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贾复传

晓明阅览过去 2025-02-07 15:30:36
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也。少好学,习《尚书》。 译文:贾复字君文,是南阳郡冠军县人。年少时喜爱学习,研习《尚书》。 事舞阴李生,李生奇之,谓门人曰:“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 译文:贾复师从舞阴县的李生求学,李生认为贾复异于常人,对自己的弟子们说:“贾君的容貌与志向气魄这样不凡,又勤奋好学,是个做将相的人才啊。” 王莽末,为县掾,迎盐河东,会遇盗贼,等比十余人皆放散其盐,复独完以还县,县中称其信。 译文:王莽统治末期,贾复担任自己家乡县里的掾吏,一次贾复奉命到河东接运盐,途中遭遇盗匪,同行的十多个人都丢弃了所运的盐各自逃散,唯独贾复将这些盐完好无损地带回县里,就这一事件县里的人都称赞贾复诚信。 时,下江、新市兵起,复亦聚众数百人于羽山,自号将军。 译文:当时,下江兵、新市兵揭竿而起,贾复也在羽山聚集了数百人的队伍,自称为将军 。 更始立,乃将其众归汉中王刘嘉,以为校尉。 译文:更始政权建立后,贾复便带领自己的队伍归附了汉中王刘嘉,刘嘉任命其为校尉。 复见更始政乱,诸将放纵,乃说嘉曰:“臣闻图尧、舜之事而不能至者,汤、武是也; 译文:贾复观察到更始政权内部管理混乱,各部将领各自为政、肆意妄为,于是劝刘嘉说:“臣听说,要谋图尧、舜那样的大业的人,最终却没能达到目的的,是商汤和周武王; 图汤、武之事而不能至者,桓、文是也;图桓、文之事而不能至者,六国是也; 译文:谋图商汤、周武王那样的事业却没能成功的,是齐桓公和晋文公;谋图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却没能达成的,是战国六国。 定六国之规,欲安守之而不能至者,亡六国是也。 译文:制定了像六国那样的策略,想要安稳守成却无法实现的,就是走向灭亡的六国。 今汉室中兴,大王以亲戚为藩辅,天下未定而安守所保,所保得无不可保乎?” 译文:如今汉室复兴,大王凭借汉室宗亲的身份成为藩王辅佐朝廷,然而天下尚未平定,大王却安稳地守护着现有的领地,难道大王现在所守护的就真的能确保万无一失吗? 嘉曰:“卿言大,非吾任也。大司马刘公在河北,必能相施,第持我书往。” 译文:刘嘉说:“先生所说的那些志向对于我来说过于远大了,这不是我所能驾驭的。大司马刘公(刘秀)现在河北,到他哪里先生一定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你只管拿着我的书信前去。” 复遂辞嘉,受书北度河,及光武于柏人,因邓禹得召见。 译文:贾复于是辞别刘嘉,拿着书信向北渡过黄河,在柏人县赶上了光武帝刘秀,通过邓禹的引荐得到了光武帝的召见。 光武奇之,禹亦称有将帅节,于是署复破虏将军督盗贼。复马羸,光武解左骖以赐之。 译文:光武帝刘秀认为贾复的才能异于常人,邓禹也称赞贾复具备将帅之才,于是任命贾复为破虏将军兼督察剿灭盗匪的任务。贾复的马瘦弱,刘秀便解下自己驾车左边的马赏赐给了贾复。 官属以复后来而好陵折等辈,调补鄗尉,光武曰:“贾督有折冲千里之威,方任以职,勿得擅除。” 译文:光武帝军中大小官员因贾复是后来的,却喜欢欺凌压制同辈,就打算调其去补任鄗县尉,光武帝说:“贾督有击退敌军于千里之外的才能,正要委以重任,你们不得擅自调动。” 光武至信都,以复为偏将军。及拔邯郸,迁都护将军。 译文:光武帝抵达信都,任命贾复为偏将军。等到攻克邯郸后,又提拔贾复为都护将军。 从击青犊于射犬,大战至日中,贼陈坚不却。光武传召复曰:“吏士皆饥,可且朝饭。” 译文:贾复跟随刘秀在射犬攻打青犊军,双方激战到中午,青犊军阵势坚固,不退反进。刘秀派人传召贾复,说:“官兵们都饿了,可暂且吃了早饭再战。” 复曰:“先破之,然后食耳!”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 译文:贾复说:“先击败他们,然后再吃饭!” 于是贾复披上战甲,率先登上敌阵,所到之处敌人纷纷溃散,青犊军这才败被击溃。此战后光武帝下属各部将领都佩服贾复的勇猛。 