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她》:莫让人性的三座“高峰”毁了自己和他人的人生

红苓读书 2023-07-05 13:02:37
道德之峰

《消失的她》火了,男主角何非踏破了人性的底线,越过了道德的边境,进入了人生禁区。

作为赌徒中的亡命徒,他被眼前所想象的利益蒙蔽了双眼,认为一切都会在自己的计划中,脑子里完全没有道德、法律的字眼。

看完电影,都为木子惋惜,“恨”木子遇到了余华在《女人的胜利》中所描述的渣男:

“他会求你,他甚至会下跪,他还会打自己耳光,你都不要心软,他会一次次地发誓,男人最喜欢发誓,他们的誓言和狗叫没有什么两样,你都不要相信。”

现实中,这样的人相信还是少数的存在,因为他自始至终没有感到过罪过,甚至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一丝愧疚,有的只是后悔:不这样做原来可以更好。

大部分人会后悔,会愧疚,会有深深的负罪感。

一位妈妈给孩子讲《乌鸦喝水》的故事后,说在煤矿工作的爸爸就是家里的乌鸦,一点点地往家里“衔石头”,让家里的“水”越来越多了。

孩子长大后,来到爸爸工作的地方,却不满足于一点点“衔石头”,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私人煤矿。

几年后,出事了,被执刑之前,他哭了:

“我总想一下子搬起一块大石头,结果砸碎了瓶子,永远也喝不到水了。”

名利之峰

一直低头享受眼前利益的人,请不要忘了抬头看看远方。

《消失的她》何非被想象中得到的利益迷了心窍,让木子永远定格在了青春年华。

不是所有人都像何非这样自以为是。

一位年轻的画家带着自己的画作,来慕名拜访一位画界大师,求得大师的指点。

可大师不想在一位无名小卒身上浪费时间,推脱自己有事,连画轴都没让年轻人打开,就下了逐客令。

年轻的画家走到门口,停了下来,扭头给大师说:

“您现在站在高高的山上,往下看我们,看着我们就像蚂蚁一样小,甚至不及蚂蚁,根本入不了您的眼。

但您别忘了,我们从山下抬头看您,跟您从山上往下看我们是一样的视觉效果。”

大师无言以对,深有所悟。

一群登山爱好者把一座山峰踩在脚下,其中一人有点骄傲地说:

“看山下的人,都得仰视我们。”

“可谁知道山上有人?”又一个人的回答让所有人沉默起来。

巍峨的只是脚下的山峰,不是站在山上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并不是自己比别人强了多少,而是自己没有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

换个方位,换个角度,或许会高下颠倒。

“能力”之峰

《消失的她》木子家境优渥,漂亮单纯,以为自己是何非人生的“白月光”,能改变何非的命运和人格。

她错了,有些人性永远改变不了。

除了“恋爱脑”,不加引号的能力,意思是一定要相信自己。

1986年,墨西哥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海因斯赢了冠军后说了一句话,因为当时没有设备的限制,谁也不知道他说了什么。

几年后,一位记者问海因斯当时说了什么,他回答说:

“那扇门是虚掩着的。”

原来,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有医学大师用科学的方法做出过证明:人类肌肉纤维承载的运动力极限是10秒。

而海因斯当时的成绩是9.95秒。

一个人的潜力在没有发挥出来之前,千万不要给自己定调,也不要让所谓的“权威”给自己定了调。

但,在面对人性问题时,我们一定相信自己就是平凡的普通人,别妄图去改变任何人。

在发挥能力方面,一定要拒绝平庸,不要让自己成了自己平庸人生的主导者和扮演者。

结语

这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种人空想未来,不务正事,最终有可能丧品丧德。

一种人回忆过去,或因‘当年勇’高高在上或因‘曾失败’而忧郁哀伤。

一种人结合现实和理想,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成绩沾沾自喜,始终脚踏实地又抬头望远地做着充实又真实的自己。

我是红七六,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改变、成长。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