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仅仅只用了40年,中国人便青出于蓝胜于蓝,从学生变成老师,开始教德国人造汽车了。真是应了那句话:“大人,时代变了”。
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国汽车蹒跚起步,跌跌撞撞地前行,始终未能真正摸到现代汽车工业的大门。
直到1983年4月11日,一辆手工组装的大众牌桑塔纳轿车,从上海安亭工厂驶下生产线时,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终于站在了起点之上。
大众是最早入华的外资品牌,几十年来德系车基本垄断了中国车市。无论是一汽、上汽,还是其他自主品牌,均亦步亦趋地跟着大众学习了很多造车知识。
如今40年过去了,中国人从学生变成老师,而德国人则从老师变成学生。
近日,汽车圈迎来重磅炸弹,大众集团发布声明称:“大众汽车及奥迪品牌分别与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达成战略合作。”具体而言,大众与小鹏深度绑定,奥迪与上汽签约合作。
其中,大众拿出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0亿元),入股小鹏汽车,获得4.99%的股份,而且双方达成技术合作框架协议;而奥迪则与上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现有合作。
有不明真相的网友表示,这是德国大众和奥迪,像以前一样俯身教小鹏和上汽造车。其实不然,事实的真相是大众和奥迪低头,小鹏和上汽反过来教它们造车。
首先,我们看看奥迪和上汽。德媒早前报道,奥迪决定从中国车企购买电动汽车造车平台,以缩短其电动车型的开发时间,而这个计划已经被大众集团所批准。
据闻,奥迪早前与比亚迪、上汽智己等目标车企举行了谈判。而今看来,奥迪最终选择了上汽,毕竟他们以前就已经是合作伙伴了。
平台化造车,早已成为新能源车企征战车市的利器。而奥迪在纯电平台开发上十分不利,远远落后于中国新能源车企。从中国车企直接购买一个成熟的开发平台,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可以缩短时间。
上汽“星云”平台,集成了电动车基础共性技术,已经打造了包括智己、飞凡、荣威、MG名爵等多款车型,通过规模化的销量,验证了该平台的成熟性。
时势逆转,这一次,上汽成了技术输出方,而奥迪成了技术输入方。
奥迪纯电车,一直到得不到消费者认同,今年一季度才卖了3.46万辆,存在感极低,甚至有4S店打出了“奥迪也有纯电新能源”的标语。
百年奥迪,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居然沦落至此。奥迪必须自救,而“从它的中国竞争对手那里,购买一个现成的纯电平台”,成了当前最佳的选择。
于是,奥迪向中国车企求救,并最终选了“老伙计”上汽。这一次,上汽是老师,而奥迪则是学生。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大众和小鹏。新能源汽车时代,大众在华不仅未能维持其燃油车时代的垄断优势,而且还被打得落花流水。
今年1-6月份,大众最为重要的新能源车型ID.3,累计销量只有13665辆,只相当于比亚迪海豚6月单月销量的一半。
压力之下,大众将之大幅降价3.7万元,ID.3其售价低至12.59万元,仅是其德国售价的五分之二。这引来德国网友的疯狂吐槽,甚至呼吁“停止购买大众电动汽车”。
反观小鹏汽车,虽然2014年才起步,比不得百年大众的悠久历史,但是已经稳居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
更为重要的是,小鹏以技术为卖点,其在新能源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领域等方面的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有目共睹。而这些,正是大众最急需弥补的短板所在。
虽然小鹏销量比不上比亚迪、理想,但是新能源架构平台、智能化领域等方面,当一当大众的老师,还是绰绰有余的。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从未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