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是红楼主角之一,作为荣国府管家,出场次数多,表现突出,性格鲜明,意味着小说故事主要发生在她的历史时期,线索多也意味着可以更多角度找到原型,并得到更充分的论证。
王熙凤聪明不识字,性格要强,事必躬亲,对下人严厉,甚至苛刻,动不动就处罚,驱离,手段辛辣,是一个把权力用到极致的人。怀柔不够,免不了背后招人埋怨。这个性格和风格在明末很象崇祯朱由检。
不识字即不识自己,自高自大;背后被人说,即人后言,是“信”字,人后言王即“信王”二字,朱由检在继位前就是“信王”。聪明谐音“崇明”。
判词:
凡鸟偏从末世来----凡鸟是凤字,对应是王熙凤,熙是“明”的意思,加上”末世“,指王熙凤是明朝末世凤凰,即明末皇帝。
都知爱慕此生才----有才,应该是有作为的人。
一从二令三人木----这是字谜,“从”是二人,即“天”字;“令”是“今丶”,即“今主”;“人木”是“朱”字。这句话是说,王熙凤原型身份有三个特点:一是天,二是今主,三是姓朱。
哭向金陵事更哀----事情失败,遥向金陵痛哭。
这很明显写的是末世朱皇生不逢时,才不敷抱负,国破人亡,愧对南京。崇祯在煤山上吊时,就面向南京方向下跪痛哭,并披发盖面上吊而死,表示无颜面对祖宗。
判图
一只雌凤站在水面冰山上。雌凤指王熙凤,王熙凤自小是充男儿养的;《冰山》是明朝一部写魏忠贤的戏曲,魏忠贤号称“九千岁”,站在冰山上,表示比魏忠贤高、克制魏忠贤的人。
唱词里,荡悠悠即上吊,大厦倾即国破。
相貌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片柳叶吊梢眉:这是写崇祯继位后,放眼有三股势力,她是其中的朱皇势力,流咽吊树梢而没的。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实力单薄,却好逞强显大。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是写朱由检在信王时,谦恭蛰伏,隐藏实力,对天启皇帝敬孝有加,有一个至孝好名声。
这么多线索都可以集中在崇祯朱由检身上。再摘部分情节进一步验证:
王熙凤来自四大家族的王家,王家的“护官符”是:东海缺了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东海龙王叫敖广,请即拜,白玉即皇,白玉床即龙位。这句意思是王家是看重权力的鳌拜似的人。王夫人代表皇权,经常处置下人;王熙凤和崇祯一样,是把权力用到随意、用到极限的人,崇祯17年就撤换了五十多个首辅;王子腾由一个小官吏升到京营节度使、九省统制、九省都检点、内阁大学士,都是挤掉并接替贾家而上,说明当时的皇权不断加重,完全超越朝权、政权,直接指挥到外省用兵。
王熙凤丫鬟是平儿和丰儿,崇祯一生最多的事是平叛和封官,平儿差点成了偏房,崇祯朝的平叛也是越来越主要。
王熙凤是贾赦和邢夫人的媳妇但经常指责邢夫人,对应崇祯朝打压阉党后,东林党和阉党一蹶不振,只能依靠锦衣卫。邢夫人即锦衣卫(另篇细论),但锦衣卫已势衰,需要重新组建。这就是王熙凤抱怨贾琏家父母不得力的原因,也就有了“王熙凤抄检大观园”,抄即再建,检大观园即朱由检朝廷,绣春囊事件即锦衣卫重建,限制和集中锦衣卫权力,绣春是锦衣卫标志,邢夫人及陪房王善保家的走到前台。锦衣卫在朱允炆时同样处于势衰,故迎春也抱怨父母不得力(迎春即朱允文),极少来往。王善保家指太子太保、老师一类的势力,朱允炆败于老师们不得力,老师也因惹祸而灭门,对应司棋被外婆害死。
在“端午节清虚观打平安醮”,一个剪灯花的小道士正撞入怀,王熙凤反手打倒小道士,宝钗及众媳妇团团围住大喊捉拿的章节,写的是“己巳之变”---北京城下的抗金保卫战,可惜后来中了张道士的离间计(送金麒麟),并威胁宝玉娶亲。对应的历史就是袁崇焕中离间计而死,明政权将要交给15岁大的满清政权。另篇细论。
王熙凤两戏贾瑞,一次关外,一次关内,导致贾瑞痴心而死。写的是孙承宗,一个忠心不二、至死不悟的东林党将领和林黛玉一样因为过于痴心而被人玩死。死后被参“莫须有”----贾瑞病重讨参吃,只有“参末须”。
王熙凤体虚下红不止,指崇祯朝国力渐衰,在“马道婆做法”中,王熙凤和宝玉魔怔似死,王熙凤拿着刀见鸡杀鸡,见狗杀狗。写的是北京城被李自成围住将破时,崇祯发疯,杀光家人。马道婆的十二道符对应崇祯十二款“跑马钱”,背后写宝玉和崇祯的八字和名字,对应跑马钱上的“崇祯 通宝”字样。历史上,跑马钱是国家将亡不祥的征兆,跑马也是闯字。
贾府抄家时,王熙凤的罪名是;买卖官爵、草菅人命和放高利贷。即指崇祯朝灭亡,崇祯的过失错误是:随意撤换大臣,随意冤杀将领和辽东战事失利。高利贷即高丽一带,放出去收不回。
崇祯之死在刘姥姥一进大观园回家时,贾府送刘姥姥二十两,王熙凤送刘姥姥一吊钱,就已暗示:一吊是我的,给你----一吊死我,江山就给你。在抄家前夕,怡红院死了一年的海棠树突然开花,本身写的是台湾明郑家族继承明制,明制在台湾得到重新焕发,预示探春远嫁海外正王妃(郑王匪),,这里,王熙凤叫平儿送来的两片红布挂树上避邪,也暗示自己已经和太监两人吊死树上了。崇祯吊死老槐树,太监吊死海棠树。
王熙凤死后,乱席裹身。指崇祯死后,没人安葬,李自成不管,清政府多尔衮经不起投降的明朝旧臣哀求,同意安葬,但钱由贰臣们自己集资。悲惨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