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能被人从心底认可,并尊称为“先生”的人并不太多,说屈指可数也不为过。在这中间,女性能被称为“先生”的人就更加少之又少了。就我浅薄的历史知识来盘点,也就宋庆龄、邓颖超、杨绛、何香凝、许广平、林巧稚、谢婉莹、屠呦呦等寥寥数人而已,而这些伟大的女性,都是政界、文化界或者卫生健康界的卓越人士。
最近一位被称为“先生”的伟大女性是屠呦呦先生。(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但其实还有一个伟大女性被称为“先生”,但与众不同的是,这位被称为“先生”的人并是属于上面我们说的那些圈子,按现代的话来说,这位女性是来自娱乐圈的一位卓越人士,她就是京韵大鼓的一代女戏曲名家——骆玉笙。
一、凄惨的幼年时光
骆玉笙1914年8月31日出生于江南,六个月时就被亲生父母转送他人,那样的年代,国家残破,百姓凄苦,我们可以料想她亲生父母的无奈和哀伤。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骆玉笙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出生于哪一个具体的地点,也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
江南区域很广阔,这是个泛指的概念。(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接受骆玉笙的是天津一个游走四方的江湖艺人骆彩武,这个行业在旧社会虽然不怎么遭人待见,但还是有一份相对比较稳定的收入,起码还是能够保证衣食无忧,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骆玉笙的亲生父母才会如此决绝的将孩子交给骆彩武吧。
从骆玉笙来到骆家之后,她就跟随着养父一起游历江湖,漂泊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以卖艺为生。在耳濡目染之下,天生是戏曲天才的骆玉笙也逐渐接触到了艺术的初步熏陶。时不时,养父还会让只有三四岁的骆玉笙上台表演,由于年龄小、架势足,小骆玉笙的表演还深受观众喜爱,经常获得满堂彩。
有感于女儿的惊人天赋,眼光独到的骆彩武不想耽搁女儿的前程,就在1923年他们辗转到了武汉以后,骆彩武做出了他一生中可能最正确的决定,他让女儿拜武汉名家为师,专注于学习京剧和京韵大鼓,并和师傅商议,为骆玉笙取了一个艺名——“小彩武”,想让她在继承自己衣钵的前提下,进一步成为光耀门楣的戏曲名家。
中国的文化艺术之都应该是天津,大家认可吗?(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可惜的是,1931年,骆彩武这样一位慧眼独具的父亲,就在女儿日渐走上正轨的时候,突然身遭变故、辞别人间,这一年,骆玉笙17岁。
养父身故之后,骆玉笙便开始正式登台演出京韵大鼓,就在这一样,她将自己的艺名稍微改动了一下,变成了“小彩舞”,毕竟,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武字过于刚强,舞似乎更加合适。
二、她和她的“京韵大鼓”
随着骆玉笙的登台表演,再加上她浑厚独特、高亢嘹亮的艺术表现力,在京韵大鼓的圈子里,她逐渐也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角色。
京韵大鼓简介。(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京韵大鼓是我国北方广泛流行的一种戏曲品种,当时有以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为代表的“刘”、“白”、“张”三大流派。其中,以刘宝全这一派的艺术造诣最高,贡献最大,刘宝全本人也被时人称为“鼓界大王”,并尊为京韵大鼓中“刘派”的一代宗师。继三大流派之后,又有白凤岩、白凤鸣兄弟创造的“少白派”,当然,这是后话了。
1934年,想有进一步成就的骆玉笙拜刘派名家韩永禄为师,正式开始学习刘派京韵大鼓,进而成为了京韵大鼓曲艺界的名人。到1936年,骆玉笙已经成为了戏曲界的名家,在那个通信并不太发达的时代,她居然能够通过中华电台对自己演唱的鼓曲进行全国现场直播,可谓是女戏曲家中的天下第一人。
同年,天津“小梨园剧场”开业,这是一个影响了后世近百年的戏曲演艺剧场。甫一开业,“小梨园剧场”就盛情邀请当时的各大戏曲名家登台演出,而骆玉笙作为当年为数不多的女艺术家,也在被邀请之列。
小梨园剧场至今犹在。(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最值得称道的是1948年,那一年,中国戏曲界的一代宗师,梅派代表人物梅兰芳先生五十四岁寿诞,就在这全国曲艺家齐聚的盛会之上,骆玉笙盛装出演了京韵大鼓名篇《刺汤勤》与《白帝城》,赢得了满座宾朋的喝彩。
1949年,腐败的国民政府败退至台湾,新中国正式建立。同年,骆玉笙加入了上海妇联组织,她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不断演出各式曲目,为新中国刚刚开始的文化艺术工作奉献了自己的力量,也获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认可。在此期间,她把自己旧时代的艺名“小彩舞”去除,换上了自己的真名骆玉笙进行演出,以示与旧时代决裂。
在此后的几年里,骆玉笙不断推陈出新,摈弃了封建旧时代的那种曲艺风格,转而结合新中国时代特色,构思出品和出演了《新事新办》、《英雄的母亲》、《光荣的航行》等一系列展现时代风尚的著名作品。抗美援朝时期,一介女流的骆玉笙不顾艰难险阻,随军来到天寒地冻的朝鲜战场前线,在敌人的炮火和漫天的冰雪中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慰问演出,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
赴朝鲜战场慰问演出的人里面,就有骆玉笙先生。(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1960年4月,骆玉笙作为文化界和妇女同志的杰出代表,受到了毛泽东同志、周恩来总理等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也正是由于她这些卓尔不凡的成就,中国曲艺界亲切地称她为“金嗓歌王”,她本人也被推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首任女主席。
