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接近尾声,想必不少人家里应该都剩了些没吃完的年货,当中最多的可能就是瓜子了。
据《本草纲目》记载,瓜子自古便是民间待客的“百果之宗”。

拜年串门嗑一嗑,看戏吃瓜嗑一嗑,老友相聚嗑一嗑......瓜子确实是绝佳的“社交搭子”。
小小的瓜子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接下来跟着白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为什么嗑瓜子会“上瘾”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一旦开始嗑瓜子就很难停下来,甚至有时候嗑到口干舌燥,却依然无法控制将手伸向瓜子,像上了“瘾”一样。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嗑瓜子如此让人欲罢不能呢?

这就与多巴胺有关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嗑瓜子的过程就像一场“奖赏游戏”。
当我们拿起瓜子,大脑会产生“吃到果仁”的预期,多巴胺开始分泌,带来期待感。
随着“咔嚓”一声,瓜子壳裂开,果仁香气释放,大脑的预期被满足,多巴胺再次大量分泌,让人愉悦。
这种“预期—满足—奖赏”的循环,让大脑记住了嗑瓜子的快乐,驱使我们不断重复,由此就开启了一个神奇的嗑瓜子循环。

而在中医看来,嗑瓜子时瓜子散发的香气与磕开那一下的酥脆声响,正对应了“五感养生”中的“香醒脾、声悦心”,整个过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感官疗愈。

不同的瓜子各有所长

瓜子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葵瓜子,西瓜子、南瓜子和冬瓜子等,其所具备的功效也各有所长。
1、南瓜子
中医认为,南瓜子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能够杀虫,对肠道寄生虫有较好的驱除作用。

相比其它的瓜子,南瓜子中的钾元素含量较高,因此它能间接辅助降低血压。
对于男性来说,南瓜子富含锌,经常食用南瓜子,对前列腺疾病的预防和养护有一定功效。

2、葵瓜子
葵瓜子是我们最常食用的一种瓜子,它也叫葵花籽、向日葵子。
葵花籽性平,味甘,入大肠经,它的油脂含量比较高,因此有一定润肠通便的效果,适量食用可缓解肠燥便秘的症状。
葵花籽还具有治血痢,通气透脓的功效。
取葵花籽一两,用开水炖一个小时,再加冰糖服用,适用于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痢下赤白脓血,状如黏冻为主要表现的血痢症。

另外,葵花籽仁维E含量十分高,占所有种子类坚果榜首,能延缓衰老。
现代研究还认为,其含有的部分成分具有稳定血压与血脂的重要作用,可以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

3、西瓜子
西瓜子也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瓜子。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西瓜子含有的部分成分,有辅助降压作用,并且能够缓解急性膀胱炎等症状。
中医认为西瓜子仁味甘、性寒,归肺、大肠经。
《随息居饮食谱》:“生食化痰涤垢,下气清营;一味浓煎,治吐血,久嗽"。
西瓜子仁生吃可以清肺化痰,将它煎水后服用,对于吐血、长久咳嗽的症状也有很好的辅助调理作用。

此外,它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和中健胃、帮助消化,食欲不振或是便秘的人群,可以适量食用一些西瓜子。

4、冬瓜子
除了上述瓜子,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瓜子,那就是冬瓜子。
冬瓜子具有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利水祛湿的功效。

一些朋友有心悸气短、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小便少、腰酸腿软、舌胖大、下肢水肿等水液代谢异常的问题,可以适量食用冬瓜子来利水祛湿。
还有些饱受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咯痰黄脓且量多、咳嗽等痰热困扰的朋友,也可通过食用冬瓜子来缓解不适。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冬瓜子味甘,性凉,久服寒中,因此脾胃虚寒的人要少量或尽量不用。

吃对瓜子,健康常在

瓜子的好处这么多,一般来说食用瓜子也没有太多的禁忌,但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日常生活中最好要能遵循以下3点:
1、控制好吃瓜子的量
瓜子脂肪含量较高,吃太多可能会诱发肥胖等问题。而且瓜子经过炒制后,性质起了变化,多吃会引起口腔溃疡、舌尖部肿痛、喉咙痛等上火症状。
因此,要避免长时间嗑瓜子,还要多喝水。

小贴士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居民每周的膳食中坚果摄入量为50-70g(坚果肉),相当于每天食用带壳瓜子20-25g(一只手掌心握一把)
2、不吃炒焦、霉变的瓜子
瓜子如果炒焦了,其中一些有效成分就会遭到破坏,可能会转化为致癌物质。而受潮霉变的瓜子,可能会产生剧毒的黄曲霉毒素。
3、尽量选择原味的瓜子
口味重的瓜子在加工时都会加入香精、糖精、食盐等物质,这些成分过多食用不利于健康,所以还是选原味更好。


关于瓜子就介绍到这里了,只要利用得当,瓜子就能发挥出它本身的药用价值,对血管、血压、脾肺都有益。
看完的朋友别忘了把文章转发出去,大家一起正确嗑瓜子,吃出健康和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