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晨字伟卿,南阳新野人也。世吏二千石。
译文:邓晨字伟卿,南阳郡新野县人,家族世代为官,都是二千石级别的高官。
父宏,豫章都尉。晨初聚光武姊元。
译文:邓晨的父亲邓宏,曾担任豫章都尉。邓晨起初娶了光武帝刘秀的姐姐刘元为妻。
王莽末,光武尝与兄伯升及晨俱之宛,与穰人蔡少公等宴语。
译文:在王莽执政末年,光武帝刘秀曾经和他的哥哥刘縯以及邓晨一起前往宛城,在那里同穰县人蔡少公等人相聚宴饮并计议。
少公颇学图谶,言刘秀当为天子。或曰:“是国师公刘秀乎?”
译文:蔡少公对图谶之学颇有研究,他说 “刘秀当为天子”。当时在场的人听到后就有人问:“这个刘秀是指国师公刘秀吗?”
光武戏曰:“何用知非仆邪?”坐者皆大笑,晨心独喜。
译文:光武帝刘秀当时开玩笑地说道:“怎么知道说的不是我呢?” 在座的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觉得刘秀这话不过是句玩笑罢了,然而只有邓晨心里暗自高兴。
及光武与家属避吏新野,舍晨庐,甚相亲爱。
译文:等到光武帝刘秀和他的家属为躲避官府的追捕而来到新野的时候,就住在邓晨的家中,他们之间相处得非常融洽,彼此关系十分亲密。
晨因谓光武曰:“王莽悖暴,盛夏斩人,此天亡之时也。往时会宛,独当应邪?”光武笑不答。
译文:邓晨于是对光武帝刘秀说:“王莽行事荒谬残暴,竟然在盛夏时节斩杀犯人,这正是上天要让他灭亡的时候啊。从前在宛城聚会时,难道说的就恰好是你吗?” 刘秀听后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及汉兵起,晨将宾客会棘阳。汉兵败小长安,诸将多亡家属,光武单马遁走。
译文:到了汉兵起义的时候,邓晨带着他的门客在棘阳与汉军会合。汉军在小长安遭遇兵败,众多将领都失去了家属,光武帝刘秀独自骑着一匹马逃走。
遇女弟伯姬,与共骑而奔。前行复见元,趣令上马。
译文:刘秀在逃亡途中遇到了妹妹刘伯姬,便和她共骑一匹马继续奔逃。往前又看见了姐姐刘元,刘秀急忙催促她上马一起走。
元以手撝曰:“行矣,不能相救,无为两没也。”会追兵至,元及三女皆遇害。
译文:刘元摆摆手说:“你们快走,现在的情况没办法互相救助了,不要因为我而让大家都死在这里。” 恰好这时追兵赶到,刘元以及她的三个女儿都不幸遇害。
汉兵退保棘阳,而新野宰乃污晨宅,焚其冢墓。
译文:汉兵后来退守棘阳,而王莽政权的新野宰下令涂抹弄脏邓晨的住宅,焚烧了邓晨的祖坟。
宗族皆恚怒,曰:“家自富足,何故随妇家人入汤镬中?”最终无恨色。
译文:邓晨的宗族们都极为愤怒怨恨,说道:“咱们家族原本生活富足,为什么要跟着刘秀家一起陷入这水深火热之中呢?” 然而邓晨自始至终都没有流露出一丝怨恨的神情。
更始立,以晨为偏将军。与光武略地颍川,俱夜出昆阳城,击破王寻、王邑。
译文:更始帝刘玄即位后,任命邓晨为偏将军。邓晨与刘秀一同率军攻略颍川地区,之后他们一起在夜间从昆阳城出击,成功击败了王寻、王邑的军队。
又别徇阳翟以东,至京、密,皆下之。更始北都洛阳,以晨为常山太守。
译文:之后,邓晨又另外率军巡行平定阳翟以东地区,一直打到京县、密县,这些地方都被邓晨率军攻克。更始帝向北迁都洛阳后,任命邓晨担任常山太守。
会王郎反,光武自蓟走信都,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
译文:恰逢王郎在河北地区举兵反叛,光武帝刘秀从蓟城一路逃奔到信都。邓晨得知消息后,也从小路辗转前行,在巨鹿城下与刘秀会合,并且主动请求跟随刘秀一同攻打邯郸。
光武曰:“伟卿以一身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乃遣晨归郡。
