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类理财产品为何“跌跌不休”?从底层资产深度剖析

普益欧 2025-03-22 22:08:43

2025年以来,固收类理财产品遭遇显著波动。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025年2月,银行理财产品短期收益跌幅较为明显,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降至2.27%左右,封闭式固收类产品近一月年化收益率降至2.29%。

部分产品甚至出现“买入即亏损”“本金不保”的现象。

固收类理财产品为何“跌跌不休”?固收类理财产品还会持续下跌吗?投资者要如何调整投资策略?“固收+”类理财产品是更优质的选择吗?今天我们来一一解决这些疑问。

一、为固收类理财产品为何“跌跌不休”?从底层资产分析

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以债券为主,通常要求债权类资产(如国债、企业债、同业存单)占比不低于80%。其收益来源主要为债券利息收入和资本利得(债券价格波动带来的收益)。

☆延伸阅读:《干货丨一文补全债券基础知识!》

债券类资产的收益变化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

一是市场利率,市场资金利率与债券价格波动是负相关。

☞当利率下行,债券上涨:

新发行的债券票息降低→投资者更愿意购买之前发行的债券→债券二级市场买卖价格上涨→债券资本利得增多,而原来持有的债券票息不变→固收理财净值上涨

☞当利率上升,债券下跌:

新发行的债券票息上升→投资者更愿意购买新发行的债券→债券二级市场买卖价格下跌→债券资本利得减少,而原来持有的债券票息不变→固收理财净值下跌

二是信用风险,发行人无法按时支付债券的本金或利息的风险。

发行方无法按时支付债券的本金或利息→相关债券价格暴跌→资本利得下降+票面收益可能无法按期获得→理财产品净值下跌

虽然债市每天行情也会有涨涨跌跌,但和股市有很大不同,债市的涨跌幅度比股市平缓。由于债券有相对稳定的票息收入,长期来看会慢慢推动净值上涨。

二、固收类理财产品还会持续下跌吗?

理财市场暂未出现大规模赎回情况,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后续仍将具备一定的上行动能。

短期来看,季末资金面趋紧、股市分流压力仍存,利率债仍承压,债市或维持高位震荡。

中长期来看,理财公司普遍认为当前债市调整已接近周期尾声,货币政策回归宽松,信用债或逐步修复,经济复苏预期下,利率中枢或震荡上行。

三、投资者要如何调整投资策略?

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适当关注收益稳健的低波封闭式固收类产品,该类产品通过期限匹配和持有至到期等策略锁定资产票息收益,兑付收益受债券利率变动影响相对较小。

对于风险偏好相对较高的投资者,可结合市场趋势适当关注配置一定比例权益资产的固收+产品,通过分散投资减少单一资产市场风险的同时提升产品收益弹性。

四、 “固收+”类理财产品是更优质的选择吗?理财机构热捧背后的原因

“固收+”理财产品的优势:

收益增强:在固收类资产(80%以上)基础上,配置权益类资产(≤20%),如股票、定增、期权,提升收益弹性。

风险对冲:通过多元化资产分散单一市场风险,降低净值波动。

☆延伸阅读:《一文搞懂“固收+”理财产品》

理财机构机构热捧背后原因:

一是当前国内市场长期处于低利率环境,传统固定收益类资产回报率较低。

二是迎合投资者需求,投资者既希望资产有一定的稳健性,又渴望获取超越传统固收产品的收益。“固收+”产品较好地满足了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平衡需求。

三是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单一资产投资风险增大。“固收+”策略利用股债等资产之间的低相关性,通过多元化配置,可有效分散风险,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波动。

五、总结

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决定了其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信用债占比、久期等关键指标,结合自身风险偏好选择产品。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建议通过分散配置、长期持有降低波动,必要时咨询专业机构获取个性化方案。

未来需重点关注理财公司的资产配置能力与产品创新,在稳健与收益间找到平衡。

综合自:普益标准,第一财经,平安理财,部分内容由DeepSeek、豆包等生成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数据和信息均来源于各机构公开发布的信息,并基于公开信息进行不完全统计研究分析。普益标准力求报告内容及引用资料、数据的客观与公正,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任何观点与建议仅代表报告当日的判断和建议,仅供阅读者参考,不构成对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也不保证对做出的任何建议不会进行任何变更。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报告内容而导致的投资损失、风险与纠纷,普益标准不承担任何责任。

0 阅读:376

普益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