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甚。 译文:接着,贾复又率部向北进军,在真定与五校军交战,大败五校军。贾复自己也身负重伤。 光武大惊曰:“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也。果然,失吾名将。 译文:光武帝大为震惊,说道:“我之所以不让贾复单独领军,就是因为他喜欢亲自率军作战。果然如此,我失去了一员名将。 闻其妇有孕,生女邪,我子娶之,生男邪,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 译文:听说他妻子怀有身孕,如果生的是女儿,我儿子就娶她,如果生的是儿子,我女儿就嫁给他,不让贾复有后顾之忧。” 复病寻愈,追及光武于蓟,相见甚欢,大飨士卒,令复居前,击邺贼,破之。 译文:不久,贾复伤病痊愈,在蓟地追上了光武帝刘秀,两人相见十分欢喜。刘秀盛宴款待士卒,让贾复率军在前面开路,攻打邺地的贼寇,贾复将其击败。 光武即位,拜为执金吾,封冠军侯。先度河攻朱鲔于洛阳,与白虎公陈侨战,连破降之。 译文:光武帝刘秀登基后,任命贾复为执金吾,封其为冠军侯。贾复先率军渡过黄河,在洛阳攻打朱鲔,与白虎公陈侨交战,接连打败并迫使两人投降。 建武二年,益封穰、朝阳二县。 译文: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光武帝给贾复增加封邑,把穰县、朝阳县两个县封给他。 更始郾王尹尊及诸大将在南方未降者尚多,帝召诸将议兵事,未有言,沉吟久之; 译文:更始帝旧部中,郾王尹尊以及在南方尚未投降的各大势力还很多。光武帝召集众将领商议军事行动,众人都没有发言,光武帝沉思了很久; 乃以檄叩地曰:“郾最强,宛为次,谁当击之?”复率然对曰:“臣请击郾。” 译文:于是光武帝用檄文敲击地面说:“郾城的敌人最为强大,宛城次之,谁愿意去剿灭他们?” 贾复不假思索地回答:“臣请求去攻打郾城。” 帝笑曰:“执金吾击郾,吾复何忧!大司马当击宛”。 译文:光武帝笑着说:“有执金吾率军去攻打郾城,朕又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大司马(吴汉)就应当率军去攻打宛城。” 遂遣复与骑都尉阴识、骁骑将军刘植南度五社津击郾,连破之。月余,尹尊降,尽定其地。 译文:于是派遣贾复与骑都尉阴识、骁骑将军刘植向南渡过五社津攻打郾城,汉军接连击败敌军。一个多月后,尹尊投降,彻底平定了郾城一带。 引东击更始淮阳太守暴汜,汜降,属县悉定。其秋,南击召陵、新息,平定之。 译文:接着贾复率军向东攻打更始政权的淮阳太守暴汜,迫使暴汜投降,所属各县全部平定。这年秋天,贾复又率军向南攻打召陵、新息,也都一一平定。 明年春,迁左将军,别击赤眉于新城、渑池间,连破之。与帝会宜阳,降赤眉。 译文:第二年春天,贾复升任左将军,另外率军在新城、渑池一带攻打赤眉军,并不断击败赤眉军。之后在宜阳与光武帝会师,迫使赤眉军投降。 复从征伐,未尝丧败,数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 译文:贾复跟随光武帝四处征战,从未遭遇过失败,多次与将领们突破重围、化解危机,身上受过十二处创伤。 帝以复敢深入,希令远征,而壮其勇节,常自从之,故复少方面之勋。 译文:光武帝因为贾复敢于深入敌军,很少安排他率军远征,却很赞赏他的勇敢气节,常常让他跟随自己,所以贾复独当一面建立功勋的机会相对较少。 诸将每论功自伐,复未尝有言。帝辄曰:“贾君之功,我自知之。” 译文:每当众将们谈论战功、自我夸耀时,贾复从不说话。光武帝总是说:“贾君的功劳,朕心里自然清楚。” 十三年,定封胶东侯,食郁秩、壮武、下密、即墨、梃、观阳,凡六县。 译文:建武十三年(公元 37年),贾复被正式封为胶东侯,封地包括郁秩、壮武、下密、即墨、梃、观阳共六个县。 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 译文:贾复察觉到光武帝有停止用兵,推行文治的打算,不希望功臣们在京城周边拥兵自重,于是就与高密侯邓禹一同交出兵权,致力于研究经学。 帝深然之,遂罢左右将军。复以列侯就第,加位特进。复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 译文:光武帝十分赞同他们的做法,于是撤销了左右将军的职位。