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身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其在29岁之际才迎娶了自己的首位妻子阴丽华。要知道,莫说是在两千年前的古代了,即便是搁在现代社会,29岁这个年龄成婚,那无疑也得算作是晚婚的情况。
并且,后世不少历史爱好者在研读汉朝以及之后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时,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感觉老刘家的那几位开国皇帝,大体上都属于晚婚晚育的情况。而在老刘家这几位开国皇帝当中,刘秀还得算是结婚最早的一位了。
相较而言,在时间线上,前面建立西汉的刘邦、后面建立蜀汉的刘备,还有南北朝时期的刘裕,他们结婚生育的时间都比较晚。刘邦年逾四十方才迎娶吕雉;刘备到了46岁才迎来阿斗的诞生;刘裕同样是在43岁时,才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刘义符。
就连有着雄才大略之称的汉武帝,成婚之时亦是极为早的,十几岁便已步入婚姻殿堂。可即便如此,当他迎来自己第一个儿子诞生的时候,已然是29岁了。放在西汉那个时期来看的话,这无疑也可算作是晚育的情况了呢。
于是,不少人都曾对这样一个问题感到好奇:老刘家的这些人,难不成是天生就具备晚婚晚育的基因?怎么这几位皇帝,在结婚生子这件事上,都如此之晚呢?
事实上,这个问题压根就不复杂,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简单直白得很呢,完全没必要把它想得过于复杂啦,就其本质而言,真的是很容易理解和处理的哦。
简而言之,老刘家的那几位皇帝,大多结婚生子的时间偏晚。究其缘由,主要是他们年轻时一心扑在事业上。除了刘邦年轻时稍显荒唐外,其余几位在年轻时可都是为了事业在拼命打拼。毕竟把全部的时间与精力都投入到事业当中了,这婚育时间自然也就普遍比较晚啦。
在这之中,刘秀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了。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去了解刘秀的婚恋故事,便能够察觉到,刘秀的那些经历,和现代人着实是太相似啦!
与许多人所认为的不同,历史上真实的刘秀,在早年虽确实身为落魄皇族后裔,可他这种所谓的落魄,只是相较而言的情况。
相较于那些生来便注定会成为王爷或者侯爷的刘姓之人,刘秀着实显得落魄些。然而要是与普通百姓相较的话,刘秀所处的状况可就要好上许多了。
刘秀身为皇族后裔,其父当年曾出任县令一职。即便在刘秀九岁时,其父便不幸英年早逝了,可在舂陵刘家之中,刘秀仍有不少未出五服的长辈,这些长辈大多在体制内担任职务,其中许多人的官职都达到了县令级别。
就拿刘秀的叔叔刘良来说吧,他曾经担任过萧县的县令一职呢。
并且,刘秀他姥爷家在舂陵地区那可是相当有名的大地主。听闻他家光耕地的面积,就和现在四个故宫的占地面积差不多大呢。
刘秀他们家相较于祖上,着实是没落了。要知道,刘秀爷爷的爷爷曾获封侯爵,整个舂陵县都归其所有呢。不过,要是和普通百姓相较而言的话,刘秀家其实依然颇具钱财与权势,情况还是很不错的。
要是搁在现代社会当中,像这样的人呢,通常会被我们称作中产阶级。
按理说,刘秀家里条件优越,背景方面也不存在欠缺之处。有着这样的情况,他在寻觅结婚对象这件事上理应是较为轻松容易的,怎么也不该出现晚婚的状况才是呢。
可问题在于,到了西汉末期这个阶段,那时人们的婚恋观念,是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的。
西汉末期的时候,社会各阶层的婚恋观念存在着明显差异。处于最上层的王侯公卿阶层,秉持着结婚越早越佳的观念,通常十几岁时家中便已将婚事安排妥当。其间也有特殊情形,像西汉末年在位的汉哀帝,年仅十二岁时,王莽就急不可耐地将自己女儿嫁给了他。
不过,这类早婚现象,其背后通常附着诸多政治意图,亦或是存在着其他利益方面的考量因素。需要明确的是,它并不能反映普遍意义上的婚姻状况,只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情形罢了。
再往下看,像一些中下层官员的子女,或者是那些落魄了的公卿贵族的后人之类的,就比如刘秀所在的这个阶层吧。他们所秉持的婚姻观念,跟处于顶层的那拨人相比,那可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他们的婚恋观念和现代人倒是颇为相似呢。
