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上篇文章继续讲解:
阳尽则人寿终,阳气就好像是人体这个载具的发动机。阳气在给予生命动力的同时,还担负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身体免受外邪(病菌等)侵入。可见阳气对人的重要性。
那如何避免阳气过度损耗亏损透支?“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当你的阳气处在一个固秘(饱满)的状态下的时候,才能达到阴平阳秘。人的阳气越充足、密度高,则越凝聚沉稳。
具体的方式方法也有很多,比如功法上的站桩。通过站桩,身心会自动得到修复和滋养,从匮乏变得丰盛,从淤堵变得畅通,从疲惫变得生机勃发。再比如道家的阴阳双修,但此功法习练不当,易走火入魔。对于大众,比较适合的是传统养生文化。
传统养生文化中,这些要避免的常见行为,比如:熬夜晚起,阳气双杀。白天属阳,晚上属阴,睡眠是阳入于阴的过程。对人而言,一天中最佳的休息区间,应该是“21点左右(亥时)入睡,5点之后(卯时)开始起床”。如果子时(23点)仍然没有进入深睡眠状态,那就算“熬夜”了。熬夜,就是在“干熬”五脏六腑的精力,灭杀阳气,从而会影响人体、影响寿命。
再比如:久坐不动,会导致气血瘀滞。久卧伤气则气血变得虚弱,进而新陈代谢的速度也会降低。时间久了,整个人的免疫力就会下降,疲惫无力,缺乏精气神,从而影响到身心健康。所以要适度进行运动锻炼。
要注意:是适度进行运动锻炼,过度的运动锻炼反而会损阳气,过度运动之后,阳气外散,身体会变得更差,切忌一味追求锻炼强度。
还有就是饮食得当,吃饭不可过饱。房事也需得当,房事不节,肾阳亏损。
传统养生文化讲究“虚实寒热”,随自然季节变化而变化等,这些内容本篇就不展开讲解了,以后抽时间再讲解。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