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35年,中山哀王刘竟薨逝,汉元帝迎来了扭转大汉乾坤的绝好机会

尔槐评历史 2023-02-13 07:57:05

汉元帝刘奭(是音,盛大的意思)是汉宣帝刘病已和皇后许广平的儿子,他一生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刘骜(即后来的汉成帝),次子定陶恭王刘康,三子中山孝王刘兴。而西汉王朝的急速衰败,就是从汉元帝的一个无奈开始的。

汉元帝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坏,守成之君还是可以的。(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汉元帝的父亲汉宣帝那是可以媲美任何千古一帝的一代明君,汉元帝自己虽然比不上老父亲,但好歹还有平灭郅支单于,和亲匈奴(昭君出塞)的不错成就;但他的儿子,汉成帝刘骜留在史书上的,就只有沉湎酒色,一生阅女无数,荒于政事,激起全国各地农民纷纷起义,放任外戚专权和后宫干政等一系列十分操蛋的事情。可以这么说吧,正是因为汉成帝刘骜的荒淫无度、倒行逆施,这才有了强盛的西汉王朝急速衰落,后被王莽这个外戚篡权的莫大悲剧。

但实际上,汉元帝当年是有很大机会避免这个悲剧发生的,可惜的是他没有牢牢抓住这个机会,最终为西汉亡国埋下了深深的引线。

昭君出塞就发生在汉元帝在位时期。(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汉宣帝还在世的时候,就有意无意地向自己的太子、后来的汉元帝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即皇长子刘骜是太子正妃王政君所生,看起来也还不错,应该被早立为太子,免得以后徒生变故,这大概也是因为汉宣帝当皇帝的经历实在是太坎坷了的缘故。

老父亲都发话了,汉元帝自是应承,所以他登基后不太久,就将刘骜立为了太子。要说呢,这刘骜开始其实也还是不错的,起码看起来品性端庄,也爱学习。比如,有一次汉元帝急诏太子刘骜觐见,刘骜奉诏后马上赶来,但他走到驰道(皇帝专用道路)边时,为了不僭越父亲的皇帝威仪,还特意在驰道周围绕了一圈后,才迟迟来到元帝面前。汉元帝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很是高兴,认为太子非常讲文明、懂礼貌,是个不错的孩子,为此,元帝还下旨恩赏刘骜以后可以直接走驰道,享受皇帝的同等待遇。

刘骜沉迷女色,据说最后死于马上风。(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可是,人就是这么善变,等到汉元帝年老的时候,长大成人的太子刘骜就越来越不是个东西了。作为一个完全把持不住自己的年轻人,刘骜首先岌岌渴求地就是天下美色和美酒,并逐渐开始日益沉迷于这两样东西而不能自拔,以致皇帝和朝臣百官都纷纷了解到了他的这些恶习。

在这样的情况下,汉元帝便开始有些按捺不住了,他可不愿意将父亲和自己打下来的大好河山(主要是他父亲的功劳,他有一点,但不多)交到这货的手里,于是他想要将太子废掉,另立多才学、知音律、更加讲文明、懂礼貌且性格沉稳的次子定陶恭王刘康为太子。

影视剧里的定陶恭王刘康。(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我国明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冯梦龙先生的经典书目《智囊》(也是我国明代流传下来的古籍)里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公元前35年,汉宣帝第五子、汉元帝的弟弟中山哀王刘竟突然薨逝,太子刘骜奉皇帝旨意前去凭吊。

这个中山哀王虽然是汉元帝的弟弟,刘骜得管他叫一声皇叔,但单从年龄上来说,实际上和刘骜是同辈人。这两叔侄从小就是在一块儿长大的,几乎同时入的学,还光着屁股一起玩过。所以,这么亲近的亲叔叔去世,按道理刘骜应该要心有戚戚焉,至少也得掉几滴眼泪,但是结果令人大失所望。

找不到中山哀王刘竟的照片,就假设此人就是吧。(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事情是这样的。汉元帝派出太子刘骜后,自己随后也赶到了刘竟的灵堂。同是宣帝之子,汉元帝和刘竟虽然年龄相差大,但当元帝看到灵堂后,还是禁不住地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一度哭得不能自已、十分伤心。可哭着哭着,汉元帝突然发现有一点不太对劲,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太子刘骜对这个打小一起长大的亲叔叔的离世,好像并不怎么在意,即便是人站在这里,他的脸上也看不到半点哀伤的感觉,似乎死的只是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而已。

