,其他都是从正军职提拔起来的干部。

向守志懂装备,也是那个时代最需要的将领。干部问题解决了,如何打造强军,就要抓装备建设。上级将离开部队十几年的洪学智调回,一开始就是抓国防工业,让部队武器迭代。刘华清过去在海军任职一直抓海军装备建设,担任过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等,对装备尤其是海军装备非常了解,他在八十年初调任海军司令、后担任军委要职。从这几点可以看得出,装备工作是八九十年代发展的重点,为此九十年代还成立总装备部。

相比之下,江拥辉是一个一步步被提拔起来的将领,是传统步兵将领。两人的经历在解放后发生变化,这或许是上级决定向守志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如身体方面是否可以;以及在团结方面等等。

江拥辉不在新军区领导名单,他表示个人服从组织决定。

军区合并要面临的工作很多,其他干部的去留,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军区合并各占多少比例,上级没有定,让他们自己协商,军区合并,部队减少三分之一,撤哪一个,留哪一个,都需要权衡。遇到难题时,江拥辉表示:我虽然被免职,如果新班子需要我做工作,会尽力协助,共同搞好整编工作。

郭林祥与江拥辉在精简整编中,为新一届领导班子工作作了大量工作。他们要离开,得罪人的工作让现任班子来不合适。因此在整编中,郭林祥等人积极处理问题。大家一起将工作顺利完成,

江拥辉虽然离开一线,可当选为中顾委员,继续在二线发挥作用。

1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