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骗!“宝妈在家月入过万”,副业天花板,只是新式割韭菜

棠棣说社会 2025-04-12 13:28:38

韭菜的尽头是宝妈?

都说一孕傻三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宝妈俨然已成为“被割”重灾区。

打着“时间灵活”“一部手机搞定”“轻松入账1w”的旗号,从早期的微商,到刷单返佣金、充钱返高利息,再到如今的短剧推广,宝妈韭菜收割了一茬又一茬。

虽说花招百出,但多数只是换个马甲,玩的还是新瓶装旧酒的游戏。

可是,为什么在诸多骗术被揭穿,防诈骗信息轰炸式覆盖下,骗子依然能屡屡得手?

说到底,还是骗子们太懂拿捏宝妈这个群体了。

一句“女人一定要挣钱,再也不想过手心向上的日子了。”

就能精准击中宝妈们的要害。

上个月,央视新闻曝光了一起“短剧推广”骗局。

一名网友的妈妈交了4880元的费用,在机构的引导下,推广短剧一个月,最后入账不到48元。

打着“追剧赚钱两不误”的噱头,号称“0门槛、宝妈在家就能干”“只需一部手机,宝妈也能月入过万”,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渴望通过副业赚钱的宝妈。

近两年,“短剧”行业发展迅猛。

以短、平、快的节奏和爽、劲、嗨的剧情设定异军突起,受到无数观众追捧。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近6亿人,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借着短剧的强劲势头,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短剧推广信息。

所谓“短剧推广”,就是将平台的短剧下载后,进行二创剪辑分发。

再通过植入链接或口令,引导观众到专属短剧平台付费观看,推广方也由此获得佣金,而佣金的多少则取决于观看的人次及频次。

听起来很爽,但甜蜜诱人的外衣下,藏着的是层层收割的“套娃”局。

第一步,抛饵。先用“零门槛”噱头吸引宝妈,然后打出“免费资料”拉群。

第二步,“卖工具”“卖软件”。课程包含“全套进阶课程”“一键剪辑工具”及“导师一对一答疑辅导”,声称零粉丝、无基础也能快速上手变现。

但是,等到宝妈交完钱后,就会发现短剧推广并不是一部手机就能搞定的事情。

每到一个节点,都需要额外花钱来继续。

有一位宝妈,花1380元进入某短剧推广训练营,按教程操作了一段时间后,机构就告诉她,版权期限已满。

需要再额外购买价值5980元的代理权才能继续。

虽然有点不甘心,但一想到前期付出去的钱就这么打了水漂,感觉好心疼,宝妈一咬牙就掏钱了。

而这还没完。

之后,因为流量不好,机构又向她推销“独家流量包”,价格880元,声称可以帮助提升流量。

已入坑的宝妈越发觉得没有退路了,怀着悲壮的心情再次交钱,然而流量依旧不温不火。

前后花了近万元,收益却不足百元。

“搭建账号矩阵,养号、涨粉,几乎每一步都要收取额外的培训费用。”这位宝妈不无沮丧地说。

等所有的钱都收完了,机构还会收割宝妈最后一波:教她们发展下线,抽佣金。

例如某平台宣称“拉新1人分红50元”,但前提条件是新用户充值99元会员,而且需要累积500元才能提现。

连环设套,层层加码,直到榨干会员的所有价值。

所以,在相关投诉平台,“交了6000块课程费,收入55元”“做短剧推广20天了,钱没赚到一分,天天喊交钱”等比比皆是。

原本指望着做副业赚钱的宝妈,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入了一场连环诈骗局。

在收割宝妈副业的赛道上,新点子一直是层出不穷。

Deepseek创作睡前故事绘本、数字人带货,就是最近兴起的宝妈副业。

鼓吹“只要通过Deepseek生成一篇童话故事+文生图功能,做一段AI版视频,发到社交平台上赚钱”。

或是用软件生成一个虚拟数字人,“代替人做直播带货”。

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躺赚,听起来简直不要太美好。

而要实现这美丽的梦想蓝图,就必须加群买课了。

毕竟,绝大多数所谓的“副业”,最终的目的都是收取“培训费”。

而等宝妈们交钱进去,倒腾半天,却发现视频因为原创度不够被限流,AI主播直播带货功能也被限制。

实际上,为宝妈们量身定做的各种副业,并不是最近才有。

前两年,就有推荐宝妈给有声书配音的项目。

培训机构打着“1元领取免费课程”为幌子,引导宝妈成为学员。

然后描绘配音市场如何广阔、赚钱如何如何容易的美好前景,售卖价值5880元的课程。

但配音是个专业门槛极高的行业,哪怕花钱培训,短期内也很难具备有声书配音的能力,更谈不上所谓的高薪了。

所以绝大部分人的培训费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还有一段时间,网络上充斥着“宝妈刷单赚钱,一天几十几百”“日结、低门槛、高回报”的信息。

