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同考”,是权力的“任性”,还是形式主义的泛滥?

才干王营评 2024-12-22 08:15:06

“师生同考”,是权力的“任性”,还是形式主义的泛滥?

原创 汤勇 汤勇晓语

2024年12月21日 22:15 四川 标题已修改

湖北某地高中“师生同考”,同卷同时间同标准,试卷混改,并挂钩教学评价与职称评定。众所周知,运动健将必然有好教练,但是好教练不一定是运动健将。运动员跑的快,运动员的教练不一定比运动员跑的快,甚至不一定比运动员跑的一样快。评判运动员的教练,绝对不是看他跑的有多快,而是看他能够指导运动员跑的有多快。作家能够写出脍炙人口的美文,让他与学生一道做阅读题,作家也许做不过学生。评判作家的水准,绝对不是看他做阅读题能否超过学生,而是看他的美文能带给学生多少思考与启迪。评判一个好老师,绝对不是看他做题水平有多高,而是看他教学功力有多强。一个老师与学生同题考满分不是功夫,一个老师凭教学功夫让学生得满分才是功力。老师对学生的教化与引领,既在术,更在道。

叫运动员的教练与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起跑,如果运动员的教练跑不过运动员,是不是就没有做教练的资质?叫作家与学生在一起做阅读题,如果作家做不过学生,是不是就没有当作家的资本?叫高中老师与学生同考,如果老师考不过学生,是不是就没有为师的资格?运动员的教练如若跑不过运动员,不会让运动员的教练难堪;作家如若做阅读题做不过学生,也不会让作家难为情;但是如若让老师与学生同题同考,考不过学生,绝对会让老师面子不挂,情以难堪。因为成人的世界明白的道理,学生的天地不一定懂;成人视野的认知,学生的视角不一定认识;其他行业的游戏规则,教育的领域不一定就是准则;其他的职业可以有的宽容,对教师就不一定能够特别包容。运动员的教练跑不过运动员,运动员还是运动员,教练亦是教练,不足为怪。

作家做阅读题做不过学生,学生还是学生,作家还仍是作家,亦不足为奇。

到头来,有可能教练怡然,运动员愉然,作家坦然,学生欣然。互不相伤,不碍大雅。亦或相映成趣,成就一段佳话。中国自古有句俗话:“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老师。”如果“师生同考”,不少老师确实大概率会考不过学生。如若老师考不过学生,带来的只会是老师的愁然,家长的怅然,全社会的愤然。

能够让高中“师生同考”,不是胆识,如果让高中“师生同考”的人同高中“师生同考”,那才叫胆识。

能够让高中“师生同考”,不是豪气,如果让高中“师生同考”的人同高中“师生同考”,那才叫底气。当老师,给学生一碗水,当然自己要有一潭水,做教育,固然老师功底越深厚越好,教育发展,必然要发展老师,现场练兵,旨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业务考核,其初衷是鼓励老师提高自身水平,但采用“师生同考”,无疑是在老师沉重的压力,繁重的工作负荷上又加了一道枷锁,显然有折腾老师之嫌。

高中学生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吸纳新知识快,加之平时训练多,一直处于“应试”状态,临场发挥能力或许强,教师完全可能考不过自己的学生,虽属正常,然而一旦扩散开去,老师对于学生还有何权威可言?这更无疑是对老师威信的一种挑战与损害,尊严的一种打击与伤害。时下的应试教育,已经是十分猖獗,让“师生同考”,更会突出题海战,强化应试导向,加剧教育的应试属性,最终加重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做题水平高并不代表教学水平高,教师考赢学生并不等于教师能教好学生。教师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会做题,能够考赢学生,也不是体现在与学生同考的一个分数,而更多地体现在课堂的讲解、问题的答疑、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以及思想品德的培养与熏陶上。教育需要创新,但不是自出心裁,不是标新立异,莫让权力的“任性”,为教育添乱,为校园添烦,为老师添堵。教育需要教学相长,但不是演戏,不是作秀,不能让形式主义歪风,吹凉了教育,苦了师者,寒了人心!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