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用故事阐释的人生哲理

红苓读书 2023-04-09 16:00:20
大辩不言

宋朝开国,南唐后主李煜派徐玄铉去觐见。

大宋君臣都知道徐铉的大名,且知道他学识渊博,国内一时难找对手。

皇帝赵匡胤派了一个相貌堂堂却大字不识一个的人接见。

席间,徐铉不管谈论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接线的人都只是点头:“嗯,嗯……”,别的什么也不说。

因为他听不懂,也不知道说什么。

但是这种态度却让徐铉一头雾水,不知道对方的所以然,不知道对方的底细到底是什么样的?

《庄子*齐物论》中的“大辩不言”。

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显示自己。

大廉不嗛

“嗛”同“谦”,真正廉洁的人并不是清高到什么都不谈。

魏晋南北时,有一位官员,号称自己是清官。对于“钱”连提都不提,更别说别人给他送的红包、收红包了。

而且让家里人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谁也不能在他面前说到钱的事儿。

家里人实在受不了他的这种“清高”,就在他睡着的时候,把一堆钱赌在了他的床周围,让他下不了床。

也就是说他要下的床必须提到“钱”字,或者说必须看到钱,把钱推开。

这位官员醒了以后还是不提前就说把这些“阿堵”给我拿开。

就因为这个故事,“阿堵”成为“钱”的一个代名词。

清朝袁子才说:“不谈未必是清高。”

是啊,你连谈都不敢谈,那就证明你心里还有那个东西,如果心里真不在乎,又何必在乎去谈论Ta呢?

大勇不忮

“忮”是古怪的意思。

一个作恶多端的人,有一次乘船,途中遇到恶劣的天气。

这个人吓得哆哆嗦嗦,一直站在船舱的一角,祈求上天的保佑。

一位贤者站在他在旁边给他说:

“你赶紧闭嘴吧,如果上天知道你在船上,那这艘船必沉无疑了。”

吓得这个人赶紧闭了嘴。

平时看着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在关键时刻还是没有任何勇气的。

而真正有勇气的人,绝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就像荆轲去刺杀秦王时,他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毫无畏惧。但杀人不眨眼的秦武阳见到秦王就哆嗦起两条腿。

真正勇敢的人并不是平时张牙舞爪,而是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在关键时刻还能做到镇定从容的人。

从容镇定

古代一位君王在召见臣子的时候,故意让臣子在外面站着,他从观察臣子的言行举动上来看这个人能不能得到重用?

一般来说能稳稳地站着等着的人都是堪称大用的人,而表现得毛毛躁躁的人往往得不到君王的重用。

古罗马的一位皇帝在斩杀犯人的时候,也是看犯人头一天的表现。

如果一个犯人为了自己明天的死去,而忧心忡忡或者有求饶的表现,第二天必死无疑。

如果犯人知道自己第二天要死去,但还能吃得下,睡得着的时候,往往在半夜里被偷偷释放。

唐朝有一位官员叫卢承庆,是考功员外郎,专司官吏考绩。

有一次,他管辖范围内的一位官员,因为在水路上沉了粮食。

他给了这个官员一个“中下”的评论。

这位官员知道后没有任何意见,也没有任何恐惧的神色。

卢承庆知道后感觉冤枉了这个官员,又改了一个“中中”的评论。

这位官员知道后还是没有任何意见,也没有任何感激的话语。

卢承庆看到这个人的沉着冷静,又改成“中上”的评论。

南怀瑾: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我是红七六,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改变、成长。

6 阅读: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