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大帝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的标杆之一,中华文明能够绵延数千年不断,这位皇帝的贡献是重要原因之一,他一方面廓清宇内,一统华夏,驱逐匈奴,南伏群蛮,用武力上的强盛维系了中华文明的地理界限;另一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文化上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思想混乱的时代,统一了天下的文化意识,进而奠定了自古以来大一统局面的基础。
千古一帝之汉武大帝。(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汉武帝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些伟大的目标,其他的不论,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就是他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比如出身于奴隶阶层的卫青,年轻气盛得一塌糊涂的霍去病,虽然有点地位,但实际名声远远赶不上他的才学的董仲舒,匈奴王子金日磾等等,他都能坚持非常之事任用非常之人,然后才成就了非常之功。
哦!对了,还有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公孙弘。
公孙弘是纯粹的汉朝人,今山东省著名的蔬菜之乡寿光(古称甾川国)是他的家乡,汉高祖刘邦在位的第七年,即公元前200年,他出生于这里的一户贫苦人家。应该是家里也有些小背景,长大成人之后,公孙弘经人介绍,顺利地进入了家乡薛县县衙做狱吏,那个时代,做个小狱吏是不需要什么文化水平的。
可这狱卒的工作干到四十岁时,可怜的公孙弘不知道犯了什么律法,突然被县衙给免了职。这没了工作,也就失去了经济来源,咋办呢?进厂打螺丝也没那现实条件啊。思来想去,公孙弘决定干一件能赚钱的营生——喂猪。但在那个年月,市面上也没有什么饲料助长,喂猪这行业可以说是充满艰辛。而且,真要当一辈子猪倌,可能是要比一般人好一点,但喂一辈子猪总是没什么大出息的。
公孙弘作为一个有点志向的人,喂猪只是他的权宜之计,他绝不甘心就此认命。山东这地方,自古以来就是文风昌盛之地,如孔孟二位大佬就都是山东人。因此,失去了工作又没有太多办法,当年已经四十岁的公孙弘决定用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非常凑巧的是,当时有一个叫胡毋生的人回到了家乡临淄收徒教学,这个人是当地大儒,早年是汉景帝时的博士,还与董仲舒是同学。听到这个消息后,公孙弘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胡毋生家,四十多岁的他拜了胡毋生为师,专门跟着学习《春秋》杂说,最终选择了《公羊传》作为了自己的专攻方向。
《春秋》,据说是孔子编纂。(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胡毋生是当地名师,公孙弘这边是“未经清贫难做人,不经打击老天真”,这些年的遭遇也让他格外的刻苦勤奋。没几年,有点慧根的公孙弘跟着胡毋生“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最终成为了一位以儒学为主又兼取他家之长的小有名气的学者。
公元前140年,即汉武帝建元元年冬十月,励精图治、求贤若渴的皇帝下诏要求文武大臣替国家举荐贤才,以资国用。就在这一次举荐中,当年已经六十岁的公孙弘被地方以“贤良”之名推荐到了武帝面前。
好事多磨!刚刚被举荐的公孙弘不久便被汉武帝派到匈奴为使者,希望借此考察一下他的才能。不料,首次担当重任的公孙弘并没有办好这次差事,以致汉武帝认为他根本没有任何才能且年迈不能任事,后又随便找了个理由将他打发回家了。
让中原头疼了数百年之久的匈奴。(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好事多磨对于汉武帝来说也是一样,急于成事的他短时间内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希望尽快扭转国家贫弱的局面,但他的这种急功近利很快遭到了顽固派的反对,进而导致新政失败。汉武帝痛定思痛,认为还是自己在人才利用方面出了问题,因此再一次征召天下贤才进京辅政。
公孙弘在寿光这个地方可是一顶一的人才,于是,当皇帝诏令到达之后,寿光当地再三的向朝廷推荐了公孙弘。起先,公孙弘也有点心虚,首次出师不利让他信心严重受挫,因此他说什么也不打算出来,计划就这样在家乡收徒教学度过一生。恰逢这些年他的母亲过世,极重孝道的他恭恭敬敬地为母守孝三年,又一次收获了人们敬重的目光。
公元前134年,即汉武帝元光元年五月,当皇帝的求贤令又一次来到寿光后,坚持不懈的寿光市委、市人民政府不厌其烦地再一次向皇帝举荐了公孙弘。一而再,再而三之后,本来已经躺平,时年已经66岁公孙弘决定再给自己一个机会,于是,时隔多年之后,胡子花白的公孙弘再次来到了帝都长安。
