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大寨再度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年均接待游客量约达20万人次,中央领导也频频造访,不断激发学界和社会舆论的关注与讨论。
农业学大寨的兴起与落幕据1968年《续修昔阳县志》记载,其引用了乾隆年间《乐平县志》与《平定志》对昔阳当地风土人情的描述:“民风醇厚节俭,以耕田为生而文人稀少”,“乐平之地最为疾苦,风俗却颇为朴素……民众勤苦务本、崇尚节俭,日常饮食多以粥为主”。由此可见,昔阳自然环境恶劣,人民生活贫困,民风勤劳俭朴。大寨村位于昔阳县城仅5公里之处,土改前,它只是太行山下一个仅有60余户、180多人的平凡小村。合作化之前,大寨的800多亩土地零散分布在“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地形上,当地地形被形容为“山高石多,出门即爬坡;地无三尺平,年年遭灾情”。从生态区位来看,这里无疑是“穷”与“苦”的典型代表。这种极端艰苦的环境,为大寨精神的孕育提供了土壤。
1963年,一场洪灾考验了大寨人的意志和力量。在灾难面前,大寨人发扬了“三不要、三不少”的精神,粮食总产量仅比上一年减少了4%,各项农业指标均与上年持平。这一出色表现赢得了各级领导的赞誉,也让大寨声名远扬。同年11月,山西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陈永贵在会上作了精彩报告,分享了大寨人自力更生、依靠集体力量战胜自然灾害的经验。随后,山西省委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向大寨人民学习,《山西日报》也在头版刊登了相关报道和社论。
早在抗战时期,陶鲁笳就曾担任昔阳、平定、和顺三县的中心县委书记,对昔阳的情况了如指掌。1964年春天,他陪同我前往大寨,与陈永贵亲切交谈。陈永贵表示,取得的成绩只是起点,谨慎行事是前提。同年3月,陶鲁笳在邯郸火车站向毛泽东汇报了大寨的情况。毛泽东在南巡过程中,高度评价了大寨精神,指出:“大寨是一面红旗,你们要学习,没有大寨这种精神,农业过关是不可能的。”这为大寨成为全国典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集体化时代,大寨人之所以劳动积极性高涨,得益于村子人口少、易于互相监督、有村干部的监督以及运动的高压态势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政治运动的落幕,农业学大寨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到了20世纪80年代,外界开始分田到户,大寨人的劳动积极性大减。几百亩的土地上,人们进了地里却不愿劳动,队长也监管不过来,出现了既不想分地、又不想好好劳动的局面。大寨曾追求的“一大二公”极端公平理念,在实践中难以施行。自1963年被树立为全国典型后,大寨干部忙于各种事务,实际参加劳动的时间越来越少,补贴工会的费用却越来越多。大寨的评工制度依靠超经济的外力来维持集体劳动的“积极性”,这种外力包括政治态度、人际关系等多种因素。在政治运动的大潮中,人们只能尽力去适应,无法自我选择。随着政治化运动的不断高涨,农业学大寨也走向了极端化。
1980年,大寨迎来了转折点。陈永贵去了北京,郭凤莲也离开了大寨,前往昔阳果树研究所担任副所长。同年9月,郭凤莲收到了一份意外的通知,昔阳县委组织部通知她即日起调离大寨村,工资定为行政24级,工龄从当天算起。郭凤莲落泪后,毅然表示“服从调动”。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大寨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村民们的精神面貌整体呈现出迷茫状态。大寨村第一个从事个体经营的村民赵华晓回忆说,当年大寨人出去都不敢说自己是大寨人。
贾海文回忆起那段时光,感慨万分。他说,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可以用粗粮换细粮,还能种自己的小菜园。但是,集体经济却非常薄弱,工业企业和集体福利几乎荡然无存。面对外界对大寨的种种说法和看法,贾海文感慨地表示:“其实是我们没有地方发声,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大寨当年的荣誉夺回来。”
郭凤莲接过“大寨”这面大旗在民众的热切期盼声中,1991年11月15日,年逾不惑的郭凤莲,45岁之际,再度被委以大寨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她心中燃起了一股不屈不挠的斗志。在老模范、老党员及村干部的联席会议上,她满怀深情地呼吁:“亲爱的乡亲们,永贵大叔不在了,我还在,咱们再次弯下腰,齐心协力拼一场!”