在西汉的中后期阶段,汉朝的高层极为推崇儒家思想,大力对其进行推行。而等到王莽掌握权力之后,更是以周礼作为根基,展开了复古改革举措。此次改革涉及的范围十分全面,婚育问题便被涵盖其中。
《周礼》中有言:“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对此,后世争议颇多。部分人觉得其意为男子应三十岁娶妻,女子二十岁嫁人;另有一些人则认为,所谓“三十而娶二十而嫁”,乃是法律所规定的年龄上限,一旦超出此年龄,便视作违法之举。
无论上述两种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总归在当时那种思想的影响之下,西汉中后期的中产阶层在婚姻方面呈现出一种普遍的状况,那就是结婚的时间都往后推迟了。
因此在西汉末期的时候,那帮中产阶级里,特别是这个阶层的男性,他们的人生大体上呈现出这样的状况:在家乡,其家族是有些势力的,他们小时候不愁吃穿,不过还没到能够肆意作威作福的程度。而且由于家中有一定势力,所以能够接受完备的教育,通常在二十岁之前,都是在家乡读书学习。
在二十岁上下的年纪,他们便会动身前往长安,去那里就读太学,这就如同当下许多人在高中毕业之后,会到外地去上大学一般。太学的学习周期大概是四五年左右。待读完太学后,一部分人会选择回到家乡,接手家族的产业;另一部分人则凭借察举制,径直开启仕途之路,这和现代人大学毕业后直接考公务员、考事业编颇为相似。
在古代,女性普遍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这种情况致使她们结婚往往会比男孩更早一些。就大体状况而言,处于西汉中后期的女孩,其适婚年龄通常是在十六岁至二十岁这个区间范围之内。
当然了,继续往下细分的话,其实平民的数量更为庞大。在西汉末期,土地兼并现象极为严重,致使众多底层老百姓家中既无土地,也不存在其他任何产业。对这些处于底层的平民而言,人口反倒成了他们最为重要的财富。由此,底层百姓的婚恋观念也就呈现出了与之不同的特点。
就底层百姓而言,通常都想着能尽早结婚。毕竟结婚生子越早,家中便能早日增添几个劳动力。然而,底层百姓大多没什么资产,这使得他们想要成婚并非易事。事实上,不少底层百姓压根儿就没有结婚的可能。
确实,古代人早婚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过呢,对于不同阶层以及群体而言,早婚的概念是存在差异的。就拿刘秀他们所处的那个时候来说吧,情况和我们现代人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他们往往是在二十岁左右去上太学,等从太学毕业回到家后,才会去考虑结婚这件事。
正是在如此这般的大背景之中,刘秀个人的婚恋故事拉开了帷幕。
公元14年的时候,刘秀刚好年满二十岁,他动身前往长安区去上太学。在还没上太学之前,刘秀一直都是那种特别勤奋刻苦读书的孩子呢。并且在那个时期,根本就不存在自由恋爱这一说,所以刘秀在这方面的感情经历大概率是完全空白的状态。
等到刘秀抵达长安之后,在随后的五年时间里,他同样未曾拥有谈恋爱的契机。这其中原因之一在于,长安此地极为繁华,达官显贵数不胜数。刘秀他们家所具备的那点儿背景,放到长安这儿来衡量的话,仅仅只能算作是普通人家,压根儿不存在任何优势可言。
其次,在那时,由于王莽改革以失败告终,各地陆续掀起农民起义的浪潮,交通也随之渐渐陷入瘫痪状态。这一状况直接致使刘秀家那边没办法按时给他送去生活费。因而,刘秀在求学期间,除了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读书之外,余下的时间基本都在琢磨怎样通过勤工俭学以及努力去做生意来维持生活。
史书上对刘秀的一段经历有着明确记载。彼时刘秀把自己所剩无几的生活费拿出来,与同学们一同凑钱买了头驴,接着将驴出租以此盈利。等攒了些许本钱后,刘秀又开展了二次加工的营生。他从市场购得药品,掺入蜂蜜制成甜口的药丸,再售卖出去赚取差价。
刘秀曾于长安就读太学,这一读便是五年之久,在这五年当中,他每日大体上都是那样的生活状态。如此情形下,要是想着在这段时期里,让刘秀去寻觅一位与他门当户对的姑娘来谈一场恋爱的话,那显然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事儿。
就这样,一晃五年过去,刘秀完成了学业,踏上归乡之路,此时的他已然二十五岁。按常理来讲,到了这般年纪,在家人的安排下,刘秀是该去思量婚育之事了。可问题是,等刘秀回到家中后竟猛然发觉,家里的大部分土地和房子,都已经被他大哥给卖掉了!
