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熹二年,宦官单超等人,因为帮助汉桓帝除掉了梁冀,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册封为“侯爵”,从此,朝堂上的权力,从宗室变成了宦官的天下。当汉桓帝沉浸在酒色之中,而那些太监却是贪得无厌的时候,李膺挺身而出,将那些太监吓得落荒而逃,就是那些太监也不敢和他作对,甚至,汉桓帝也被他的勇武所震慑。被太监陷害,失去了皇上的信任,陷入了斗争之中,他还怎么为国家着想?
从刘隆到现在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是年纪轻轻就被册封的,大权掌握在了那些强大的宗室手中。君王为争夺权柄,多是年轻时忍耐,然后借助心怀不轨的文臣武将、太监等势力,与外势力相抗衡,到了汉桓帝时期,更是将独揽朝政将近二十年之久的梁冀压得喘不过气来,彻底掌控了大权。但东汉王朝却是无法挽回的,外戚宦官与官僚相互倾轧,除去外戚之后,汉桓帝就像变了个人一样,不顾国内的窘迫,只顾贪图享乐,倚靠宦官一手遮天,任由自己的亲戚在各郡县作威作福,任由他们为非作歹。这一切都在昭示着汉祚将倾。就在这时,突然冒出来一个李膺。他的爷爷李修曾经是一名太尉,他的父亲李益曾经是赵国国相,再加上汉桓帝时期朝堂上的腐朽,所以李膺只要稍稍舍弃一点自尊,就可以在这个烂泥里舒舒服服的生活下去,然而他却没有。李膺在祖父和父亲的谆谆教导下,很早就看到了这个国家的阴暗面,即使为此得罪了一些贵族,他也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在他担任青州刺史的时候,郡县官员都被李膺吓得丢了官职,唯恐受到惩罚;在他任护乌桓校尉时,李膺常率领大军,击退入侵边陲的鲜卑诸族,“所到之处,无不闻风丧胆”。
后来李膺名声渐渐传开,更多的人慕名而来想拜入他的门下,但凡能得到他的接待都会被称为“登龙门”。李膺的好名望使他深得文人爱戴,但同时也使他遭到太监与皇上的憎恨。延熹二年,时任河南郡守的李膺在与太监们的首次较量中,被打得一败涂地。宛陵恶霸羊元群贪赃枉法,李膺上奏折子调查,不料羊元群事先买通太监,李膺非但没有成功,反而遭栽赃,被贬为左校工。纵然是太监们掌权,如李膺、陈蕃这样的忠良大臣,也从未向他们低头过,甚至愿意为此付出性命。后来李膺晋升为司隶校尉,斩杀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又和宦官发生了冲突,不料李膺在宦官手下受挫后,竟然还胆大包天,汉桓帝便对李膺进行了严惩。桓帝被李膺宁死不屈的气概所折服,下令处死张朔,同时赦免了李膺的罪名。那些小心眼的太监哪里受得了被李膺压在头顶,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可是心里都在盘算着要怎么杀了李膺。延熹九年,太监预知将来有特赦,便命亲信在特赦之前作案,李膺等一些当地官员对特赦不屑一顾,强行处置罪犯,酿成“第一次党锢之祸”,李膺被人污蔑下令将李膺等二百多个“党人”全部缉拿归案。谁知道,因为被抓的都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不少人都觉得自己没有被抓进党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有些人还主动举报自己也是党籍,要求被抓进监狱,无奈之下,汉桓帝只好下旨,将一些党籍人士放了出来,这才让饱受囚禁折磨的李膺得以解脱。第一次党锢之祸还没有过去,汉桓帝去世,汉灵帝登基,当时手握实权的大将窦武,就开始重用李膺等人,并且密谋铲除宦官。因为阴谋暴露,窦武和陈蕃都死了,李膺和其他官员也都被革职。这一次,险些被斩首的太监们开始了复仇,他们控制着年幼的皇帝,将同党和他们的家人全部抓了起来,关押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李膺身负天下第一才子的身份,深知自己一去,便失了文人的气节,所以他自己自愿下狱,受尽折磨而亡。这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明明可以假装不知道的情况下,李膺依然选择并坚持扳倒这些太监,他虽不如陈蕃那么胆大,更没有能力将太监赶下台,但是他依然坚定地高举着节操的旗帜,被许多人奉为楷模。李膺就像是淤泥中的一朵莲花,又像是一阵微风,他总是把一些事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性命,正因为他没有屈服于贪官污吏,所以李膺才会被称为“天下模楷”。
算他倒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