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穆雷·鲍文曾提出一个重要的“三角理论”:
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两人关系,当两个亲密关系发生问题时,往往需要第三个人介入来缓和两个人带来的焦虑。
这就是说的家庭关系的“错乱”。
比如,一些女性有了孩子后,完全疏忽了和丈夫的关系,所有精力都用来照顾管理孩子,导致了夫妻关系的疏离。
还有的父母,特别是妻子,在和丈夫出现问题时,特别喜欢把孩子拉进来,让孩子站队,甚至逼着孩子拯救自己和丈夫的关系。
有的父母在自己焦虑、压力大的时候,就开始诉说自己的不容易,让孩子争气,让孩子为自己负责。
当父母有这些行为的时候,说明已经陷入“家庭三角化”模式。
在这样的关系中,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完全错位,成了一种反哺的关系,孩子成了父母的父母,成了父母情绪的照顾者,要看父母的脸色行事——
“父母的感受比我的感受重要”“我要让父母以我为骄傲”“我必须优秀”,这样的孩子虽然懂事,但总是压抑自己。
家庭关系一旦进入“三角化”,它伤害的最终都是孩子。
三角化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一,孩子成了情绪配偶。
孩子代替了爸爸的功能,成为妈妈的情绪配偶。
因为妈妈的开心而开心,妈妈的悲伤而悲伤,处在一个照顾妈妈情绪的位置。
反过来,妈妈也会因为孩子的表现牵动自己的内心。
孩子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优异,妈妈就会有满足感,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
如果孩子叛逆不听话,妈妈就觉得人生无望。
二,孩子成了小大人。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家庭中总有一方缺席,如父母病重、外出打工、单亲离异家庭。
孩子早早承担照顾家庭的重任,心思比较成熟,但同时内心压抑自卑,会觉得没有意义,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就很容易出现抑郁或其他心身疾病。
三,孩子成了小恶魔。
在三角化过程当中,他就是在攻击父母。
这样的家庭,往往会采用的是转移的三角化方式
父母把对婚姻的不满意转移给孩子,总觉得是孩子导致自己无法脱身,孩子会觉得很不公平——
你婚姻不幸福为什么要天天打骂我、说教我?我凭什么被你们连累?
他会对父母特别不满。也就是说,我得不到我想要的父母,我大概率也让你们得不到你们想要的孩子。
所以,他们会故意让自己变得糟糕。
你们期待我学习吗?我就不学,我就要逃课厌学,你们期待我健康吗?我就要伤害我自己。
这叫攻击性的迂回转移,用攻击自己的方式攻击父母。
四,孩子成了小病人。
小病人他们比较乖巧懂事,往往把自己变得体弱多病,例如,容易头疼脑热,过敏呕吐。
很多时候,父母一吵架,孩子就生病,这样的话,他们就会放下他们的冲突来关注孩子。
体弱多病的小孩是为了转移父母的冲突, 内心常常焦虑不安。
02
如何处理家庭中的三角化?
首先,各归各位。妈妈是妈妈,爸爸是爸爸,孩子是孩子,千万不要有意无意的让孩子充当自己的家长。
比如说有的家长,问自己的孩子:我跟你爸爸要离婚吗?
这样的事情让孩子来决定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多大的冲击和伤害呢?
其次,隔代养育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不是核心家庭成员,孩子在养育的过程中,重大的事情应该由父母商量。
孩子就像是手机,如果电量还剩90%,明明不需要充电,父母总是不断的给他去充电,孩子走到哪都要拖着一个沉重的包袱;
而有的孩子是已经快没电了,但家长仍然不出现充电,还是在批评、挑剔、指责、逼迫,孩子就会关机停止运转了。
父母是孩子的充电宝,充电宝没电了不能反过来用手机给自己充电。
充电宝没电了,去找电源,比如闺蜜好友、父母爱人、心理咨询师。
父母把目光转回到自身。父母的人格不够健康的时候,自身的问题难以被解决,会无意识中把自己的恐惧、愤怒、需求、感受等等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来满足自己。
那孩子就变成了一个躯壳,被父母意志操控、侵占。
这种情况下,孩子不可能有生命力,就是个“奴隶”。
人本主义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
每个人都是天生向上的,都是想要成为主流认可的,想要被尊重,被看见、被信任的。
这些东西是天生的,我们只需要不去破坏、不去干扰就可以。
而青春期的孩子会有很多冲突,既要发展自我,脱离父母成为自己,又要关注父母的情绪,养育父母,
如果孩子没有办法痛痛快快的毫无阻碍的成为自己,心理问题就出现了,因为这个冲突太大了,孩子处理不了。
他们一边担心让父母失望,一边又懊恼过去没做好。
长期的内耗下,焦虑、抑郁、恐惧就通通表现出来。
要想要让孩子走出焦虑,抑郁,摆脱恐惧,最应该改变的是土壤。
父母改变养育的模式,把目光放回到自己身上。
父母人格独立我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人格是否独立?
是否要依附在孩子身上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比如说孩子好了,我就好了。
这句话非常典型。
他在说着我没有自己,我像一个藤蔓一样攀附在孩子的身上——
他好,我就好;他不好,我就不好,完全没有自己。
建议父母通过自己的学习成长,学个技能也好,增长知识也行,让自己变得更厉害,更有胜任感、成就感。
我们越是能够承受生活中的不确定,人格就越健康,包括我们自己的焦虑和抑郁是如何处理的。
当我们看到孩子的成绩有所波动,看到孩子的能力不是如我所愿。
我们如何处理焦虑和抑郁,都是我们父母自己的课题。
曾继峰曾经说过,
父母要离孩子远一点,哪怕去跳广场舞,去打麻将,不粘着他,他就能长好。
那么我们需要做到,
认清一个事实:
亲子之爱是单向的水,只能从上往下流,爱只能从父母那里给孩子,不能反着给。
明白一个道理:
尽可能的知道自己的原始需求。
父母越是了解自己内心最大的匮乏,就越不会被匮乏所控制,也就越不会投射给孩子。
坚持两个原则:
第一个是在孩子能力范围内能独立做到的,父母不要过度的去干涉。
凡是越界的都是父母的需要。
这就是温尼克特所说的,恰到好处的挫折。
第二个,是父母的情绪要先被满足,而不是就是超出能力牺牲自己去满足孩子。
我们父母要做到什么?
理解、支持和陪伴,要做到尊重和独立。
这样的话,你的孩子,在他的原生家庭当中,才能够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分离感,他才能更好地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