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约2000年前,有个人说过一些话,其真理响彻了几个世纪: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对这种深邃见解的一个推论是,人性不变,人性的模式也不变。在那代人里,有四位人物凭借这个事实在经济领域中树立了名望:阿瑟•庇古(Arthur Pigou)、查尔斯•H. 道(Charles H. Dow)、伯纳德•巴鲁克(Bernard Baruch)和拉尔夫•尼尔森•艾略特。对于经济的盛衰,也就是所谓的经济周期:由政令、消费者态度、资本支出,甚至太阳黑子和行星并列导致的货币供应变动、存货的多寡,以及世界贸易变化,人们已经提出了成百上千种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将其简化为人类的平衡。庇古认为,经济的上下波动是由人类的过度乐观以及随后的过度悲观导致的。经济朝一头波动太远会有过剩,而朝另一头波动太远会有短缺。一个方向上的过度导致了另一个方向上的过度,如此往复,舒张和收缩永不停息。
查尔斯•H.道是美国对股市运动造诣最深的学者之一,他注意到了市场持续波动中的某种重复现象。从貌似的混乱中,道发现市场不像风中的气球般飘忽不定,而是有序地运行。道曾明确阐述过两个理论,它们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他的第一个理论是,市场在其主要上升趋势中有三次向上波动的特征。他将第一次波动归结为从前一轮向下波动的价格过度悲观开始的反弹;第二次向上波动与经济和公司盈利的改善联动;第三次且最后一次波动是价格与价值的背离。道的第二个理论是,在每次市场波动——无论向上还是向下——中的某一时刻,会有一轮将此次波动抵消3/8或更多的反向运动。道或许并未有意将这些规律同人类因素的影响联系起来,但市场是由人建立的,道曾经观察出的市场连续性和重复现象必源于此。通过股票市场操作成为百万富翁,当过几位美国总统顾问的巴鲁克一语道破天机。“但是,实际在股票市场震荡中记录下来的”,他说,“不是各种事件本身,而是人类对这些事件的反应。简而言之,数百万男男女女如何感受这些事件,会影响事件的未来。”巴鲁克补充道:“换言之,股票市场首先是人。正是人在试图预言未来。而且正是这种强烈的人性使股票市场成了一个极富戏剧性的舞台,在这里,男男女女与他们相互冲突的判断,他们的希望和恐惧、坚强和软弱以及贪婪和幻想搏斗。”
华尔街是金融和投资高度集中的象征,这条街承载着太多的辉煌。而从这条街中走出了无数的金融专家及大鳄,拉尔夫•尼尔森•艾略特就是其中之一,他在逐渐形成自己理论的时候,很可能从未听说过庇古等人。艾略特生于18世纪70年代初,他的心路历程可谓是冒险漂泊,他从小熟练西班牙语,而且对其很感兴趣,这使他在77年的生涯历程中,在墨西哥极其中美洲交代了自己将近60多年的一生。在这近60年的岁月里,艾略特因为一份会计管理岗工作在中美洲和美国穿梭,并且在这一领域有了一定的成果,在19世纪20年代他的《茶室与自助餐厅的管理》比较畅销,这让他家境殷实。但祸不单行,他在近60岁时候,也就是1929年(华尔街股市大崩盘的年代)健康状况恶化,恶性贫血导致他衰弱无力,疾病的打击没有让他消磨,在经过5年于死神的抗争,艾略特挺了过来,但已经时过境迁,国家经济环境恶化,他的成就也被时间封上了尘土,疾病的开销以及他在大崩盘中惨重的投资损失,让他绰绰有余的积蓄消耗殆尽。一切的一切都在他65岁重新回到了他经历和财富的原点。虽然艾略特已进入58岁的高龄,但因为天生以来所具有丰富的冒险精神行动力,使他一点也不想因为疾病而退休,艾略特心中充满了焦虑感与急迫感,需要找到一些事情可以占领他的心,使他不受病痛的干扰。就在这个时候,艾略特就一头栽入了证券市场投资行为的研究之中。
艾略特在疗养期间收集了75年美国证券市场指数的资料,除了年线、月线、日线外,甚至是半小时线都加以详细研究。就在1934年5月,艾略特终于发现到, 在混沌的市场行为中,股价是以不同层次构成,并以波浪的形态,有规律的方式向前推进,而这个现象,则是由投资人的群众心理所造成。同年11月,艾略特与股市分析师查尔斯.柯林斯(Charles J.Collins)通信,而柯林斯也对艾略特的理论非常欣赏。当时的美国股市是从1933年高点跌到1934年低点之后,重新激活行情,但在1935年第1季跌破了1934年的低点,此时,所有投资人及经济学家都惊慌失措,认为美国股市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就在跌势的最后一天,查尔斯接到来自艾略特的电报,语气坚定的告诉查尔斯,跌势不但已经结束了,而且还会走 一大波的多头行情,而之后数个月行情只证明了一件事,就是艾略特是对的。艾略特不仅一举成名,查尔斯更为艾略特印制了名为「波浪理论」(The Wave Principle)的小册子。至此,艾略特就在一些投资期刊发表有关波浪理论的文章,并在1946年出版第2本波浪理论的专书《自然法则》 ,在那本书里,艾略特介绍了神奇的斐波那契数,以及某些常人难以理解的见解,他相信这些证实了自己的观点。而艾略特就在1948年病逝,结束其波澜万丈的一生。
