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第一大雷”爆了,造假超10亿,“海南女首富”彻底栽了!

棠棣说社会 2025-04-04 19:54:34

靴子终于落地了!

证监会对“制药巨头”普利制药出手了,自3月24日起,普利制药(*ST普利)的股票及可转债全部停牌!

早在今年1月份,普利制药就被爆出,在2021年、2022年两年时间内,虚报营收10亿元,并喜提证监会一份处罚书。

当时就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行政处罚结果尚未公布,但“退市”大概已成定局。

作为曾经的“明星药企”,普利制药曾占据国内注射剂市场的半壁江山。实控人范敏华凭借95亿元身家,跻身福布斯榜单。

为何这样一个龙头药企,要铤而走险,靠数据造假,骗取投资呢?

1992年,华海化工厂长陈保华,邀请妻子的妹妹范敏华,来担任普利制药的总经理。

当时的范敏华已经31岁了,作为曾经的浙江医药管理局的干部,她既有才干,又有人脉。

在她掌权的30多年时间,成功将普利制药公司的影响力,从海南慢慢渗透到整个医药市场。

普利制药是率先在针剂领域内完成全球布局的国际化企业,在国内独有的医保针剂类,也占据了市场份额的80%以上。

2017年,普利制药上市,营业收入开始大幅增长,其成长速度让同行难以望其项背:

2018年,总营收增长了92.07%;

2019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52.28%;

2020年,数据略显疲软,但仍然保持着25.1%的上涨势头;同年,还与浙大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新药和技术开发;

2021年,又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因为医药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范敏华在创收的同时,也很舍得在技术研发以及人才上投入。

当时的员工大概1200余人,接近4成都是研发岗;而用于研发的专项款近2.3亿元,同比增长近20%。

对人才和技术的重视,换来的是公司专利有100多项。

普利制药研发的8款儿童药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与浙江大学及国家纳米中心的合作项目,也被列入国家“十四五”专项。

公司股价也开始水涨船高,从11.49元/股的发行价,一直飙升到历史的最高点55.86元/股。市值在仅仅4年的时间内,从14.03亿元增至242亿元,足足增长了16倍。

而董事长范敏华和同为控股人的丈夫,也因为共同持股接近40%,成为当时的海南省首富,一时之间好不风光。

但漂亮的战绩背后,有一颗“暗雷”,被偷偷埋下了。

2024年,范敏华曾在年会上强调过,普利制药的理念一直都是:“让中国老百姓都用上出口品质的健康药。”

普利制药自2004年开始,就已经在按照国际的标准,重新建设一系列高端生产线。

构建高端生产线,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不断融资。

2017年,普利制药募集到3.5亿元资金。

2020年,通过定向增发高点股票又融资5.4亿元;

2021年,公司通过可转债继续融资8.5亿元;

到了2023年,普利制药的年报上显示,公司在国际高端生产线上的建设总投入已经高达14亿元。

但在普利制药信心满满的背后,业绩并未如他们设想的继续保持增长,反而遭遇了近几年来的滑铁卢。

从2021年开始,普利制药的整体营收,开始逐渐下滑。

2023年,公司的总营收金额为12.88亿元,是上市以来最差的成绩。

而国际板块业务也没好到哪去,营收金额约1.5亿元,同比下滑48.5%,占比仅为11%。

业绩下滑带来的直接影响,必然是偿债压力开始增大。

截至2024年9月,普利制药总债务超过2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55%,到了2025年1月,公司账面资金仅剩3亿,面对马上到期的8亿元债务,无力偿还。

但奇怪的是,这些并没有妨碍,普利制药最终还是交出了漂亮的财务年报。

背后的真相是,巨大的财务亏空,全靠公司高层的“集体造假”瞒天过海:

当时的总会计师,就负责伪造销售业务单,虚增营收。

普利制药曾使用过多个系统处理财务数据,原本应该唯一真实的财务数据竟然有多个不同版本,当时的监事会负责人对此只字不提;

同样,不同系统上的成品药销售数据,也存在着巨大差异,而当时的公司董事兼董事会秘书,掌管着公司成品药销售业务,对这些情况也很了解。

以上这些,都足以说明普利制药的财务问题,不是核算上的疏忽或错误,而是为了掩盖事实故意为之的。

但巨额的财务赤字,又岂是几张伪造的报表所能填平的。

再风光的企业,一旦一脚跨越了失信的红线,崩盘也是必然。

造假事件的持续发酵,让范敏华夫妻两人按捺不住,从2023年开始,这两人开始套现离场,而机构投资方也逐步撤场。

今年,证监会的《处罚告知书》下达没几天,普利制药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已经变更为“*ST普利”,有的证券机构也将其主体信用下调至BBB+。

截至2月6日收盘,*ST普利报价仅为2.37元/股,市值距离巅峰时期,已经蒸发了200多亿。

曾经炙手可热的明星股,如今已经成了3.6万持股股民的噩梦。

普利制药的行为,已经踩上了退市红线,多位涉事高管也被给予了警告和处罚。

对于时任董事长处以500万罚款,并禁入市场10年;副董事罚款400万,禁入市场8年;其他人员也分别处以150万-120万不等的罚款。

一代龙头企业,就此退市陨落,让人唏嘘。

近几年在医药行业,违法乱纪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A股史上最大的财务造假公司也在此领域。

2025年,创业板的上市规则有所调整,其中对财务造假公司加大了惩罚力度,坚决清理“害群之马”,还股市一个清宁。

但即使如此,这几年上市公司造假行为依然屡禁不止,依然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值得让人深思。

“不能让投资者承担企业埋“雷”风险,财务造假要罚到他牢底坐穿”,3月31日,金融证券研究专家吴晓求,发出这样的呼声。

但愿如此。

最后还想替“韭菜”们问一句,企业造假,被强制退市,投资者的损失该由谁来赔偿?

-END-

参考资料:

腾讯新闻:《原海南富豪深陷财务造假案,普利制药或将强制退市》

网易新闻:《普利制药董事长范敏华:扎根海南30年打通制药产业链》

36氪:《“百亿女富豪”财务造假超10亿,普利制药范敏华“年关”难过》

作者:阮阮记

编辑:柳叶叨叨

0 阅读:22

棠棣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