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成对《道德经》的注解不错,美中不足的是杂糅别家思想

问道化鸣 2024-08-09 18:44:53

张其成先生是网红教授,他在易学与儒释道医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他的讲座也很受欢迎,喜欢他关于中医方面的论述,他对《道德经》的解读,整体上比很多网红教授要准确。

但张先生因坚持“易道主干,三教合易”之说,所以也难免杂入易道与儒道与佛道。

张先生以传本为宗,以王弼注为圭臬,兼采佛儒思想,时有儒道、易道杂入之处,是为美中不足。

张先生采用王弼本,但他的注释完全跳出王注而另立炉灶

张先生推崇王弼注,他说“王弼的注释则被公认为是第一流的……他的书是研究《老子》最重要的版本”。

但张其成先生没有采纳王弼注,他甚至从根本上否定了王弼注。比如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张先生注解说:道,如果可以说出来,那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了;名,如果可以叫得出来,那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了。无,是天地的开始;有,是万物的母亲。

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出道的奥秘,从永恒的“有”中可以观察到自然的边界。“无”和“有”这两者有相同的来源,但名称却不相同。它们共同叫作玄妙。玄妙又玄妙,是一切奥秘的大门。

张先生的断句与解释存在的问题:

1、断句。张注采用了王安石、司马光的断句,以“有”“无”断句,把“有”“无”作为一个独立概念提出来,而王弼等历史上九成九以上的人都是以“无名”“有名”断句的。

2、“天地”与“万物”。即使我们现在看到的王本《道德经》原文是“有名天地之始,无名万物之母”,但是王弼注文却也不涉及“天地”,他的注文是:

“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万物)母也。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

显然,王弼认为:“万物”与“天地”是母概念和子概念,因此说到集合概念,就无需再说分概念。且不论是“有名”与“无名”,还是“始”与“母”、“妙”与“徼”,都应该指向同一个事物——万物,为何会时而指向“天地”,时而指向“万物”?

3、“恒无欲”与“恒有欲”。张先生解释这两句话说: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出道的奥秘,从永恒的“有”中可以观察到自然的边界。

“永恒的无”和“永恒的有”之说不妥,“无”可以永恒,“有”在道而言,只是瞬间的存在,谈不上永恒。且“恒无欲”也不是“从永恒的无中”如何如何,而是以无欲守静观无名,以有欲观有名,万物终将归于“无物”。

所谓“两者同出”,也有“妙”“徼”本于“道”之意。

“七善”是水之德?还是圣人之德?亦或“有为”之德?

《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张先生说:老子最崇尚的东西就是“水”。水有三种形态,它可以是液体,可以是气体,可以是固体。一个东西在自然环境中可以同时变出三态,只有水,找不出第二个来。《周易》中讲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水就是知道变通,无孔不入,渗透性很强。

那么,水的“善”表现在什么地方?张先生说:老子一连用了七个“善”字来概括,就是说:水“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不仅如此,他还在“水的特性”里提炼出10种,比荀子的“孔子论水”还多出一种,除了老子所说的利物、处下、不争、柔弱之外,张先生还总结出“变易”与“不变”,“包容(恕)”,“纯洁”、“强大”等。

这一段注释,有周易之道,还有儒家的忠恕思想,是张先生“易道主干,三教合易”之说的具体体现。

然而,老子明确指出的水之性只有“利物、处下、不争、柔弱”,第八章出现的“七善”不是水之善,而是圣人之善,因为这七善,每一善都不是对“水之德”的客观描述,在老子道论中,没有明显的拟人句式,水是无心的,谈不上“心善渊”,更不用说“政善治”了。

所以,魏源说:“‘居善地’以下,则言圣人利物而不争之实。非仍指水也”

历史上对“七善”的解读一直存在着“水之善”与“圣人之善”的分歧,但主流上还是以“圣人之善”为主,认为“水之善”的“利物、处下、不争、柔弱”是对“道之性”的比喻,而“七善”则是对“圣人之善”的比喻。比如:

河上公说“上善之人如水之性”。王夫之说“故圣人擅利”。王弼:言人皆应於治道也。

唐玄宗:上善之人,至人。上善者,标人也。若水者,比喻也。至人虚怀,于法无住,忘善而善,是善之上。上善之行,如水之能。下文七善皆圣人之善。

朱元璋:此七善“人能访有德之人,相为成全德行”

林希逸:此七句皆言有道之士。

也有认为此“七善”皆世俗所称之善,而非道之善,而是有为之善,大概好友就是这么理解的,不知源于何处?但元代理学家吴澄也是这个观点:“七者之善皆择取众人之所好者为善,可谓之善而非上善也。”

是人主诚信不足导致人民的失信吗?“犹呵其贵言”是悠闲而贵言吗?

坚持三教合一的人多数离不开以儒解老,以佛解老,以易解老,三教概念杂糅现象很多,这是先入为主观念造成的,因为作者本就那么认为的。

所以“信不信”,也会当作“诚不诚信”。王本《道德经》17章说: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张先生对老的客观陈述通常解释很到位,但一涉及相关“伦理”方面的论述,就要以儒解老。他对“信”的解释是“诚信”:统治者如果诚信不足,那人民同样以不诚信对待他。

老子所说的信就是“不信不足”,王弼注曰:夫御体失性,则疾病生;辅物失真,则疵衅作。信不足焉,则有不信,此自然之道也。已处不足,非智之所济也。

王弼的理解大致是说:自己都不信,又怎么能让别人相信呢?

苏辙是三教合一的注解者,但他对这句话的注解就以老解老,不杂入他说:吾自信,则以道御天下足矣。唯不自信,而加以仁义,重以刑政,而民始不信矣。

另,帛书甲乙本、汉简本,楚简本《老子》,包括传世本的河上公本、傅奕本,均是“犹呵,其贵言也”。唯有王弼本是“悠兮其贵言”。

“悠”与“犹”大不同,一个悠然自得“贵言”,一个谨慎“贵言”,两相比较,王本义浅不待言。

2 阅读:65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