1980年12月,在文化部、中国曲艺家协会、天津市文联、天津市文化局、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分会联合举办的骆玉笙舞台生活五十年庆祝活动上,活动大会组织方并为骆玉笙颁发了荣誉奖状,骆玉笙因其伟大成就,获评为“骆派”京韵大鼓创始人。
1995年,已经81岁高龄的骆玉笙陆续参加了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孔繁森之歌》文艺晚会、“光明赞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大型文艺晚会和中国曲艺节等一系列活动,并亲自登台表演了《贺新春》、《重整山河待后生》等著名曲目,其嗓音高亢嘹亮、韵味悠长,完全没有英雄老去的那种沧桑之感,让当年现场聆听过其唱腔的人员无不纷纷赞叹。
骆玉笙先生和爱徒刘春爱。(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此后,骆玉笙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已经比较少登台表演,但只要有机会登台,那个曾经名声大噪的“金嗓歌王”便又会重返人间,似乎从未老去,实在是不得不让人佩服。
2002年5月5日,骆玉笙因呼吸系统衰竭在天津辞世,终年89岁。他去世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丁关根、温家宝等领导同志分别以不同方式对骆玉笙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可以说,骆玉笙的这一生,就是为京韵大鼓而生的,她从身世不明的江南弱女出发,从封建旧时代的末流之学曲艺起身,进而成为了新中国文化历史上一个令人高山仰止的人物,她用她的才艺、操守和舞台人生,为中国人民贡献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可以说是惊世传奇的一生了。
周恩来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多次接见曲艺界人士。(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三、骆玉笙:重整山河待后生
1984年,著名导演林汝打算把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拍成电视剧,但有一件事让他头疼不已,那就是这个电视剧的主题曲《重整山河待后生》找了好些个人都唱不出那个雄壮豪迈的气晕,正当打算随便找个人演唱的时候,有人为他请来了一位小老太太。
老太太刚到场的时候,一帮子西洋乐队看着这位有些颤巍巍的老太太甚觉纳闷,他们都非常疑惑,这个拍摄方找来个老太太能干什么呢?她未必能唱这么热血豪迈的大歌啊?这个导演是不是晕菜了?
可是,事实很快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晚年的骆玉笙先生。(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就那个看起来稍微有些颤巍巍的那个老太太,一旦立在话筒之前,马上就变成了目中闪着精光、浑身充满着气场的戏曲名角,尤其是当她开嗓之后,那恢弘大气的嘹亮嗓音、抑扬顿挫的真情实感、极具渲染力的艺术表现力,刹那间就将整个录音厅变成了一个宏大的舞台,足够穿透人心,沁人心脾。
由此,人们才纷纷侧首打听,这位老太太究竟是谁?这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名震天下的“金嗓歌王”骆玉笙先生。
骆玉笙虽然戏曲人生慷慨高昂,但她的生活却并不如意。
骆玉笙和赵魁英的结婚照。(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1980年,骆玉笙的一生挚爱赵魁英因突发脑溢血离世,在他离世后,身边的好多亲友劝骆玉笙再寻知心人,但骆玉笙均婉谢回复了,对她来说,“这一辈子有一个赵魁英就知足了!”从此再也没有倾心他人。
如果说爱人的离世尚数正常的话,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愁苦就有些凄惨了。1992年,骆玉笙的儿子骆嘉平又因为心脑血管疾病突然离世,这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也是骆玉笙后半辈子最大的牵挂,但他就这样突然的离去了,让骆玉笙倍觉人生之苦痛。
我们应该可以这样说,骆玉笙是早年丧失父母,中年缺失爱人,晚年又痛失爱子,这人生当中的三大悲剧,骆玉笙是一件都没有幸免。如果说,骆玉笙的骆玉笙在如此凄苦惨痛的个人经历中,以她坚毅的个性和宏大的胸怀,锲而不舍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用自己的戏曲才华为新中国的建立巩固和文化事业大踏步发展,贡献自己毕生的心血,其堪为楷模的道德操守,矢志不渝的坚毅精神以及为国家和民族不惜个人付出的达观,都足以让世人尊称她一声“先生”。京韵大鼓人生有多么的辉煌,那她的个人生活就有多么的凄苦惨痛。
人生三大悲,骆玉笙先生全都碰到了。(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2002年,就在骆玉笙的生命行将走到终点的时节,骆玉笙依旧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常还会拖着沉重的病体推动京韵大鼓的发展,她经常表示自己需要找到优秀的京韵大鼓传承人。在最后一次面对记者的访谈中,骆玉笙在明显有些体力不支的情况下,依然十分急切地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一生夙愿,“(京韵大鼓)一定要后继有人啊,我拜托你们了!”而这,可能也是她的名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的精准意思表达。
骆玉笙在如此凄苦惨痛的个人经历中,以她坚毅的个性和宏大的胸怀,锲而不舍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用自己的戏曲才华为新中国的建立巩固和文化事业大踏步发展,贡献自己毕生的心血,其堪为楷模的道德操守,矢志不渝的坚毅精神以及为国家和民族不惜个人付出的达观,都足以让世人尊称她一声“先生”,她无愧于这个尊称。
致敬骆玉笙先生。(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