并且,刘秀在之后察觉到,他的大哥貌似是在广纳门客,像是在为起兵造反做准备呢!如此情形之下,在随后的两年时间当中,刘秀显然也就没那个闲工夫去琢磨结婚这件事儿了。
需明确的是,在西汉那个时期,即便身为中产阶层,结婚所需的花费数额可也不小呢。彼时男子娶亲,买房子倒还不算特别困难的事儿,可那高昂的聘礼却是必须得准备妥当的。并且,女方在嫁过来之前,也得仔细考量男方家里有多少田地、多少家产,得好好确认下是不是真的门当户对才行。
因而,在西汉末期那个时期,想要成婚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呢。当时的种种情况,使得人们在面对结婚这件事时,往往会碰到诸多阻碍与困难,总之,西汉末期之时,结婚着实是有着不小的难度哟。
彼时的刘秀,恰恰就碰上了这般棘手的状况。就其出身而言,和普通底层女子成婚是不现实的。毕竟底层出身的女子,大多未曾读书,所受教育程度不高,难以融入刘秀所处的阶层。可要是寻觅门当户对的女子呢,他家的大部分家产都已被兄长卖掉了,这般情形下,人家自然也不会看得上他。
于是,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刘秀的婚姻之事再度被搁置一旁。这两年期间,刘秀一面辛勤耕耘着家中所剩不多的那片土地,致力于农事;另一面呢,他还在全力协助自己的兄长,为起兵造反事宜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谋划筹备工作。
因此在这两年的时间当中,刘秀同样也是不具备相应能力的,根本没办法去对个人的结婚生育这些问题加以考虑。
随后,时间来到了公元22年。这一年,刘秀已然28岁(虚岁)了。就在该年的十月,刘家于南阳举兵起事,正式踏上了造反之路。而在此后的一年时间当中,刘秀历经了其人生里极为关键的一段历程。
公元22年10月,刘縯率先在老家舂陵举兵起事,同一时间,刘秀与李通在宛城周边也拉起了队伍。接下来的一个月当中,刘家全力以赴,着力稳固对舂陵一带的掌控。然而一个多月后,就在刘縯正逐步对外拓展、欲拿下更多地域之际,刘家竟遭到新朝将军甄阜的突然偷袭。
在那场战争里,刘秀的二哥、二姐还有二姐的三个女儿,皆丧生于混乱的战事之中。此事堪称刘秀人生里最为惨痛的一次挫败,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印记,也成为其一生都无法释怀的巨大遗憾。
在经历此次失败后,刘秀迅速行动起来,全力协助自己的哥哥再度振作,着手准备后续事宜。而刘縯呢,他则积极去与绿林军进行接洽,旨在达成联合之举。就这样,又过去了一个月,到了公元23年年初的时候,刘縯成功击败了甄阜,将南阳郡内的新朝主力一举彻底击溃。
然而就在这场战争甫一结束之际,起义军内部便起了争执。诸多起义军领袖主张拥立另一位舂陵刘氏的后人刘玄为皇帝。就此事,双方展开了长时间的明争暗斗。直至二月初,刘玄正式登上皇位。而刘縯与刘秀兄弟则着手整编军队,慢慢开启对外扩张之路。
刘玄登基过后,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刘縯与刘秀全力投入对外扩张之事。等到四月底之际,便听闻王莽派遣主力前来的消息。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昆阳之战正式爆发。随后的一个月当中,刘秀一直在昆阳地区持续作战,直至六月初,才最终打赢此役。