译文:光武帝说:“伟卿你一个人追随我,不如凭借你们家族在当地的实力为我做北方道路上主人。” 于是就派遣邓晨回到郡中。
光武追铜马、高胡群贼于冀州,晨发积射士千人,又遣委输给军不绝。
译文:光武帝刘秀率军在冀州追击铜马、高胡等贼寇时,邓晨派出了一千名积射士(是汉代寻迹而射的兵士,属于郡国的武装力量,在战争中主要负责射箭攻击敌人等作战任务)援助光武帝,还不断组织力量运送物资供给光武帝的军队
光武即位,封晨房子侯。帝又感悼姊没于乱兵,追封谥元为新野节义长公主,立庙于县西。
译文:光武帝即位后,封邓晨为房子侯。光武帝又因姐姐刘元在乱兵中丧生而深感悲痛,追封刘元,谥号为新野节义长公主,并在新野县西为姐姐刘元立庙。
封晨长子汎为吴房侯,以奉公主之祀。
译文:光武帝封邓晨的长子邓汎为吴房侯,让邓汎主持祭祀新野节义长公主的仪式 。
建武三年,征晨还京师,数宴见,说故旧平生为欢。晨从容谓帝曰:“仆竟辩之。”帝大笑。
译文:建武三年(公元27年),光武帝征召邓晨回到京师,多次设宴接见邓晨,在一起谈论老朋友和往事,以此为乐事。邓晨不紧不慢地对光武帝说:“我终于办成了大事。” 光武帝听后大笑。
从幸章陵,拜光禄大夫,使持节监执金吾贾复等击平邵陵、新息贼。
译文:之后邓晨还跟随光武帝前往章陵祭拜,被任命为光禄大夫,并被授予符节,监督执金吾贾复等人,率军去攻打并平定邵陵、新息的贼寇。
四年,从幸寿春,留镇九江。
译文:建武四年(公元28年),邓晨跟随光武帝前往寿春,,光武帝离开后,留邓晨率军镇守九江郡。
晨好乐郡职,由是复拜为中山太守,吏民称之,常为冀州高第。十三年,更封南䜌(luán)侯。
译文:邓晨喜欢担任郡守一类的职务,因此又被任命为中山太守。邓晨深受当地官吏和百姓的称赞,在冀州各郡政绩考核中常常名列前茅。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邓晨被改封为南䜌侯。
入奉朝请,复为汝南太守。十八年,行幸章陵,征晨行廷尉事。
译文:邓晨回京享受奉朝请待遇,之后又再次出任汝南太守。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光武帝出行驾临章陵,征召邓晨代行廷尉的职责。
从至新野,置酒酣宴,赏赐数百十万,复遣归郡。
译文:邓晨跟随光武帝到了新野,光武帝置办酒席,众人畅饮宴乐,光武帝赏赐给邓晨数百万钱财,之后又让他回到汝南郡任职。
晨兴鸿郤陂数千顷田,汝土以殷,鱼稻之饶,流衍它郡。
译文:邓晨发动辖区民众整治鸿郤陂,开垦出数千顷良田,汝南地区因此变得殷实富足,这里鱼米丰饶,其富足还惠及周边其他郡县。
明年,定封西华侯,复征奉朝请。
译文:第二年,朝廷确定封邓晨为西华侯,又征召邓晨入朝享受奉朝请待遇。
二十五年卒,诏遣中谒者备公主官属礼仪,招迎新野主魂,与晨合葬于北芒。
译文: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邓晨去世,光武帝下诏派遣中谒者(宫中掌管传达等事务的官员),依照公主属官的礼仪规格,迎接新野节义长公主的魂灵,让其与邓晨合葬在北芒山。
乘舆与中宫亲临丧送葬。谥曰惠侯。
译文:光武帝刘秀亲自乘车并与皇后一同亲临邓晨的丧礼为其送葬,赐予其 “惠侯” 的谥号
小子棠嗣,后徙封武当。棠卒,子固嗣。
译文:邓晨去世后,邓晨的少子邓棠继承了西华侯的爵位,后来又徙封武当侯。邓棠去世后,其子邓固继承了武当侯的爵位。
固卒,子国嗣。国卒,子福嗣,永建元年卒,无子,国除。
译文:邓固去世后,其子邓国继承爵位。邓国去世后,其子邓福继承爵位。永建元年,邓福去世,因为他没有儿子,所以其封国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