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不住自己?我是如何自救的

源源说养护 2024-07-05 08:17:26

对大多数人来说,玩儿游戏或者刷视频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不知不觉间,两个小时就过去了,而且过程中还能非常专注。

但如果让你聚精会神的学习1小时呢?

“额,还是算了吧”

那要让你花一小时时间去完善你的商业计划呢?

“嗯,还是得做做心理建设”。

然后就一直拖下去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学习、锻炼、搞副业,或者其他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长期对我们都有无穷的价值,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会选择追剧、玩儿游戏或者刷手机。

为什么?

因为玩儿很简单,只要随性就可以,但学习工作不一样,很痛苦,因为它们“无聊”、“难”,需要动脑子、还得靠定力、毅力才能全身心投入。

但如果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有些人不一样,他们在学习、工作时就不会那么痛苦,甚至可以说乐在其中。

那问题来了,他们怎么做到的?怎样才能难事变简单?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下一个重要的神经递质传导物:

“多巴胺”被认为是会让我们快乐的物质。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多巴胺的作用其实是让我们产生做事情的渴望。

这种“渴望”会转变成动力,推着我们向前走去完成那些事情。

我之前也没有概念,不知道“多巴胺”是多么的强大,直到我接触了一个神经实验:

实验1:

他们在实验小鼠的大脑中装入了电极。每次小鼠拉手闸,他们就会刺激小鼠脑中的“犒赏系统”,也就是通过刺激多巴胺分泌让小鼠觉得很“爽”。结果,小鼠拉上瘾了,连续拉了数小时,不再进食、睡觉,一直到精疲力尽倒在地上。

实验2:

然后他们又进行了第二个实验,精神学家们这次把机制换了个方向,封死了小鼠脑中的犒赏系统,终止了小鼠脑中的多巴胺分泌。

结果就是,小鼠变得异常“慵懒”,连爬过去喝水都“懒得做”,也不吃饭,对异性也没有反应,可以说小鼠已经失去了活着的动力。

但如果你把吃的拿到小鼠面前,它们还是会吃,而且好像还挺享受的。但要让它们自己爬过去吃,那就是不可能的。

一般的常识是认为当我们人类或者其他动物身体感到“饿了”或者“渴了”就会去喝水吃饭,但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其实并不是“感觉”促使我们行动,而是多巴胺。

小鼠的这个实验有点极端,但其实对人类而言,多巴胺是以同样的方式“控制”我们每天的生活的。

如果不靠主观意识干预,大脑会根据每件事情带来的多巴胺的量来安排做事先后,分泌多的排在前面,并会重复多次;少的排在后面,甚至偶尔会被从“待办事项”中删除。这也就是很多人喜欢先做简单工作的原因。

那哪些事情会带来多巴胺让咱们感到“爽”?

任何你认为能够给你奖励的事情都会刺激多巴胺分泌。

而任何你认为不能给你提供即时奖励反馈的,就不会分泌多巴胺。

比如说,你喜欢吃炸鸡,还没等你开始吃,身体就已经完成预判并开始分泌多巴胺了,因为它知道你吃完以后会感到很过瘾。

即使吃完会后悔,那也没用,因为大脑不管那些,它只会享受多巴胺带来的快感。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吸毒的人都知道吸毒不好,但他还是“管不住”自己,拼命地往身体里注射,原因就是因为吸毒这件事可以身体分泌大量超乎寻常的多巴胺。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会分泌多巴胺,包括渴了喝水,只不过分泌的量相较于玩儿游戏、刷视频或者上黄色网站等活动要少很多。

这些“极限活动”会促使我们一遍一遍不停地去做,就像之前实验中的小鼠拉手闸一样,以满足大脑对快感的需要,直到精疲力尽为止。

你可能认为这又怎样?我现在还好好的啊。

其实不是的,因为你的内环境可能已经被破坏了。

我们体内其实有一种叫做“内平衡”的机制,这种机制是让我们的“内环境”平衡稳定的重要因素,一旦出现了某种不平衡的事情,身体就会自动调整以适应。

比如说当天气凉了,我们的体温会下降。这时身体会开始打寒颤以产生热量,使体温回升。

而当天气热了,身体就会出汗散热,帮助身体降温。“内平衡”机制的作用就是把体温控制在36度左右。

而这还不是全部,“内平衡”还有一个属性是“耐性”。

比如说不喝酒的人一喝就醉,而经常喝酒的人就可以喝很多还不会醉,这就是由于身体产生的“耐性”,生成了对酒精的耐受性,也就是平时说的“喝酒练出来了”。

而由于这种耐受性,经常喝酒的人就会需要更多的酒来满足身体对酒精的需要,变成酗酒。

耐受性和多巴胺有什么关系?

