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化透闪石玉的宝石学性质与矿点地质特征——王建泉

王哥评文化收藏 2024-03-25 07:34:14

广西大化透闪石玉是古生代含硅质条带碳酸盐岩建造有关的接触交代型透闪石玉矿,此类型的透闪石玉产出地还有贵州罗甸和江苏小梅岭。

广西大化透闪石玉主要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百色市龙川镇、田阳县舍屯、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一带,与贵州省罗甸-望谟一带所产罗甸玉均位于桂西-黔西南成矿区带。梅岭玉则产于江苏省溧阳市小梅岭地区硅灰石矿。

大化透闪石玉籽料标本

01、大化透闪石玉的宝石学性质

主要矿物组成是透闪石,次要矿物是阳起石、透辉石、方解石、绿泥石和石英等;化学组成Ca2Mg5(Si4O11)2(OH)2,含微量FeO、MnO、Na2O、Al2O3和TiO2等;晶系及结晶习性为单斜晶系;纤维变晶结构和片状结构,块状构造;颜色有白色至青灰为主、部分糖色、黑青色、豆绿色和黑色;蜡状至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折射率点测1.60-1.62;非均质集合体;密度在2.90-2.97g/cm³之间;摩氏硬度为5-6;放大检查可见纤维变晶结构,内部有多种颜色的花斑状和白色条带状矿物包体。

大化透闪石玉标本

02、田阳与大化区域地质概况

田阳、大化地区大地构造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华南褶皱系右江褶皱带西缘,北与扬子准台地上扬子台褶带相毗邻。

大化透闪石山料标本

区内构造显示明显受早中生代浊积岩的展布及二叠纪岩浆岩控制。石炭纪-二叠纪,在区域拉张背景下沉积了斜坡相-盆地相的硅质岩、泥岩及夹燧石团块微晶灰岩。在断裂与褶皱叠加作用下形成了背斜构造至穹窿构造,构造带内地层破碎形成虚脱部位,基性脉岩辉绿岩、辉长辉绿岩沿断裂带或虚脱部位产出,呈“层”状侵入下石炭统-上二叠统中。出露与透闪石玉相关的地层主要为下二叠统四大寨组的微晶灰岩夹硅质岩,古生代末期的辉绿岩沿岩层侵入形成岩床,与围岩接触一般形成0.5-6m的大理岩化带,条件有利部位形成透闪石玉矿体。

02-1、田阳透闪石玉矿化点地质特征

广西田阳透闪石玉矿化点位于龙川穹窿构造内,辉绿岩沿断裂带或顺层产出,呈多层状侵入下石炭统-上二叠统中。透闪石玉多以薄层产于四大寨组的外接触蚀变带内,外接触蚀变带内岩石主要有透闪石化大理岩、透闪石化阳起石化大理岩、透闪石化硅质岩、硅质透闪石岩等。

大化籽料标本

岩石呈乳白色、灰白色、灰色、深灰色不等,层状构造,层厚一般20-35cm,薄层者8cm,蜡状光泽,质感细腻,均匀性较好。部分岩石可见放射状透闪石集合体,此外,岩石内部可见黑-褐色树枝状铁锰质氧化物。

田阳矿点剖面图

02-2、大化透闪石玉矿化点地质特征

大化地区透闪石玉产于大化县岩滩水电站附近。通过对大化地区典型四大寨组与辉绿岩接触部位的考证,可见大化地区透闪石岩产于四大寨组与辉绿岩接触部位,但并非所有的四大寨组灰岩与辉绿岩接触部位都有透闪石玉化现象。

在两处地质点上接触部位岩石仅发生强烈的大理岩化,大理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在另两处辉绿岩与四大寨组侵入接触部位岩石重结晶作用、矽卡岩化作用明显,见薄层透闪石层,含燧石条带灰岩重结晶作用明显,透闪石化常见于燧石条带与大理岩接触部位。

大化县岩滩水电站矿点剖面图

大化透闪石玉以白色、青灰色为主,偶见深灰色和墨色。隐晶质结构、层状构造,致密、坚硬,以蜡状光泽为主。

03、大化透闪石玉的应用历史

广西大化透闪石玉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开采使用,位于广西百色市百色镇东笋村的右江南岸平坦坡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6000年左右,该遗址地层堆积第五层发现有大型玉石器制作场,出土大量制作玉石器的原料及加工工具。用料也都是遵循就近取材原则,多为透闪石和其他杂石,器形丰富多样。

近年还发现了古骆越人的一处大型祭祀遗址群,包括有玉石器加工场,这些玉料经比较和检测均符合大化透闪石玉的特征,以山流水和籽料为主,出水的玉器多集中分布于这一地带。这也证明骆越文化的中心区域,也是中华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十分发达,广西左右江红水河等流域的百越文化,与长江、黄河流域史前文化一样,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而骆越文化便是其核心。

04、作者简介

姓 名:王建泉

资 质: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NGTC 宝石学家。

执业资格:人社部中级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员。

社会职务:黑龙江省玉文化研究会 宝玉石专业委员会 主任。

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 宝石与材料工艺学 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玉文化进程与矿物的宝石学性质研究。

王建泉

著作有《玉璇玑的探讨与研究》一文,详细阐述了从古至今学者对玉璇玑用 途的探讨,提出了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发表于国家级期刊《科学与生活》2021 年 28 期上;论文《探讨桃山玉的发展前景》,从材料学,矿物学和工艺学等角 度对桃山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与认识;并以此 为基础对桃山玉作了全面的介绍。该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科学家》2022 年 第 6 期上。

在宝石学家王建泉的头条号和个人图书馆上推出了《彩色宝石的鉴定方法》、《田玉的鉴定与质量评价》、《八大产地玉料在古代玉器中的使用状况》、《古代玉器特征解析》、《仿古玉器研究》、《新石器时代泛红山文化发展历程》、《吉林与黑龙江地区新石器时期玉器的研究》、《黑龙江小南山遗址出土玉器研究》等文章 450 多篇,300 多万字。阅读量 100 多万人次,深受广大宝友喜爱,因发布内容优质,被头条号认证为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注: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广西大化和田玉的宝石学性质与鉴定方法》、《中国透闪石玉和蛇纹石玉》和《中国和田玉》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玉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

0 阅读:0

王哥评文化收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