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禅宗人物志:马祖道一(九)庞居士见马祖》
上回曾言,庞蕴参谒马祖之后,方知晓自己向来引以为傲的聪明巧智,于佛、禅之体悟,不过是理体层面的解悟罢了。而马祖那般信手拈来的随机施教,看似无所施为,实则处处不离其宗。
据《祖堂集》所述,马祖门下法嗣达八十八人,《景德传灯录》中记载马祖的入室弟子更是多达一百三十九人。在马祖的接引之下,证得自己本来面目的人想必亦不在少数!从流传于世的禅门故事之中便可窥其一斑。
一、开示大珠慧海:初参马祖,祖问:“从何处来?”曰:“越州大云寺来。”祖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我这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曰:“阿那个是慧海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
大珠慧海前来参访马祖道一,马祖问询于他:“汝从何处而来?”
大珠慧海答曰:“从越州大云寺而来。”
“汝来吾处欲何为?”
“吾来求佛法。”
马祖说道:“吾此无所存,更莫论佛法矣,何有佛法可传于汝?放下自家之宝藏不顾,整日在外四处奔波何为!”
大珠慧海惑而不解:“何者为吾之自家宝藏?”
马祖讲道:“当下令汝问吾者,即为汝之自家宝藏。汝本一切皆具,无所缺失,取用随心,何必复向外寻觅乎?”
曾有僧人问马祖:“达摩祖师来中国所为何事,他来此的本意究竟为何?”
马祖回答:“思量一下,当下你来问我之本意为何?此意与达摩之意无有分别,还到处问什么呢!”
外求之欲、内证之心,此乃人之共性。倘若觉察到此性本自具足,与生俱来,人人皆具且无有差别,那便为觉悟。至此,称之为“佛性”也无不可。
人性与佛性实无差异。只不过前者处于懵懂之态,后者处于澄清之境。仅是迷悟有别,而非本身存有何种本质之不同。
众生本就是佛,只不过不自知而已。这一点,于马祖开示汾州无业之际,阐述得更为通透。
二、开示汾州无业:后闻马大师禅门鼎盛,特往瞻礼。祖睹其状貌奇伟,语音如钟,乃曰:“巍巍佛堂,其中无佛。”师礼跪而问曰:“三乘文学,粗穷其旨,常闻禅门“即心是佛”,实未能了。”
祖曰:“秖未了底心即是,更无别物。不了时即是迷,若了即是悟。迷即众生,悟即是佛。道不离众生,岂更有别佛?亦犹手作拳,拳全手也。”
汾州无业闻马祖道一佛学造诣高深,其门下得法弟子众多,遂特地前往参访。
马祖见无业仪表堂堂,且声若洪钟,乃言:“惜哉,威严壮观之佛堂,竟未供奉一尊佛像!”
马祖为何断言无业“心中无佛”呢?如果领悟大珠慧海的那个公案,这里就不言自明了。
无业知道马祖说的是实话,遂即刻下跪并问道:“吾研习诸多经、律、论等佛法典籍,然对于禅门之‘即心是佛’,实难明了,还望师父指点。”
马祖说:“汝不明之心即是,无有其余者矣。不明即为迷,明了则为悟。迷者乃众生,悟者则为佛。众生与佛仅就‘人’之不同状态而言,二者乃互根共存之一体两面。”
不明与明的究竟为何?众生即为佛,佛即为众生,只不过当下心识有别罢了,本体并无二致。
恰似人之双手:握紧则为拳头,展开即为手掌。拳头与手掌之关系正如众生与佛之关系。
“手”乃“形而上”之概念,非实体现象,因其非以拳头之“相”呈现,即以手掌之“相”显现。同理,“人”亦为一形而上之概念,众生与佛方为显现的方式。
与“佛”相对者非“人”,而是“众生”或“凡夫”。“人”系对此生物之概念统称,凡夫与佛皆为人之不同形态。如此一来,便极易理解了。莫再将佛视作高高在上之“非人类”了。
于这两则公案之中,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共同之处:马祖并未否定慧海和无业禅师的“求佛之心”,反倒言此心不可向外求索,得见此心便得见自身,称其为成佛亦未尝不可,不过需知晓随说随除。
南禅顿教是“人性”的,不是要学人连“心”都不要了去追求顽空。有欲、有求是人性,也正因为见人性,方才显佛性。
试问:有哪一位求佛修道之人未作“成佛成道”之想?倘若在修佛之开端便言自身“无欲无求”“一物不为”,此已然非“人”矣,还修何佛啊!
好比:决定去庐山游玩,是想领略无限风光,还是想一睹五老峰之风采,总是有“心”的。
至于进山之后,方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已是证悟之后的风光了,未进山之人又如何能体会呢?
因此,“空无一物”那是悟后的境地,拿来说已然不应该了,如果还把那个执为真理,当然是妄想了。
“空无一物”者已然非“人”,自然亦无成为“佛”之资格,正如前文所述,欲成佛,首要得为有心之“人”。连心皆舍去了,那尚为人乎?
正视当下之心,觉察此刻之念,便已然是佛了,切莫怀疑自身,凡夫亦或佛,皆由自己定夺。
业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密传心印?祖曰:大德正闹在,且去别时来。业才出,祖召曰:大德。业回首,祖云:是什么?业便领悟礼拜,祖云:这钝汉,礼拜作么?
无业禅师又问马祖:“达摩西来所传的佛法意旨是什么?”
马祖说:“大德不要打妄想了,暂且回去换个时间再来。”
无业禅师刚跨出大门,马祖便召唤一声:“大德。”
无业禅师闻声回首,马祖问:“是什么?”
此时,无业禅师已然真实感受到了那个“什么”,于是向马祖礼拜表示感谢。
马祖淡然说道:“真是痴汉,有什么好感谢的,我又没给你什么,不都是你自己的吗?”
禅,有理体的解悟和实体的证悟。如果说前面马祖的开示让无业禅师领悟到了“即心即佛”的理体,那么后来的“回首之间”,无业禅师自己证得了“即心即佛”的实体。
在马祖问出那句“是什么”的时候,无业禅师方才体悟到让自己回头的那个不是别的,正是自己。
“是什么让自己回头呢?”是马祖的那句“大德”吗?
需知晓,不论马祖道出何种言辞,无业禅师皆可选择回首亦或不回首。但无论作何选择,都是理性的,都已错过真心,只是理体的表现。
唯有于不经意间,在未作思考之先提下,应景而成,方可超脱“理”之掌控,此乃真心之流露。倘若闻得呼喊,继而揣测马祖之意向,再抉择自身如何应对,此时所现者仍是“理体”。
“理体”并非真,只因其乃理性选择之后的产物,有所选择自然是“有为”的。“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于理性的挑拣过后,“轻舟已过万重山”矣。
即在无机会“拣择”之情形下,无业禅师亲身领略到,于理性之外,尚存有一物在支配自身。那究竟是何物,又如何能与外人述说呢?他已然不再怀疑,所以感谢马祖。
或许会有人发问:不是言及觉悟之人不执着于一物吗?为何无业禅师仍拘泥于这些俗世礼仪,要向马祖顶礼致谢呢?
需明了,无业禅师无论悟证了何种境界,首先其皆为“人”。感谢曾助力于自己之人,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
况且,感谢与否乃无业之事,在不在意其感谢则是马祖之事。二人如何行事、有何感受,都是自己的分内事。
禅宗人物志:马祖道一(十)人性与佛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