艾略特波浪理论(Elliott Wave Principle)——道氏理论告诉人们何谓大海,而波浪理论指导你如何在大海上冲浪。 马克思哲学说过什么是事物的发展,事物的发展是呈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波浪理论(Wave Principle)——道氏理论告诉人们何谓大海,而波浪理论指导你如何在大海上冲浪。波浪理论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工具,具体表现在其普遍性及精确性。说它具普遍性,是指我们可在许多有关人类活动的领域中运用到它,且许多时候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说它具有精确性,是指在确认以及预测走势的变化上,其准确性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其他分析方法所难望其项背的。当时,准确地说在美股见底之前的半个小时,艾略特就预言,在未来的几十年将会出现一个超级牛市。他的这项预言,与仍然弥漫着熊气的市场截然相反。其时大部分人都不敢想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会超越它在1929年所创下的最高点(386点)。但是,事实证明波浪理论是对的! 波浪理论是预测趋势的有效工具,其主要价值在于它为市场分析提供了一种前后关系。这种前后关系既为有条理的思考提供了基础,又为市场的总体目标位置及后市发展提供了正确判断。在很多时候,它识别和预测市场走向变化的准确性几乎让人难以置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艾略特波浪理论过于玄奥,难以把握,其实它的理论基础是相当简单的。艾略特波浪理论与道氏理论有很多吻合之处。然而,波浪理论又向前迈了一步,对市场运作具备了全方位的透视能力,从而有助于解释特定的形态为什么要出现,在何时出现,以及它为什么具备如此预测意义。另外,它有助于我们判断当前市场在其总体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大多数技术分析方法本质上都是顺应趋势的。艾略特波浪理论对即将出现的顶部或底部却能提前发出警告信号,而那些较为传统的方法事后才能做出验证。遗憾的是,波浪理论的早期著作现已停印,而且从那以后文章的零散性带来了问题,因为没有权威性的参考文献可供研究。
波浪理论具有三个重要方面——形态、比例和周期,其重要性依次序而下。所谓形态,指波浪理论的形态或构造,这是本理论最重要的部分。而比例分析是通过测算各个波浪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确定回撤点和价格目标。最后一方面是时间,各波浪之间在时间上也相互关联,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关系来验证波浪形态和比例。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它不会被人们在日常生活经验中习以为常的线性因果关系所驱动。市场的轨迹不是消息的产物。市场也不像某些人宣传的那样是有节奏的机器。它的运动反映了各种形态的重复,这种重复既独立于假定的因果关系事件,也独立于周期。市场的前进在波浪中展开。各个波浪是有向运动的模式。可以总结如下:
1.完整的牛市周期由8浪构成,其中先是5浪上涨,后市3浪下跌。
2.如果当前趋势与比它更高一层次的趋势方向一致,则划分为五浪结构。
3.调整浪始终以三浪结构出现。
4.有两种简单的调整状态:锯齿形(5-3-5)和平台形(3-3-5)
5.三角形通常出现在第四浪,并且总是发生在最后一浪之前。也可以出现在调整浪B浪中。
6.既可以把波浪组合成更长的波浪,也可以把波浪细分成更短的波浪。
7.有时某一主浪会延长,那么,另外两个主浪在时间和幅度两方面相等。
8.菲波纳奇数列是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数学基础。
9.波浪的浪数序列服从菲波纳奇数列。
10.菲波纳奇比数和回撤可以用来确定价格目标。最常见的回撤比例是61.8%、50%和38.2%。
11.交替规则警示我们,不要指望同一类形态连续地出现。
12.熊市不应当跌破前一轮牛市的四浪底部。
13.4浪不可与1浪重叠。
14.艾略特波浪理论由波浪形态、比数和时间三个方面组成,其重要程度依序降低。
15.该理论原本应用于股市平均价,在个股市场并不同样有效。
16.该理论在具有广泛参与的期货市场上(如外汇、黄金),表现较好。
17.该理论应用于商品市场的主要不同点是,这里新牛市往往容纳于旧牛市的价格范围之内。
就外汇市场技术分析而言,艾略特波浪理论很可能是最兼包并蓄的技术方法了。它是建筑在更多经典的技术分析方法之上的。绝大多数价格形态都可以用艾略特波浪结构加以解释。通过菲波纳奇比数的投射和百分比回撤,它构造了“摆动目标”方法,为投资者学习和判断增强了更多预测能力。可以说,一旦你领悟了波浪理论,你将掌握一种崭新且神奇的市场分析方法,甚至是一种可以应用到其他生活空间的数理哲学。它给你提供了一种视角,同时使你认识到人类行为的,尤其是市场行为的奇妙心理,你能很容易地亲自加以验证,并从此以一种崭新的眼光看待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