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玛纳斯产出的碧玉是与超基性岩建造有关的热液交代形成的透闪石矿床,此类型的碧玉还有台湾省花莲地区产出的碧玉和加拿大产出的碧玉。

新疆玛纳斯县风光
新疆玛纳斯碧玉也称准噶尔玉,主要产于玛纳斯、沙湾、乌苏等县内,成矿带位于固尔图河-呼图壁河超基性岩带东端的拜辛德-清水河超基性岩岩带上,岩带的岩石类型以斜辉辉橄岩为主,局部为斜辉橄榄岩。构造位于博罗霍洛山西域系北西向断裂带内,受超基性岩体在华力西中期沿断裂侵入,岩体蚀变强烈,基本上全蛇纹石化,是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透闪石玉,即超基性岩经过自变质作用成为蛇纹岩,然后再与古生代火山岩围岩热液交代,经透辉石化和透闪石化,形成碧玉。
01、玛纳斯碧玉的宝石学性质新疆玛纳斯碧玉的组成矿物主要是透闪石,少量阳起石,微量透辉石、绿帘石、斜黝帘石、磁铁矿和黄铁矿等;化学成分为CaMg5(OH2)(Si4O11)2;结构为纤维状、短柱状和粒状变晶结构,局部呈放射状或帚状变;颜色呈暗绿、深绿、墨绿色;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硬度6-6.5,密度2.90-3.10;折射率1.61;玛纳斯碧玉色泽艳丽,质地细腻,杂质及裂纹较少,块度大,是玉雕的理想用料。

玛纳斯碧玉原石
02、玛纳斯碧玉的地质背景玛纳斯碧玉的产出区域属伊连哈比尔尕地层小区,出露的地层有中泥盆统头苏泉组、上石炭统前峡组、下二叠统阿尔巴萨依组、中一下侏罗统和第四系等。大地构造位于伊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构造岩浆岩带。本区断裂构造发育,其中主要断裂为压性、压扭性断裂,延伸方向为东南-西北。区内褶皱较发育,多呈线状构造,甚至倒转,褶皱轴向和区域构造线一致。

玛纳斯清水河-玛纳斯河一带地质矿产图
出露的华力西中期超基性岩呈带状分布,由三个平行的亚岩带组成。岩体受断裂控制,有规律地分布在拜辛德达坂、大牛达坂、小吉吾恰依、萨热塔克塔依和萨尔达腊等地。各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斜辉辉橄岩,个别为斜辉橄榄岩和含辉纯橄榄岩。岩体规模小,呈扁豆状、岩墙状、岩枝状和不规则脉状,倾向190°,倾角65°左右。多数岩体分异差,仅萨尔达腊和小吉吾恰依两处岩体分异较好。岩带的岩石类型以斜辉辉橄岩为主,局部为斜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含辉纯橄榄岩等,具强烈的蚀变现象,除蛇纹石化外,还有透闪石化、绢石化、滑石菱镁片岩化等,围岩则遭受了透辉石化。在含碧玉的超基性岩体内部常有围岩捕虏体、围岩为中泥盆统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等,它们均遭受了强烈的蚀变作用,几乎全部蛇纹石化。

玛纳斯碧玉
03、玛纳斯碧玉的矿点地质特征玛纳斯碧玉的矿点为中泥盆统头苏全组第一亚组,其下部为凝灰岩、集块岩,上部为凝灰质砂岩夹凝灰质砾岩。矿点内超基性岩呈带状分布,超基性岩带由三个平行的亚岩带组成,北亚带由多分支的复杂岩墙组成,岩体由斜辉辉橄岩和角闪辉长岩等多岩相组成,为结晶分异产物。在斜辉辉橄岩相内,有斜辉辉橄岩异离体,规模甚小,平行主岩体分布。亚带东段以斜辉橄榄岩为主,西段以斜辉辉橄岩为主。中亚带和南亚带均为向南陡倾的单斜岩墙,岩体分异不好,岩性单一,主要为斜辉辉橄岩,在岩体内辉石局部集中形成斜辉橄榄岩异离体。岩层走向北西西,倾向南南西,倾角60-70°,总体组成向南西陡倾的单斜构造。

玛纳斯碧玉雕件
玛纳斯的矿点侵入围岩的超基性岩体规模很小,结晶温度较低,不足以使围岩产生强烈的接触变质作用,仅仅使近岩体的围岩具烘烤边和褪色晕圈,并使岩石内的暗色矿物形成透辉石,一般形成10-50cm宽的透辉石化带。外接触带还普遍发育透闪石化、斜黝帘石化及绿泥石化,在岩体边缘变成绿石岩,其成分为斜黝帘石和绿泥石。在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处蚀变较强烈,各地段蚀变带宽窄不一,为数十厘米至数米。在岩体的内接触带蛇纹石化强烈,并发育有透辉石化。橄榄石变成蛇纹石,斜方辉石变成绢石。同时,铬尖晶石蚀变成斜绿泥石和石榴子石,滑石化和菱镁矿化在接触带也特别发育。根据野外产状特征,碧玉矿床赋存于超基性岩与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的接触带内,透辉石化是内接触带岩石的主要变质作用,在碧玉矿石中则保留着透辉石的残晶。

玛纳斯碧玉手镯
04、新疆玛纳斯碧玉的应用历史新疆玛纳斯碧玉矿在汉代就已经开采,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200余年前的清代乾隆年间,清政府已在玛纳斯设官办绿玉厂。乾隆五十四年封闭绿玉矿,禁止开采。1973年初国家轻工业部召开的一次全国宝玉石会议上提出要对新疆的碧玉资源应该早日查清,开发利用。经过新疆地质局派人进入深山,普查矿源,当年就在玛纳斯南山一带找到了玉石的原生产地。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就在1974年上马,建起了玛纳斯玉石厂,当年出产碧玉数十吨,供应上海、扬州、广州等地的数十家玉雕厂。同时在玛纳斯县成立了玉雕厂,雕刻仿古炉瓶、花薰、碗、酒杯、手镯等产品。

清乾隆碧玉双龙戏珠纹龙耳带托杯
05、作者简介姓 名:王建泉
资 质: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NGTC 宝石学家。
执业资格:人社部中级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员。
社会职务:黑龙江省玉文化研究会 宝玉石专业委员会 主任。
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 宝石与材料工艺学 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玉文化进程与矿物的宝石学性质研究。

王建泉
著作有《玉璇玑的探讨与研究》一文,详细阐述了从古至今学者对玉璇玑用 途的探讨,提出了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发表于国家级期刊《科学与生活》2021 年 28 期上;论文《探讨桃山玉的发展前景》,从材料学,矿物学和工艺学等角 度对桃山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与认识;并以此 为基础对桃山玉作了全面的介绍。该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科学家》2022 年 第 6 期上。
在宝石学家王建泉的头条号和个人图书馆上推出了《彩色宝石的鉴定方法》、《田玉的鉴定与质量评价》、《八大产地玉料在古代玉器中的使用状况》、《古代玉器特征解析》、《仿古玉器研究》、《新石器时代泛红山文化发展历程》、《吉林与黑龙江地区新石器时期玉器的研究》、《黑龙江小南山遗址出土玉器研究》等文章 450 多篇,300 多万字。阅读量 100 多万人次,深受广大宝友喜爱,因发布内容优质,被头条号认证为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注: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新疆玛纳斯碧玉的宝石学性质》、《中国透闪石玉和蛇纹石玉》和《中国和田玉》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玉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