贾复以列侯身份回到府邸,被加封为特进。贾复为人刚强坚毅、正直不阿,注重大节。 既还私第,阖门养威重。朱祐等荐复宜为宰相,帝方以吏事责三公,故功臣并不用。 译文:回到私人府邸后,贾复闭门修养以保持威严庄重。朱祐等人举荐贾复适合担任宰相,然而光武帝当时正以处理政务的能力来要求三公,所以对功臣都没有重用。 是时,列侯惟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 译文:在这个时候,列侯中只有高密侯邓禹、固始侯李通、胶东侯贾复能够与公卿一起参与商议国家大事,他们所受的恩宠礼遇极为优厚。 三十一年卒,谥曰刚侯。 译文:建武三十一年(公元 55 年),贾复去世,谥号为刚侯。 子忠嗣。忠卒,子敏嗣。建初元年,坐诬告母杀人。国除。 译文:贾复之子贾忠继承了胶东侯爵位。贾忠去世后,其子贾敏承袭。建初元年(公元 76 年),贾敏因诬告母亲杀人获罪,封国被废除。 肃宗更封复小子邯为胶东侯,邯弟宗为即墨侯,各一县。邯卒,子育嗣。育卒,子长嗣。 译文:汉肃宗(刘炟)又封贾复的小儿子贾邯为胶东侯,贾邯的弟弟贾宗为即墨侯,每人各领有一个县的封地。贾邯去世后,他的儿子贾育继承爵位。贾育去世后,他的儿子贾长继承爵位。 宗字武孺,少有操行,多智略。初拜郎中,稍迁,建初中为朔方太守。 译文:贾宗字武孺,年少时就有操守和品行,富有智慧和谋略。起初被任命为郎中,之后不断升迁,在建初年间担任朔方太守。 旧内郡徙人在边者,率多贫弱,为居人所仆役,不得为吏。 译文:以往从内地郡县迁徙到边疆定居的百姓,大多是贫穷势弱的百姓,被当地居民奴役,不能担任官吏。 宗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奸,或以功次补长吏,故各愿尽死。 译文:贾宗选拔任用其中有管理能力的人,让他们与边境地区的官吏一起参与政务,相互监督,以此来揭发其中的奸邪行为,有的人按照功劳大小补任为长吏,所以人人都愿意为贾宗效死力。 匈奴畏之,不敢入塞。征为长水校尉。 译文:匈奴畏惧贾宗的威名,不敢侵入边塞。后来贾宗被朝廷征召,担任长水校尉。 宗兼通儒术,每宴见,常使与少府丁鸿等论议于前。章和二年卒,朝廷愍惜焉。 译文:贾宗兼通儒家学术,每次在宴会上被召见,汉章帝刘炟常常让他与少府丁鸿等人在面前讨论经义。章和二年(公元88年),贾宗去世,朝廷对此感到哀伤惋惜。 子参嗣。参卒,子建嗣。元初元年,尚和帝女临颍长公主。 译文:贾宗之子贾参继承爵位。贾参去世后,其子贾建承袭。元初元年(公元114 年),贾建娶汉和帝刘肇之女临颍长公主为妻 。 主兼食颍阴、许,合三县,数万户。 译文:临颍长公主同时享有颍阴、许县以及原本封地的赋税,共计三个县,食邑数万户。 时邓太后临朝,光宠最盛,以建为侍中,顺帝时为光禄勋。 译文:当时邓太后临朝听政,贾建一家恩宠最盛,邓太后任命贾建为侍中,到汉顺帝时期贾建担任光禄勋。 论曰:中兴将帅立功名者众矣,惟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两将之功,实为大焉。 译文:评论说:汉朝中兴时期,建立功名的将帅众多,只有岑彭、冯异拥有独当一面的名号。从函谷关以西,方城以南,这两位将领的功劳,确实是非常巨大的。 若冯、贾之不伐,岑公之义信,乃足以感三军而怀敌人,故能克成远业,终全其庆也。 译文:像冯异、贾复不自我夸耀,岑彭坚守义信,这些足以感化三军将士且让敌人敬服,所以他们能够成就大业,始终保全自身福运。 昔高祖忌柏人之名,违之以全福;征南恶彭亡之地,留之以生灾。 译文:从前汉高祖忌讳 “柏人” 这个地名(“柏人” 谐音 “迫人” ),因而避开此地从而保全了福运;征南大将军岑彭厌恶 “彭亡” 这个地名,却停留于此而引发了灾祸。 岂几虑自有明惑,将期数使之然乎? 译文:这难道是人的谋虑本来就有明智与糊涂之分,还是命运的气数使他们这样的呢? 赞曰:阳夏师克,实在和德。胶东盐吏,征南宛贼。奇锋震敌,远图谋国。 译文:赞辞说:阳夏人冯异克敌制胜,实在是因他德行纯和。胶东人贾复出身盐吏,征南大将军岑彭平灭宛城贼寇。他们以奇绝的兵锋震慑敌人,以长远的谋略为国家谋划。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