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计算时,60岁计发月数是139个月,60.1岁计发月数是多少?

昂昂聊财经 2025-02-11 19:50:39

进入2025年以后,渐进式延迟退休和弹性退休的政策全部落地,人们的退休年龄越来越灵活起来。人们会推迟一个月或者几个月甚至几年退休。在养老金计算时,60岁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如果60岁零一个月即四舍五入后60.1岁的计发月数会是多少呢?一起了解一下。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由来。

我们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实际上并不是只有60岁139个月这样一个数值。计发月数,包括了从40岁到70岁总共31种情况,40岁是233个月,50岁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65岁是101个月,70岁是56个月。

有关计发月数是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的。而有关的计发月数确定,也是经过科学计算而来,主要是通过假设人们每月领取一定额度的个人养老金,恰好能够在人均预期寿命时把个人账户余额领完。具体的计算公式是下面这样一个复杂的指数公式:

目前的预期寿命,经暖心核算计算过程,是假设人均预期寿命为75岁(2000年城镇人口预期寿命75.21岁的四舍五入结果),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4%的情况下,不同退休年龄使用上述公式计算结果后的四舍五入值。

每一个计发月数都是跟退休年龄一一对应的。退休退职(或领取病残津贴)年龄早于40岁或者晚于70岁,分别按照40岁的233个月和70岁的56个月计算。如果是不足整年的怎么办?比如说60岁龄一个月。

退休养老金的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退休年龄越晚,计发月数越小。但是有关的计发月数并没有每一个月的对应值,但是山东、江苏、陕西等地都明文规定,按照下一年的计发月数来计算。山东省原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006年文件提出对于退休(退职)年龄不满整年的余数按1整年计算。所以说,60岁零1个月至11个月的退休计发月数是按照61岁的132个月计算的。

这种情况下,会导致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突然增提高5.3%,对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较多的人群,相对变化会更多一些。比如说原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可以领取500元,晚退休1个月则至少可以增加26.5元(5.3%)。如果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是2000元,这一部分则可以多领取106元/月。

未来退休计发月数制度会被完善。

有关的计发月数制度,并没有考虑到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变化,也没有考虑到退休养老金的增长、记账利率的变化、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的继承等等因素。

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8.6岁(当年城镇人均预期寿命75.21岁的情况下,全国人均预期寿命是71.4岁)。2024年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是2.62%,低于4%的预期。2025年是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连续第21年增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修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但毕竟已经积累了20年的变化,预计也会有一个普遍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的。​

0 阅读:43

昂昂聊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