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1a037fdbe7c387db4544af4dd419dc9.jpg)
春节假期过后,很多农产品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惊喜,其中豆粕的惊喜或许是最大的。
节后豆粕连续拉涨,先是两天之内涨幅突破了100元/吨,而也就是4天的工夫,就快速从3200元/吨的位置登上了3500元/吨,相比年前涨幅达到了300元/吨,而相比1月份涨幅更是达到了600元/吨。
而且,即便是重回3500元/吨以后,豆粕似乎也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还是涨势十足。
于是,市场随之振奋。
豆粕失控大涨,自然要分析原因,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观点都归因于供需层面,主要是进口大豆到港下降。
一方面主要是巴西受天气影响,导致大豆收获延迟,这意味着我们高度依赖的巴西豆可能到港也要顺延了。
而另一方面呢,美豆受中美贸易关系影响,到港也在下降。
而节后一些饲料企业面临刚性补库需求,因此供减而需增,于是豆粕就涨了起来。
这似乎合乎逻辑,但是其实有点说不通,因为即便如此,以目前的供需来说远达不到刺激豆粕失控大涨的地步,所以豆粕上涨的背后一定是另有原因。
而我们大胆分析,可能是源于市场嗅到了更大的危机。
而这个危机,正是来自于美国开启的关税之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e89efbc26a8b8360e68a927dad4dd7b.jpg)
新任总统特朗普一上台,就干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加征关税。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特朗普加征关税也分别针对了3个国家,即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对墨加加征关税25%,对中国加征10%。
这也被看作是美国新一轮贸易战的打响。
但是就在这个消息宣布以后,又出现了两通电话,分别是美墨和美加的两个通话,而这个通话的结果就是,加征关税这件事被推迟了。
于是,这就很明显了,不管是墨加“以地事秦”也好,还是美国在“做样子”也好,都说明一件事,加征关税这件事,也是在杀鸡给猴看。
猴是谁呢?
可能不止一个猴,很可能是一箭多雕。
但中国可不会惯这个毛病,于是很快就拿出了反制清单。
不过,这份清单里并没有大豆。
因为要知道,中国一直是美豆出口的第一大市场,所以如果中国反制对美豆加征关税,也肯定对美国打击不小。
但是目前的这份清单里并没有出现美豆。
现在没出现并不代表以后不会出现,这可能是基于两个考虑:
一个是当前巴西大豆收获延迟,正是国内进口大豆到港淡季,如果再阻断美豆,可能会对市场产生恐慌情绪。
另一个则是虽然我们大量减少了对美豆的依赖,但是大豆就主要产自于美洲,主要就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所以想要完全避开美豆,至少目前难度也很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8a82a6ae2ff33fa74ff60741b8ce770.jpg)
而另一方面,美国一方面通过加征10%%的关税来看看中国的反应,另一方面呢,也在为大豆积极寻找出口。
比如,数据就显示,虽然中国买家减少了对美豆的进口,但是美豆总出口却在增加。
所以这仅仅是一个试探,而试探就意味着是开始,而并不是结束,至于后续又会出什么幺蛾子,谁也不知道,但肯定消停不了。
第二件事则是美国邮政包裹的闹剧。
上周,美国邮政局突然毫无征兆地宣布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包裹。
市场一片哗然。
然而就在这个消息宣布了还不到24小时,马上又反转了,又宣布继续接收中国的包裹。
这截然相反的两个消息把市场给看懵圈了,搞不懂这是在干什么,但是可以看出,政令这么朝令夕改是多么的儿戏。
但这和大豆或者说豆粕又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没有直接的相关,但是也在说明,不要再存侥幸心理,因为新一轮的贸易战已不可避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0f2996d98b18d4dc41ef61a482e5fce.jpg)
美国邮政一会儿暂停一会儿又恢复接收包裹,这可不是试探,而是发现这么搞以后对美国的影响要更大,所以只能再次收回成命。
但是这么一来也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的企图已是昭然若揭了。
而要知道,贸易战这事不仅仅是针对中国,而是全球性的,美国拿着关税大捧四处乱挥,表现宣称是为了缓解其国内的通胀问题,但缓不缓解不知道,但扰乱全球供应链是一定的。
所以贸易战一旦四处开花,全球各供应链都会受到影响,农产品自然也不会例外。
而反应到现实市场,豆粕大概是嗅到了这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再加上市场情绪的放大,于是就出现了失控大涨。
但在国内保供稳价的宏观调控下,豆粕不会乱套,但是对于贸易战带来的深远影响,是值得深思的。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贸易战,攻击我们的养殖业,双汇进口猪肉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