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紧要关头,仰仗别人是靠不住的

红苓读书 2023-04-05 15:20:55

曾国藩对人性的认识比较深刻,练就了他的气度非凡,有些认识是曾国藩经历了血的教训得来的。

咸丰12年(1862年),曾国荃率领湘军一路披荆斩棘,到达南京城下,可望着南京城的严密防守,曾国荃不敢贸然进攻,想找几路援军。然而,曾国劝等了多日,也不见援军的影子。 一细问才知道,各路援军都有不能来的“正当”理由:镇江的部队将领李续宜刚要率军出征,却接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只好回家奔丧了,副将唐训方来救援时,遭到太平军的阻击。 另一路援军由鲍超带领,赶往南京时,也遭遇太平军的拦截,短时间无法抵达南京。这样一来就只剩下多阿隆率领的一路军队可以增援了,曾国荃万分焦急,写信给曾国藩让他命令多阿隆尽快率军南下。

多阿隆开始很配合,但部队到达庐州后,迟迟不再前往,尽管曾国藩多次催促,却始终得不到回复。这时,四川一股农民起义军进攻陕西,多阿隆秘密写信给湖广总督官文,两人联合上书朝廷,要求亲自去陕西抵抗起义军,皇帝竟然不顾南京的安危,批准了多阿隆和官文的奏请。事情发展到这个时候,曾国藩彻底明白了,这是多阿隆和官文商量好了不给曾国荃援助,不希望湘军打胜仗,皇帝那边或许也怕曾国藩势力太大,不给援助。在紧要关头,仰仗别人是靠不住的,永远要靠自己。

曾国藩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从别的地方调了四个营给曾国荃,缓解了一下燃眉之急。曾国藩又写信给曾国荃,这四个营也不能说是100%靠得住的,关键时刻还是要靠你自己。靠自己,是勇气,是气度,是坚持,在很多情况下,自己勇敢坚持下去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利好的转机,或许,这是稻盛和夫所说的“天助”,也或许是“人事尽,天命归”的必然结果。希望每个人都能靠自己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我是红七六,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改变、成长。

2 阅读:23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