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出大事了!李嘉诚已经决定要在 4 月 2 号把 43 个港口卖给美国的贝莱德集团。那么,为什么在全网几乎一边倒反对,香港前特首梁振英也出面反对,《大公报》更是发文,连续十几篇反对这个事情,连港澳办都转载了《大公报》的文章的情况下,李嘉诚父子还要继续这笔交易呢?这背后有什么隐情?是不是美国给李嘉诚家族很大压力?又或者有其他不可告人的事情?我们今天一个视频就来聊清楚。
我告诉大家,如果你了解他们父子俩,了解李嘉诚家族,就知道这笔交易不可能取消,他们不可能妥协。为什么 2015 年的时候,那么多人骂李嘉诚,甚至有篇文章叫《别让李嘉诚跑了》,可是他妥协了吗?没有。该卖的内地市场都卖得干干净净,而且 2015 年到现在,再也没有在内地拿过地皮,几乎很多年没在内地投资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嘉诚不可能妥协,他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体系,而且他的很多认知跟我们普通人完全不一样,他站的高度和看到的东西也跟我们不一样。
简单来说,他认为的 “国” 跟我们认为的 “国”,可能真的不一样。他可以为了他认为的国家去付出、做慈善、捐款,但是如果涉及一些政治问题,他会看得很清楚,会把立场保持在中间位置,他不会为了任何的政治势力去做背书。这一点如果你看清楚了,就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其实从 80 年代开始,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当年,他不像霍英东,立场站得非常明确,他一直尽量保持中立,因为他的生意遍布全世界,他不希望被政策因素影响自己的生意。
而现在,以前大家对这些东西看不太清楚,那个时候内地比较穷,大家觉得你来投资我就欢迎你。但现在大家对企业家、对商人的要求非常高,如果你赚了很多钱,却没有回报社会,只关注自己,大家都会觉得你就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家不允许这种情况。或者如果你很低调,也无所谓,但是李嘉诚的名头太响亮了,前 20 年他享受了太多光环,在内地享受了太多尊敬,现在都要还回来了。
但是,他已经 97 岁,不可能去改变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而他的儿子,李泽钜从小在外国长大,在加拿大读书,后来去美国读大学,之后回到香港。李泽楷呢,他的价值观偏向于西方的那一套,讲究制度化,而且他性格非常低调,和他弟弟李泽楷不一样,李泽楷更愿意跟媒体接触,一直跟内地沟通比较多,在内地人脉也比较多,还担任北京的政协委员。而李泽钜,几乎不在媒体上露面。从卖港口的消息出来之后,李泽钜一直没有正面回应,媒体根本别想从他那里得到回应。而且连上周本来要如期召开的长和的新闻发布会,也突然取消了,这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取消线下的新闻发布会,非常反常。很简单,他就不想面对公众回应这个事情,因为他可能觉得越回应越描越黑,自己的出发点并没有错。
但实际上最大的问题是,这笔生意站在生意角度确实没问题,但是现在是非常敏感的时期,是中美博弈的关键时期,是中美贸易战的关键时期,特朗普关税大棒高举,特朗普要回收巴拿马运河的时候,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卖?你往前 2 年卖没问题,往后两三年卖也没问题,在这个敏感时候卖,就会造成舆论压力。
其实我觉得卖港口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未来中国的船队、中国的航运是否会受到影响,因为这些港口说白了只有经营权。如果人家真的想拿港口做文章,就算经营权在中资、在华资手中,人家一样有办法针对你,对吧?而且咱们现在也不怕人家针对,因为我们也有很多反制手段,手里也有很多牌可以打,所以并不用害怕这些港口被美国控制。
但是最关键的是,李嘉诚家族这样一个影响力巨大的豪门家族,华人商界领袖,在这个关键点把港口卖给美国非常敏感。这会造成什么影响呢?现在,如果北京出面喊停这笔交易,会造成大家觉得在中国做生意很容易被政治因素干扰,那外资还敢不敢来中国投资?他们就会犹豫,觉得在中国做生意会被政治因素干预,甚至可能会被直接叫停。这是第一个影响。那如果北京不出面喊停呢,就会造成另外一个问题,而且还会造成一种影响,就是很多人会觉得是不是我们国家没有保护好我们的企业,让美国给我们的企业制造压力,最终不得不妥协。
所以,李嘉诚家族其实这些港口还在赚钱,为什么要急急忙忙卖掉?为什么不能多等几年?所以说他们在做生意的时候,只考虑生意层面,这笔生意能不能挣钱,是否符合自己的经济预期、收益预期,并没有站在国家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说明他心里没有装着国家,国家不在他考虑范围内。这才是大家对李嘉诚家族失望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