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逍遥】可见潜力与不可见潜力,不可见潜力是一种超越自性接近本真自性的潜力

书画艺术之窗 2025-03-28 13:46:51

逍遥的两个标准又毕竟存在着区别,高低标准是量化的,自性标准则是变化的;高低标准是外向的,自性标准则是内向的,于是我们对于事物逍遥的评判也便变得复杂起来。

比如现在有一个成人和一个孩子,虽然一般来说成人所掌握和包含的真实是要高于孩子的,从量化标准来看其逍遥要高于孩子的逍遥。但这个孩子却至少在两个方面是比成人更为逍遥的,一是孩子的自性要求简单而直接,而成人则心逐于外境且往往身不由己,其于自性可能已经迷失背离便也谈不上什么满足,所以孩子总是显得更为快乐逍遥。

第二个方面则更为重要,那就是孩子在不断成长从而在不断超越自性(确切的说是孩子的自性本身也处在一个形成的过程中)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而且这种超越的潜力无法完全预测也便能够给人以希望。成人的思想行为则往往已经固化和僵化,所以其超越自性的难度更大,可能性更小。

综合来说,对于自性的超越无疑是最为难得的,因为自性本身便意味着某种先天的限制,一个人的潜力可以分为可见潜力和不可见潜力,可见潜力是大多数人都能看得出来的潜力,这种潜力往往是在自性范围限制之内的。

不可见潜力则很少有人(包括其本人)能够看得出来,这是一种超越自性从而更接近本真自性的潜力,如果能够突破看似天然的限制则其所取得的提升也往往是惊人的。这就像黄宾虹年近古稀开始从白宾虹向黑宾虹转变,又像长期排斥印象派的梵高在弟弟提奥的反复劝说下终于低下头来开始从他们的画法中汲取艺术营养,二人都是从对自性的超越中进至高妙的艺术境界,尽管生前并未得到世人的普遍认可,但他们在艺术提升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神的逍遥则是不言而喻的。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本文为《东西方美学参证》系列文章之九十四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