有的宝妈就开始心动了,脑子一热,就加入了“刷单”大军。

购物刷好评、短视频点赞加关注领红包、主播打榜返佣金,完成一个打卡的小任务就可以赚个5块10块。

工作轻松,每天动动手指就能赚个几十块,感觉非常美妙。

一段时间之后,群里来了一个大额任务奖励,但需要预交押金。

有宝妈信以为真,可转账后,对方陆续以押金不够、平台故障等各种借口,让宝妈不断转钱。

因为担心前面的钱拿不回来,宝妈在焦虑心理的支配下,一次次按对方要求转账,直到上万甚至几十万的金额转出去了,才发现被骗了。

还有一种在APP里面充钱拿返现的活动。

比如充200返300,充500送700,头几次每一笔都会高额返现,金额也随之水涨船高。

之后,更是甩出一张“充10万返现12万”的转账记录发到群里,营造一种充得越多赚得越多的气氛。

有宝妈真的充了10万块钱进去。

可到了返现的时候,对方却指责宝妈操作失误,导致其他的群友都提不了现。

宝妈在焦急和自责的驱使下,又充了10万块钱进去。结果群里又曝出有人“操作失误”了,还需要宝妈再凑20万才可以提现。

此时的宝妈已经从焦灼陷入赌徒状态,无力再分辨真假。直到将20万转账,对方早就不见影踪了。

宝妈是一个特殊群体。

一个人围着孩子转,时间久了,会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和焦虑感。

一边承担着照顾家庭的任务,一边却在家庭关系中以“手心向上”这种低位的身份感存在。

她们迫切需要一个工作,赚取一定的生活费,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因此,一个时间灵活,能兼顾孩子的副业,就成为她们的刚需。

这也是各路机构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

那么,到底有没有适合宝妈的副业呢?

答案当然是有的。

有一技之长的宝妈,可以在正规平台上接视频剪辑、修图、摄影、插画、3D建模等任务。

陪诊师、催乳师等需求近年来也水涨船高。

还有一部分宝妈通过自媒体赚钱,直播、拍短视频、写作,积累一定的粉丝量后,就可以选择性带货了。

找正规的电商平台做客服,收入更有保障,有的公司还会购买社保和五险一金。

上门做钟点工、帮忙小区没时间的家长接送/照看孩子、照顾宠物、帮行动不便的老人代买药,临时照看,都是非常适合宝妈的工作。

有网友做得一手好凉菜,选择在学校门口摆摊。

凉菜制作简单,耗时短,每天进账300百左右,70%左右的毛利,利润可观。

有宝妈找了一个接送孩子的活,来回一趟30元。还有宝妈在自己家里做托管,为小区相熟的孩子中餐+托管2小时,费用500元/月。

还有一类是手工活,直接制作串珠、钉花等手工在家里做。

技术含量并不高,稍微看下视频或者图纸就能学会。一天挣个二三十块,也不错。

还有很多社区会联合就业部门和培训学校给宝妈们做培训,提供烘焙、AI、办公软件操作等免费课程。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有人告诉你低成本赚大钱的方法,要么他想害你,要么他想赚你的钱。”

不盲目追求高薪,而是根据自己的专长,理性选择适合的副业,脚踏实地,才是宝妈打开副业赚钱的正确方式。

-END-

参考资料:

《Vista看天下》 :烂工作包装成“宝妈在家月入过万”,副业天花板其实是新式割韭菜

金融八卦女频道:“宝妈在家月入过万”,副业天花板的真相:新式割韭菜?

武汉金融咨询:宝妈最好骗?2000万骗局揭秘!

作者:胡南南

编辑:歌

0 阅读:19

棠棣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