昆阳之战落幕之后,在随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当中,起义军的主力一路朝着长安进发,最终成功将王莽诛杀。待王莽被消灭,起义军内部矛盾随之滋生。身为皇帝的刘玄,因不满刘縯手握大部分军队,便寻了个契机,把刘縯给除掉了。
这一年里,刘秀始终都在拼命努力,每日都未曾得闲。如此一来,在这整整一年的时间当中,刘秀又哪来的精力去琢磨结婚这件事,根本就无暇顾及嘛。
在刘縯遇害之后,刘秀便来到了其人生极为关键的一道关卡处。彼时刘縯刚遭杀害,刘玄随时都有再度下手、除掉刘秀的可能,刘秀对此心知肚明。于是接下来,刘秀毅然舍弃了全部军队,同时不再与哥哥的那些旧部有任何往来,如此才使得刘玄暂且安下心来,没对他痛下杀手。
而且,之后在刘玄这一方,也意识到杀了刘縯一事确实有些过分,心里过意不去。于是在此之后,刘玄便封刘秀做了武信侯。虽说不再准许他掌控任何军队了,可单从待遇层面来讲,实际上还真的是很不错的。
后世普遍认为刘玄没对相关事宜斩草除根,是其优柔寡断的体现。然而,若站在刘玄的角度去看,就会明白这其实很正常。要知道,刘玄和刘秀兄弟间的关系极为亲近,他们双方的太爷爷可是亲兄弟呢。
其次,先前刘玄杀害刘縯所给出的理由是刘縯对其不敬。可眼下,刘秀对刘玄极为恭敬,要是刘玄再将刘秀杀掉,舂陵刘氏的本家族人必然会对他厌恶至极,进而集体起来反对他。要知道,当时刘玄自身权力的根基恰恰就在于舂陵刘氏这些本家族人啊。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哪怕仅仅是顾及到老刘家的颜面,刘玄实际上也绝不敢对刘秀痛下杀手的。毕竟只要刘秀肯向他表示臣服,那他压根就找不到任何能够杀掉刘秀的合理借口。
当然了,刘秀对刘玄表现得那般俯首帖耳,其目的不过是为了能暂且保住自己的性命罢了。实际上,对于兄长被杀之仇,刘秀可是一刻都未曾忘却过。
如此一来,在刘秀的安全暂且得以确保之后,他便着手为自己的下一步谋划起来。既然当下无法触及军队方面,那刘秀也就只能先想着法子去弄些钱了。要知道,唯有手里有了钱,往后处理各类事情时才能够拥有更多可施展的余地。
也恰恰是在这样的一个时刻,刘秀把心思放到了自身的婚恋事宜之上。
需明确的是,彼时刘秀尽管手中兵权不多,可他自身已然获封侯位了,并且在名义上还担任着更始政权的破虏大将军一职呢。这一身份地位,着实不低哦。况且当下他每日也没多少事务缠身,是完全具备考虑结婚事宜的时间的。
于是在这之后,刘秀便着手去寻觅合适的人选了。一番找寻下来,刘秀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当时新野的豪门大族——阴家身上。
阴家的起源要追溯到春秋时期。彼时,名相管仲声名赫赫,而阴家的祖上便是管仲。后来,管仲的后人获封阴大夫之位,自那之后,其家族便以阴作为姓氏传承下来,由此也就有了阴家。
在那时,新野一带的阴家可是声名远扬的超级富豪。传闻其在新野地区拥有多达七百顷的土地。这究竟是怎样的规模呢?要是放到如今来类比的话,差不多就意味着上海黄浦区有三分之一的地方,都是属于他们家的呢。