身体为了维持体内环境的内平衡,同样会对多巴胺产生耐受性,所以像喝水这种小事不会再让你感到兴奋,只有玩儿手机、看色情视频这些瞬间能体验到快感的活动才能刺激你。

而慢慢的,身体的耐受性会一直提升,这些事情也会让你觉得无聊,你就会开始寻找更刺激的事儿来满足大脑和身体对快感的需要。

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对你已经完全没有吸引力,特别是像学习、工作这种枯燥乏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产生获得感的活动。而深陷其中的人就会像第二个实验的小鼠那样,失去活着的动力。

那如果已经是这样了,就没救了么?

不是的,你需要做的是“多巴胺清理”。

其实听到这,你应该大概知道多巴胺清理是什么意思了,主要需要做的就是每周拿出一天时间“静养”。

在这一天里,不允许自己做任何平时会让自己感到很“爽”的事情,包括玩儿游戏、刷视频、上色情网站等等,这样,你的大脑就不会全天候被多巴胺充斥,有足够的时间“调养”。

在这一天里,你要从内心深处接受“无聊”,不要觉得“无聊”无聊,而是静静地花时间感受它,欣赏它,拥抱它。

你可以花时间打扫房间;

自己在房间里待会,整理下思想;

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目、知识;

回顾下这一年的目标和进程;

用笔写下自己新的想法和感受;

完善自己的商业计划;

到外面一个人走走;

伴随着大脑对多巴胺耐受性的下降,慢慢的你可以增加每周清理的天数,直到最后一周7天全都在多巴胺清理的状态下度过。

到时这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会成为你新的内环境平衡状态,新的生活习惯也会自然成为你新的生活方式。

猛一听你可能会觉得这种改变太大了,自己肯定不行,但其实难度比你想的要小的多,只要你当天的第一件事情做对了,后面都会水到渠成。

有人听到这会对这种方法产生怀疑,这背后的原理是这样的。

比如说你平时每天都在你家周边最好的餐馆吃饭,这时如果突然只让你吃白米饭,你肯定不会喜欢。

但如果你是被困在一个荒岛上,什么食物都没有,饿了10天,这时候给你白米饭的话会不会觉得是人间美味呢?

这和“多巴胺清理”是一个道理。

“清理”让你避免你平时觉得爽的事情,让你内平衡机制开始工作,把多巴胺阈值降低,这样像学习、工作这些平时看起来无聊、困难的事情就不会感觉无聊了。

如果这么说,你还是觉得难度太大的话,可以从清理一项事情开始。

比如从刷手机、玩儿游戏里面挑一件,“清理日”当天你要禁止自己做这件事,其他的爽事可以作为对自己的奖励。

比如在顺利度过“清理日”的晚上,你可以奖励自己玩儿半小时的游戏或者其他活动,这样在修复内环境的同时还会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当你认为自己准备好了,就可以增加清理事件的数量,一直到最后把所有让你“爽”的事情从你的生命中清除。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高多巴胺活动放到全天的最后时段,如果放到中午或者下午,会影响你接下来的安排。

很多人喜欢在早上上班途中刷视频玩儿游戏,这种习惯就会一下把大脑多巴胺的阈值提高,一旦放下手机开始工作就会很痛苦。

好了,现在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对我而言,让我的多巴胺爆表的爽事有哪些?我的多巴胺耐受性现在什么样?我的多巴胺清理日是哪天?那天要屏蔽哪些事情?我现在应该做但一直拖着的困难的事有哪些?

到这里总结下.

像“学习、工作、自我提升”这些通常被认为无聊、难做的事情其实也可以很有意思,关键就在于你的大脑所处的状态和怎样去感受它们。

如果长期被高多巴胺充斥,那自然会觉得无聊就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做。

所以从今天起,尽可能地放下手机、关掉电脑,屏蔽任何会提供即时快感的“爽”的事情。

让静养、独处、学习工作这类具有长期价值的活动成为你的新日常,并去感受其中的快乐,去享受它们为你带来的价值。

最后,如果你喜欢这次分享的内容,请您点赞分享,这样就能让更多饱受煎熬的人看见这篇文章并改变自己。

0 阅读:0

源源说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