千年古都,天下长安。(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这一次,公孙弘在家蛰伏苦读了五六年之久,学问更加精进。所以,当汉武帝以“策问天人之道”征询他的对策时,公孙弘用非常漂亮的应答赢得了汉武帝的青睐。不过,这里有点小插曲,当时的太常(掌宗庙礼仪之官,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并不认为公孙弘的对策有多好,仅将他评为下等,不过上呈皇帝的时候,汉武帝却大为惊叹,亲自把他擢升为第一,并在轮台召见了他。公孙弘当年虽然年迈,但据说长得一表人才,颇具气象,因此汉武帝看了后更加欣赏他(汉武大帝也是外貌协会的啊),最后拜了他为博士,并令其在金马门待诏。
从此,66岁的公孙弘进入了汉帝国的权力中枢,并开启了他晚年时来运转的一路征程。
公孙弘进入汉帝国的决策层后,对武帝一朝的社会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致汉武帝都时不时以先生之名称呼他。
读通一本书就能治理天下,看来学问真不需要太多。(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公孙弘最大的一个贡献是在解决匈奴的问题上。
汉武帝时期,虽然军事上的表现震古烁今,但说实话,多少还是有点“穷兵黩武”的既视感,我们在著名电视剧《汉武大帝》中也有相应的感受。早先,汉武帝是外伐匈奴、内征西南诸蛮,可谓是四处用兵,毫无节制,史载:“是时通西南夷,东置沧海,北筑朔方之郡”,这些军事举措严重超出了汉帝国的承受能力,使得天下疲敝,民心思安。
这时候,公孙弘不顾年迈体衰的兆,也不管汉武帝高不高兴,三番四次上书言事,恳请汉武帝不要再如此不顾国力的四处征伐,要求皇帝“罢西南夷、沧海而专奉朔方”,积聚力量专注于北逐匈奴、以安天下。汉武帝也确实伟大,一生杀伐果决的他在对待公孙弘极力言事的事情上,并没有用皇权强压,而是派了朱买臣(一代名臣,早年是个砍柴人)与他辩论。
从喂猪的猪倌到一代名相,你服不服?(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不过,公孙弘虽然学识渊博、长得也好看,但口才可能不怎么样,因此,在与朱买臣的辩论中,他败下阵来了。但失败归失败,公孙弘完全不在意这个辩论结果,他仍然不厌其烦地上述皇帝,强烈要求皇帝应允我们上面叙述的他的那些要求,而且是不答应决不罢休。
在国力差不多用尽,国库着实空虚的情况下,再加上公孙弘等重臣的强烈要求,汉武帝最终勉为其难地答应了公孙弘的恳求,从此专注于对付驰骋于塞北草原的匈奴人,而放缓了针对西南用兵的脚步,这一举措也极大地缓解了汉帝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民生危机。
当然,公孙弘也不是个完人,在很多问题上他甚至都为世人所嘲笑。如:清河王太傅辕固生就讽刺他“曲学阿世”,意思是说他专门发表歪门邪说,谄媚于世俗,不能坚持正道;名臣汲黯也嘲讽他“多诈而无情……沽名钓誉(位列三公却盖粗布被子,异常节俭)”,还对他每次朝会只知道附会他人意见,却不知道据理力争的作为十分不满。其实吧,汲黯自己也是有酷吏名声的,这个就有点不太自知了。
汲黯是汉武帝的老师,也是个酷吏。(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尽管有这些流言蜚语,但公孙弘在大事上一点也不含糊,他之所以在一些事情上有些无所谓,大概是他觉得这些事情都不重要,不值得树敌于众人。可是,当他面对关系国家危亡、民族兴亡的大事情时,就露出了他誓死抗争的正直刚烈秉性,直到汉武帝拿他没办法,只能同意他的意见。
公孙弘一生坎坷曲折,早年就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小猪倌儿,整日以养猪卖猪为业,等到四十岁时才发奋读书,几次三番被贬谪回乡,直到六十六岁高龄才蒙皇恩入得朝堂,这即便是放到任何一代人身上,也都是不可想象的草根逆袭的经典传奇故事。
他致力于公羊之学,从"和"这一哲学范畴出发,提出了治国安民的八项主张,强调治国理政一是国家要节俭,轻徭薄赋,爱惜民力,为百姓创造良好的生产与生活条件;二是朝廷用人要因任授官,任人唯贤,赏罚分明,使官尽其责,人尽其才(他为汉武帝举荐了非常多的人才)。最主要的是,他的思想中并不是只有儒学,而是大量吸纳了法家优良思想,为开启两千年封建王朝的“外儒内法”的治国总方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后世历朝历代所沿用。
中国人的智慧里,“和”字包罗万象。(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由是,在退休年龄才被征召入朝堂的公孙弘,在短短十余年的从政时间里,一路不断升迁,从内史而御史大夫,直至汉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代名相,他也借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儒生身份登上宰相之位的人。
公元前121年,即汉武帝元狩二年春三月戊寅,66岁正式入朝、当年79岁、已做了6年丞相的公孙弘亡于丞相任上,汉武帝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在他生前授予他平津侯爵位,死后又赐予他谥号“献”(聪明睿智的意思,后世汉献帝也是谥号为献),他也由此成为了“丞相褒侯”(丞相拥有侯爵的意思)的千古第一人,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深深敬服之。
西汉王朝和几千年儒家子弟中的逆袭典范,公孙弘。(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