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5年,已经赋闲在家的吕不韦收到一封极为绝情的书信,信的内容是:你有什么功劳,秦国封你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和秦国有何亲缘?我都叫你仲父。请你和家人全部迁往蜀地。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徒处蜀。——《史记·吕不韦列传》
毫无疑问,这封信来自秦王嬴政。看到这封信后,吕不韦立即选择服毒自杀,而没有像信里要求的那样,和全家一起迁往蜀地。
明明秦王只是要流放吕不韦,为什么吕不韦偏偏要放弃生命?曾经叱咤风云、名满天下的大秦相国,又怎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吕不韦是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早年间,他凭借“贱买贵卖”而发家,成为了战国末年数一数二的大商人。但当时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吕不韦便产生了弃商从政的想法。
如何进入政坛呢?吕不韦凭借锐利的商人眼光,看中了被秦国派往赵国担任质子的落魄王孙嬴异人。
嬴异人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二十多个儿子的其中之一,生母夏姬很不得宠,秦宫里也没有能为他说话的自己人。因为不得宠,在秦国和赵国互派质子时,嬴异人直接被抓了壮丁,“交换”了出去。
到了秦国,嬴异人不仅经济拮据,衣食无着,住的地方也破败不堪,看不出未来有任何发展前景可言。
可是吕不韦却一眼认定嬴异人“奇货可居”,升值空间巨大。为了包装嬴异人,吕不韦给了他一大笔钱,让他去结交宾客,提高声望。
然后吕不韦亲自来到咸阳,找到安国君的正室华阳夫人,利用华阳夫人“无子”这一致命弱点,说服了华阳夫人收养无依无靠,但情商极高的异人为养子。
接下来,在秦赵发生战争,异人生命垂危之际,吕不韦又豪掷六百金送给守门官吏,带领异人逃到秦军大营,回到了安国君的身旁。
安国君继位后,已经在秦国政界炙手可热的异人被封为太子,之后很快登上了秦君之位,是为秦庄襄王。
可以说,嬴异人的命运能够改变,完全就是因为吕不韦的运筹帷幄、巧妙筹划,才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一步步推向了预设的轨道当中,将一位不受重视的落魄王孙一步步推上了秦国国君之位。
嬴异人继位之后,按照原先的约定,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
这也意味着,吕不韦从一名普通商人逆袭成为全天下权势最强的风云人物,以个人力量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

嬴异人去世后,还处于少年时期的秦王嬴政继位。吕不韦因巨大贡献和卓越能力,继续执掌秦国朝纲长达十几年之久,一直到嬴政长大后亲政。
虽然有“鸟尽弓藏”“功高盖主”之类的说法,但凭吕不韦这些年为嬴政父子做出的贡献,加上嬴政亲政时还未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所以吕不韦想要颐享天年,并非难事,他为何会为嬴政所不容呢?
嬴政少年时期,对吕不韦还是非常尊敬的,每次见面,他都会恭恭敬敬地行礼并叫上一声“仲父”。而吕不韦也将秦国的发展视为自己的分内事,每日为处理政事废寝忘食。
与此同时,为了和东方六国抗衡,吕不韦效仿战国四公子,广纳门客,选拔人才,还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了著名的杂家著作《吕氏春秋》。
如果吕不韦只是专注于上述事务,当然不至于和嬴政发生巨大冲突,但关键问题在于,他在男女关系的处理上不够谨慎,而他的绯闻女友,正是嬴政的母亲,他曾经的姬妾,现在的赵太后——赵姬。
随着嬴政一天天长大,吕不韦也认识到,继续和赵姬保持着暧昧关系,早晚会引火烧身。所以他果断避嫌退出,为赵姬介绍了猛男嫪毐。
在外人看来,此举既可以讨好赵姬,又能祸水东移,堪称一举两得。即便后期被发现,嬴政或许也会本着“保护王室颜面”的出发点,不将此事扩大化处理。
但大家都忽略了嫪毐的战斗力。嫪毐入宫后,很快得到了赵姬的宠爱,两人不仅日夜厮守,还生下了两个儿子。
仗着赵姬的宠爱,嫪毐的野心被无限放大,他在家中养了数千名奴仆,家人也随之飞黄腾达。
他自称“假父”,等于完全把自己当成嬴政的爹了。最疯狂的是,嫪毐甚至说服了赵姬,想要废掉嬴政,立自己的儿子为王。
一个男宠有如此庞大的野心,嫪毐堪称独一份。
上帝要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公元前238年,嫪毐假传圣旨,发兵进攻秦王嬴政居住的蕲年宫,嬴政当即命令相国昌平君率军平叛,嫪毐兵败如山倒,仓皇逃窜。
之后,嬴政摔死了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灭了嫪毐三族,将赵姬流放到雍,对介绍人吕不韦,也直接罢相,要他前往封地河南。
“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史记》
这样的处理方式,已经算是相当给吕不韦面子了。毕竟假如不是吕不韦将嫪毐介绍给太后赵姬,哪有后面那一系列的丑闻呢?
然而吕不韦在离开都城的时候,再一次展现了他那强悍的影响力——秦国朝堂的大小官员、宾客都来送行,场面无比盛大。来到洛阳后,每日来吕府拜访的宾客也是络绎不绝。

给太后介绍男宠这一丑闻,加上吕不韦超强的政治影响力,让嬴政对他是既不满,又忌惮。
虽然嬴政心里也明白,吕不韦应该是没有造反的心思的,他已经做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如果觊觎自己的位置,早就下手了。
但嬴政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况且吕不韦即使自己不造反,难道就没有人借他的政治影响力,找准时机助他一臂之力吗?留着吕不韦,终究是个祸患。
就这样,公元前235年,嬴政赐书一封,以冷酷的言辞质问吕不韦的功劳与亲缘,责令他与家属迁往蜀地。
吕不韦看到这封信后大吃一惊,他知道,嬴政对自己的提防已经到了无法收场的地步。
依照嬴政的性格,如果自己不死的话,必将被其一步步逼上绝路,最终得到一个全家被诛的下场,那还不如自己主动离世,至少还能保全家人,维护尊严。
事实证明,吕不韦的死果然让嬴政暂时消了气,放过了他的家人和所有的门客。这对于吕不韦和嬴政来说,或许都算是一种解脱。
虽然未得善终,但吕不韦这一生波澜壮阔,堪称传奇。
毕竟,他做成了全天下最具性价比的生意,由普通商人逆袭成为了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之一。如此高额的投资回报率,足以让他含笑九泉了。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