然而,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此前的上百年间,阴家始终未出过什么高官要员。因而,后世不少人认为阴家是顶级豪门,这着实存在偏颇之处。实际情况是,阴家更应算作一个富豪之家,并无什么政治方面的背景。要是类比当下的话,差不多相当于某个省排名前五的富豪,仅仅只是单纯的富豪而已。
阴家对于刘秀而言,无疑是极为合适的联姻之选。毕竟阴家渴望能有强大的背景作依托,而刘秀则急需钱财方面的支持,这二者正好各取所需。最为要紧的是,倘若刘秀当时打算与其他那些既有实力、又有背景,甚至还富有的家族联姻,刘玄必然会对其万分忌惮,没准儿就直接痛下杀手了。
只有与阴家结成姻亲关系,不但不会让刘玄产生忌惮之心,相反,还会使刘玄对其越发安心。毕竟阴家的情况较为单纯,仅仅是在财富方面颇为雄厚罢了。
就这样,刘秀迅速地朝着阴家这边表明了自己的求婚想法。彼时,刘秀心心念念想要迎娶的对象,正是阴家那位备受瞩目的大小姐——阴丽华。
其实啊,刘秀想要迎娶阴丽华,可并非仅仅是贪图阴家的钱财哦。早在一两年前呢,刘秀就曾到过新野。那时候,刘秀二姐夫的家就在新野,并且还是新野极为有钱的家族中的一个呢。就在刘秀去新野找二姐夫的那段时间里,他偶然间就见到过阴丽华一面。
传闻在那次会面过后,刘秀当即就对阴丽华萌生了爱意,可谓是一见钟情。阴丽华不仅容貌极为出众,还具备出身大家族所赋予的独特气质,端庄且大气,这使得刘秀对她倾心不已。也正因如此,后来刘秀才说出了“娶妻当娶阴丽华”这般话语。
阴家这边在知晓刘秀的求婚意向后,亦是满心欢喜。彼时刘秀在更始政权里的处境着实尴尬,可对阴家而言,刘秀反倒让他们觉得是高攀了。一方面,刘秀身有侯爵之位,无疑是实打实的高官;另一方面,仅一个多月前的昆阳之战,刘秀便已名扬天下,阴家对其大名早有耳闻。
有一位极为年轻且颇具才略的英雄,他出身皇族,背景雄厚非凡,彼时更是已然封侯。这样的人物向阴家提出求婚请求,阴家哪有不答应的呢?于是,没过多久,阴家便将阴丽华许配过去,使得二人得以顺利成婚啦。
随后,待两人完婚后,刘秀的一系列举动着实让刘玄彻底安下心来。又过了两个多月,因要招降北方起义军,刘玄便派遣刘秀前往北方承担招降事宜。而当刘秀脱离刘玄的势力范围那刻起,他便犹如龙归大海一般,迅速开启了崛起之路。
而在此之后,便迎来了刘秀的时代,只见他率领着军队在天下间纵横驰骋,以势如破竹之势横扫各方势力,将中原大地逐步纳入囊中,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原的壮举,其故事也自此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开来。
通过上述过程我们能够清晰看到,依照当时的婚恋观念来考量,刘秀的婚恋时间着实不算晚。从一定层面来讲呢,一位二十多岁便已功成名就的年轻人,能够娶到自己心仪已久的女子,并且双方还门当户对,这无疑已经算是极为理想的一桩婚事啦。
或许恰恰是出于这一缘故,在之后的漫长人生里,刘秀始终对阴丽华怀着极为深厚的钟情之情。他们二人的这段婚姻,由此也成功变作了中国古代帝王婚姻当中的一个经典范例,为后人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