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逍遥】至人无己,精神逍遥的限制更少,上限更高

书画艺术之窗 2025-04-03 15:36:41

对于人类来说从有待走向无待还会受到一种特殊的阻碍,那就是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意识到有一个自我的存在,这个自我是一种精神和物质的融合。

由于有了这个自我,则在这个自我之外便皆是对待之物,也便皆是限制之物,这种情况下便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和逍遥,故曰“至人无己”。这个无己不是取消自我,而是将自我融入到整个世界的真实中,不以那个有形的或精神上的“自我”影响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判断,而这种融入的过程反过来说也便是包含的过程。

精神逍遥要高于物质逍遥,一是因为精神逍遥所受的物质性限制更少,精神除了维持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外并不像物质逍遥一样需要依赖于大量实际的物质消耗,维持一个强盛的国家需要不断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相对而言柏拉图写出精神领域中的《理想国》其所需的物质则是非常有限的,更不用说精神可以摆脱各种客观限制对现实和未来进行各种预测、想象和重构,或者说精神的逍遥其实是没有边界的,其不但可以跨越各种已知还可以想象各种未知及至未知之外的未知。可见相对于物质逍遥,精神逍遥有着更少的限制和更多的自由。

二是因为和物质性逍遥一样,精神性逍遥的提升也需要不断积累以便能够从有待走向无待,但因为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只能从有待无限趋向于无待,能够真正达到无待的只有绝对灵魂。尽管个人与宇宙之间的距离,个体精神与绝对灵魂之间的距离都远过于天壤,但个体精神到达绝对灵魂其所受到的各种限制相对更小,甚至可以说存在着理论上的可能性,这是精神逍遥要高于物质逍遥的另一个原因,因为它所能达到的上限更高。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本文为《东西方美学参证》系列文章之九十六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