汉元帝立时就不哭鼻子了,怒火已经让他忘记了悲伤,他龙颜大怒的对着灵堂里的文武百官,对这刘骜就是一顿大骂:“哪有这样毫无仁慈之心的人可以供奉宗庙的呢?哪又有如此无情无义的人能够成为天下苍生的君父的呢?”说罢,积蓄了好久的废太子心思再一次涌上心头,他要当场就废了刘骜的太子之位。

在灵堂里,汉元帝恨不得废了刘骜,差一点就成功了。(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不料,这时候,左傅(官职名,地位比较高的大臣)史丹就地摘下冠带,立时向元帝叩头请罪,他说:“微臣看见陛下对中山王的薨逝悲伤不已,以致有伤身体。因此,微臣在太子前来凭吊之时,就告诫过太子千万不要太过悲伤,大加哭泣,以免陛下更加感伤,进而有伤龙体。所以,太子在灵前克制悲伤,是微臣一人之错,微臣该死,臣请陛下责罚,切勿怪罪太子。”

元帝听到这一番话,还真是不好怪罪太子了,因为太子是怕自己这个父亲太过伤心弄坏了身体,才强自克制悲伤之情的,而且大臣也将罪责担了过去,这要是再废了太子,那就是自己的不是了。于是,犹豫之下,此事只好作罢。

皇帝你要废太子吗?我们不允许。(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要说这左傅史丹也真是个妙人,三言两语就将元帝的怒火平息了下去,我是为你皇上好,太子就更加是了,你皇帝还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否则,事情传出去,皇帝自己也不好解释,毕竟,太子这是在孝顺父皇啊。

左傅史丹是什么人呢?他其实是太子府的臣僚,主要职责是护卫太子,而且,史丹家里父子两代都侍奉皇家,深得皇家的恩宠,他的父亲史高是宣帝时期的重臣,死后还被追封为侯爵。所以,史丹说的话,元帝多少还是会给些面子。

一步错,步步错,这也是汉元帝想说的。(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但也正是因为给了这个面子,西汉王朝从此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刘骜虽然无道,但他很早以前就被立为了太子,这些年下来,多少视他为当然的继位帝王的臣子们都已经明里暗里地拜了他的码头,汉元帝要是真把他给换了,另立他人为储君,这些大臣们的利益显然就无法得到保证了。所以,即便是汉元帝后来还为另立太子做了些事情,但均被几乎众口一词的大臣们给拦了下来,最后汉元帝只能黯然接受刘骜为自己百年之后的君王的现实。

赵飞燕就是汉成帝时期的著名人物。(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有一说一的是,定陶恭王刘康虽然显得要好一点,但汉元帝的这个儿子多少还是有些不务正道,因为他精通音律,玩艺术特别厉害,在这方面显得特别的聪明和全面。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想到了什么?没错,后世的唐玄宗晚期、后唐皇帝李存勖、南唐后主李煜、还有北宋徽宗赵佶都是艺术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同样智慧聪明全面发展,这些王朝后来的结果想必也不要我明说了吧。

可以这么说吧,汉元帝的儿子确实没什么能成大气候的,可能刘康要比刘骜好那么一些,但究竟能好多少?我觉得可能不会太多。只是说,如果真定了刘康(与刘骜是异母兄弟)贬了刘骜,刘骜的生母王政君可能就没那么容易干政了,后来王家的那个穿越者王莽很可能就没那么容易篡权夺位了。

王政君,汉元帝皇后,王莽能篡权,跟她有很大关系。(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只是,历史往往就是这样不尽如人意,一个人眼看着一颗好一些的种子摆在那里,自己确实也想种下这颗种子,可他却始终无法将这颗种子种到合适的土壤里。就像汉元帝,明明知道刘康比刘骜好一点,可就是不能把荒淫无度的刘骜给废了,他这个皇帝最终也只能听从大臣们的意见,停止那个想把皇位交给刘康的想法。

其实,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真正的至高无上,哪怕你是皇帝也不太可能,你总要屈服于一些势力,让渡一些自己的权力,再去换取一些必要的支持,反之,你就会被公然反抗或者阳奉阴违,最终啥也得不到。可是,你要是真屈服了势力、让渡了权力,得到的结果也不会太好,因为这里面隐藏着巨大的利益忧患,迟早会成长起来并摧毁一切,一如当年不得不将皇位传递给太子刘骜的汉元帝。一句话吧,这个世界并不是每个矛盾都能得到完美的解决!

至高无上只是一种臆想,不太可能长久得到的。(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