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妈妈我不会”,你的回答很重要,一起学习一下吧

挥着翅膀的面包 2022-10-10 17:35:57

为了锻炼娃的专注力、逻辑思维能力,相信很多宝妈家里都买过积木、拼图之类的益智型玩具,然而买回来之后,娃无奈的看着你,说:“妈妈我不会,妈妈你帮我”。拗不过孩子的死缠烂打,然后这些积木、拼图还是得老母亲自己完成。当孩子说类似这样的话是,做家长的你是怎么样的反应?“宝贝你要相信自己,你可以的哦?”大概不少家长都是这样回应的吧,接着孩子要么头也不回的跑了,要么对你软磨硬泡要帮忙,此时我们不妨换一种说法,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开始拼图之前,孩子问道:“妈妈,这个难吗?”其实孩子对于“难”这件事,是害怕的。很多父母都想锻炼孩子迎难而上的能力,但是却忽视了害怕其实是人的本能。成年人遇到困难,内心多少有几分害怕的成分吧,何况孩子呢。做父母的,要求会不会太高了?当我们认真打开积木,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时,会发现还真是挺难的。

此时我们可以大方的向孩子承认,确实是挺难的哦。你会发现孩子是开心的,“原来并不止我一个人觉得难,妈妈也这样认为呀!”就像考试一样,学霸也说这次考试挺难的,得到官方认证了,我们内心的愧疚感也会少几分吧?困难是存在的,但大家还是尽管一试,拼着拼着,俩人还能相互讨论一下,亲子关系都增进不少。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明白了,孩子需要的不是你打鸡血似的相信,也不是你动手三下五除二的帮他拼好,顺利解决问题,而是一种安全感,一种允许他们不优秀,允许失败的安全空间。一次两次的你还能帮他,以后他需要帮助还能一直帮吗?这样的帮助,其实释放出的信号就是,看吧,不难吧,你可以解决的,我们以为的鼓励,其实在孩子眼中是一种挫败,以后他有可能会再也不想碰了。在这过程中,总会有些超出他们能力范畴外的事情,比如力气太少小拧不动,家长可以适时的出手帮助的。

总而言之,孩子若是发出求助信号,不管、无视,是错误的做法,也不能代劳,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让孩子认识到,原来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原来我真的可以做到,原来我并不是束手无策啊。当成功的次数越多时,孩子会更加有成就感,一步一步的走进“我能行”的圈子。不仅是游戏,学习也是一样。比如拼读单词,孩子因为不会大发脾气,甚至哇哇大哭。此时家长可以有意识的给与帮助,递给他一个“脚手架”,提示孩子这个单词是怎么读的,我们该注意什么,让他可以顺利的完成任务,孩子会更有成就感的。

人的思维多样性,有固定型思维,有成长型思维。举个例子,如果你是前者,遇到问题的时候一直想的是“不行,不可以,会失败的”,假使一直在否定自己,那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如果你是后者,他关注的焦点就会在于“该如何调整,该怎么解决?”那他有可能收获更多。这就像跷跷板一样,一面是希望,一面是牵绊。从“我不行”,到“我可以”,其实就是一份信心,每个人都要慢慢去体会。遇到问题,我们不能强势的为其解决,或许大可为他提供一份“心理营养餐”,和孩子一起参与,有强大的内心做后盾,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想必大家都会有更多收获的。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