重返大寨的郭凤莲,发现村民们依然蜗居在当年集体建造的“火车厢”式靠山窑洞中,而村民们的思想也普遍陷入了迷茫的泥潭。一见到她,村民们便纷纷倾倒苦水,泪水涟涟……这一幕让郭凤莲的心情异常沉重,她深知自己必须挺身而出,有所作为。
在村民集会上,郭凤莲沉痛地坦言:昔日是全国学大寨的辉煌,而今,大寨则需向全国取经。她毅然决定组织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取经,于是租来豪华大巴,首站带领大家奔赴邻近的河北省获鹿县高前村观摩。高前村因发展多种经营,村民们大多住上了宽敞明亮的两层小楼,生活的富足程度让大寨人简直不敢相信这里仍是农村天地。郭凤莲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回忆道:“当时,我们囊中羞涩,无法远行至更繁华之地,只能选择近邻,让大寨人开阔眼界,瞧瞧其他地方的农民在干啥,其他农村是如何蒸蒸日上的。”
崭新的转折点1992年,大寨迎来了崭新的转折点,这一年,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应运而生。大寨人欲因地制宜,利用本土资源兴建水泥厂,却苦于资金匮乏,贷款无门。就在这关键时刻,山西省的领导伸出了援助之手,助力大寨招商引资。郭凤莲回忆起那段往事,对本刊记者感慨道:“香港的黄先生听闻大寨的创业传奇后,深受感动。在游览虎头山时,他便与我们签订了合资建厂的协议。那日,虎头山仿佛也在为我们作证,大寨的老模范们更是成为了我们合作的见证者。”
在铁道部的全力支持下,大寨又建起了一座煤炭发运站。谈及此事,郭凤莲满脸荣耀:“这座发运站年年为大寨带来稳定的经济收益,为我们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郭凤莲并未就此满足,她深知大寨若要真正崛起,必须走多元化经营之路。于是,她率领大寨人一步一个脚印,相继创办了煤炭发运站、水泥厂、衬衫厂、羊毛衫厂、贸易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在此过程中,郭凤莲倾注了无数心血。她邀请专家来指导,潜心学习经营管理之道,甚至掌握了商业谈判的诀窍。有时,为了争取一个项目,她还得陪着笑脸求人帮忙。近二十载春秋,她历经风雨无数,也见证了彩虹的绚烂。
大寨企业至2009年,大寨注册成立了“大寨集团”,郭凤莲担任董事长一职,她的付出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大寨企业的产品,几乎全部冠以“大寨牌”。而且,大寨人还巧妙地实现了“品牌”的有效延伸。在三家合资企业中,仅凭“大寨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就让大寨人“坐享”了20%至25%的股份。如今的郭凤莲,已带领大寨完成了从昔日“政治名片”到今朝“经济名片”的华丽蜕变。
郭凤莲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这一生,经历了诸多波折。但我觉得人生就像一条无法回头的河流,河水表面看似平静,其实暗藏礁石无数。自己只能摸索着前行,才能走到今天。我深感人生的不易,但也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大寨精神谈及大寨精神,郭凤莲感慨万千。她说:“如今有些年轻人说看不到大寨精神了,这让我倍感痛心。如果没有大寨精神,我们在这块土地上根本无法生存。只不过,现在的大寨精神与过去的形式不同了,但本质依旧。如果大寨不搞经济开发,就寸步难行。为什么80年代到90年代初,大寨有十多年停滞不前?就是因为党的政策是开放的,但大寨没有抓住机遇。1991年底我回来时,我们的省委书记、省长找我谈心,他们说:‘凤莲啊,你回去一定要吃大苦,一定要继续弘扬大寨精神。’但我明白,我们不能把大寨精神定格为仍然趴在土坡上,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要与时俱进,让大寨精神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