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文韬 报道 | 电商总监
2月14日,一个寻常的情人节夜晚,在抖音上拥有1630.5 万粉丝网红“潘宏爱玩狗”的账号主页却突然变成一片空白。
橱窗清空、视频下架、会员功能关闭,这个曾以“驯服恶犬”叱咤短视频平台的头部账号,仿佛一夜之间从互联网蒸发。

图源:抖音
而这场“消失”的导火索,或许与一个月前那只名叫“艾特”的阿拉斯加犬在直播洗澡时的猝然离世有关。
时间倒回1月19日,潘宏像往常一样开启直播间。镜头里,7岁的“艾特”被扎带捆住嘴巴,在热水冲刷下喘着粗气挣扎。

图源:抖音
潘宏一巴掌拍在它身上,随后直播中断。
当晚,“艾特去世”冲上热搜,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痛斥“绑嘴洗澡导致窒息”,有人翻出他此前“抠嗓子眼”“拿皮带”的训狗黑历史。
更有人发现,这场“意外”背后,关联着一个月销超3000万元的宠物产品帝国。
面对质疑,潘宏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公关灾难”。
他坚称艾特死于心脏病,绑嘴是因它曾咬伤多人,甚至搬出“三代养狗”的家世背书,却对直播中狗狗嘴角渗血、眼球发白的画面避而不谈。
更耐人寻味的是,声明发布次日,其账号橱窗火速清空,关联店铺“天祺宠物”的狗粮、营养剂等商品集体下架——这个成立仅两个月、靠“训狗大师”人设日进斗金的商业版图,在舆论风暴前选择断臂求生。
当公众还在为“艾特之死”愤怒时,另一只网红犬“神州”的遭遇,彻底撕开了潘宏团队的商业操控逻辑。
2024年10月,阿拉斯加犬“神州”因咬伤主人鲍女士被送往潘宏基地驯化。
潘宏以《把主人的天灵盖咬开了》为标题发布驯化视频,未经授权使用鲍女士血肉模糊的伤情照片引流,并通过植入训犬课程广告获利。
经此包装,“神州”迅速成为网红犬,但鲍女士却因此遭受网暴。
2025年1月“艾特事件”后,鲍女士担忧“神州”安危,要求归还爱犬。
潘宏团队竟发来《关于阿拉斯加神州的后续处理合同》——要求鲍女士承诺不发布任何与“神州”相关的视频、直播或商业内容,否则需赔偿100万元,甚至连朋友圈都不能发。

图源:界面新闻
对此,潘宏团队辩称,此举是为防止鲍女士“蹭流量炒作”,担心舆论将“神州”与“艾特”关联,进一步冲击其商业形象。
事件曝光后,舆论分化:支持者认为潘宏需防范流量反噬,反对者则批评其侵犯宠物主权利,并质疑其利用合同掩盖虐狗争议。
最终,双方于2月12日达成协议,潘宏退还“神州”且未强制签约,仅要求鲍女士“凭良心”避免商业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艾特之死”事件发酵半月后,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的一纸声明和网友的爆料,再让剧情再添荒诞色彩。
2月14日,协会紧急辟谣“某动物保护协会让潘宏拿出 100万元”传闻: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从未和潘宏或其相关方有任何接触,更不存在所谓的“100万元款项”一事

图源: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
2月4日,更是有网友发现在“东北风阿厦剧院”看演出时,主办方邀请潘宏上台唱歌表演。互动环节中,潘宏疑似玩“艾特洗澡去世”梗,主持人说“给师哥洗个澡”,潘宏回应称:“我就问一句话,师哥有没有心脏病”。
而当潘宏最终发视频承认“缺乏科学养狗知识”时,评论区早已挤满“退钱”“举报”的声浪——曾经为他买单的粉丝,此刻成了最锋利的倒戈之剑。
其实,从被流量偏爱的那一刻起,争议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潘宏。
早在2024年,他就因直播中高喊“上点压力”“心肺复酥”等血腥术语被举报停播。
彼时,他打造的“园区菜单”系列视频中,恶犬被训成“保安大队长”的反差剧情,配合“免费训狗”的公益标签,让账号一周狂揽160万粉丝。
而网友送来的“问题犬”,则成了他直播间的流量燃料:咬人的狗越凶,训服后的“打脸”就越爽,60秒广告报价50万元的商业价值就越滚越大。
这场“暴力美学”的狂欢,终于在“艾特之死”后迎来反噬。
有兽医指出,阿拉斯加犬本就不耐高温,捆绑嘴巴洗澡可能引发热应激;动物保护组织更质疑,以“安全”为名的粗暴手段,实则是将虐待包装成“驯服奇迹”。
而潘宏口中“为狗好”的初心,在商业数据面前显得愈发苍白:第三方平台显示,其小号带货额超500万元,年度会员费定价1176元,甚至关联公司曾被曝销售过期饲料。

图源:天眼查
吊诡的是,舆论场上的撕裂从未停止。支持者认为他“救了无数差点被安乐死的恶犬”,反对者则嘲讽“训狗不是马戏团表演”。
这种分裂,恰似当下宠物经济的缩影:一边是“毛孩子”拟人化催生的情感经济,一边是短视频时代“人设变现”的流量游戏。
当潘宏们把宠物训练异化成猎奇表演,那些被镜头放大的暴力,究竟是“必要的管教”,还是“涨粉的剧本”?
其实,回头看这场风波,最讽刺的莫过于:一个靠“驯服”动物走红的人,最终被流量反噬;一个标榜“爱与责任”的产业,转身就成了资本的游戏。
当潘宏清空所有内容试图“重启人生”,那些曾被扎带捆住嘴巴的狗狗们,是否真如视频里那般“脱胎换骨”?
答案或许就像他名下那家因违规被罚的公司一样,早已藏在冰山之下。
如今,搜索“潘宏爱玩狗”,只剩网友截图的商品链接和“已注销”的店铺提醒。
这场始于流量、终于翻车的闹剧,给所有“宠物网红”敲响警钟:当萌宠变成生意,温情沦为剧本,再精湛的演技也藏不住扎带勒出的血痕。
毕竟,互联网或许没有记忆,但那些真正爱狗的人,永远分得清什么是训练,什么是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