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神矛——苏联洲际弹道导弹发展(2):第三代精度打击

明鸿羽 2023-07-30 06:59:00

R-36弹道导弹:

扬格利在战略导弹设计中的最高成就是P—36(SS—9),又叫“悬崖”式洲际弹道导弹。R-36弹道导弹(SS-9,北约代号“悬崖”)是前苏联研制的第三代洲际弹道导弹,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至7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威力大、射程远、精度高、威慑力强等特点。该型洲际导弹起飞重量最大为200吨,最大射程为12000千米,圆概率误差最小为185~220米,导弹威力最大为2500万吨TNT当量。

最初推测,SS-9将取代用来打击面目标的SS-7,但结果它们被重新定向,改为摧毁美国“民兵”洲际弹道导弹的加固地下井发射装置。SS-9是一种专门用来打击美国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的重型导弹,该弹运载能力很大,装载了千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头。据报道,1969年初部署在丘拉坦姆的SS-9I型具有用低伸弹道发射的能力。SS-9洲际弹道导弹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导弹。1966〜1972年间,共计部署288枚各种型号的SS-9洲际弹道导弹。SS-9的出现标志着苏联首次拥有了对美国洲际弹道导弹构成实际威胁的武器。

SS-9是两级液体导弹,第一级装有六台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四台游动发动机,推进剂为硝酸和偏二甲肼。制导系统较先进。SS-9先后发展了五种型别。Ⅰ、Ⅱ、Ⅳ型作为战略武器装备部队,Ⅲ型和V型由SS-9助推级加不同的上面级构成,分别用作部分轨道轰炸系统和试验型反卫星导弹。

SS-9Ⅰ型只携带一枚威力为2000万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1965年开始装备部队,是前苏联能攻击导弹地下井一类硬点目标的导弹。SS-9Ⅱ型是携带一枚威力为2500万吨TNT当量热核弹头的导弹。已部署的SS-9导弹大都采用Ⅱ型。SS-9Ⅲ型在SS-9基本型上面增加一个上面级,能把4500千克重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在1966至1971年间竹用于压低弹道和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的试验。末级与有效载荷一起进入近地轨道,在绕地球运行一圈的预定点点燃制动火箭,使有效载荷减速,重返大气层并飞向预定目标。1971年以后再没有作过类似试验。这种型别没有装备。

SS-9Ⅳ型带有三个集束式子弹头,3500万吨当量.1969年开始飞行试验,1971年具备初步作战能力。是苏联第一种搭载分导式多弹头的洲际导弹,早期的R-36最多可以搭载三枚分导式核弹头。SS-9V型在SS-9基本型上增加一个入轨第三级和一个带战斗部的第四级,用作试验型反卫星导弹。第三级与Ⅲ型的上面级相同,第四级长约5米,直径2米,内装主动寻的雷达和弹丸状战斗部。1968至1971年间进行了多次拦截试验,从丘拉坦发射,拦截从普列谢茨克发射的进入近地轨道的目标卫星。

SS-9地面发射系统复杂,导致发射井抗摧毁能力较差,而且作战反应时间长、服役期短,因此其实用性不强,只能是纯粹的战略威慑武器。在其服役不到4年的1969年9月,苏联最高部长会议作出了研制其后继型R-36M的决定。由此SS-9由最初的一型导弹开始演变成一个庞大的导弹家族。

生产商:南方设计局

弹长:34.5米

弹径:3.05米

重量:200吨

战斗部:5000KG,3枚1500WT当量弹头

射程:约12000千米

命中精度:,圆概率误差最小为185~220米

指导方式:惯性制导

推进系统:可贮液体火箭发动机

发射方式:地下井热发射

发射准备时间:60-90S

服役时间:1965-1985

北约代号:SS-9,绰号:悬崖

苏联代号:P-36,英文:R-36

R-36弹道导弹

R-36弹道导弹

R-36弹道导弹

SS-10弹道导弹:

在研制SS-9时,SS-10是也平行开发,SS-10采用低温液体推进剂(苏联最后一种使用低温推进剂的导弹),它早于SS-9,于1965年首次在莫斯科红场展出。

SS-10导弹由弹头、仪器舱、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等部件组成。第一级下端的裙部稍向外扩张,第一、二级之间和第二、三级之间均用桁架式结构连接。第一级采用四台摆动发动机,第二、三级各采用一台发动机。第一级发动机代号为PII-111,采用液氧和煤油推进剂,于1959—1962年间研制,地面比冲275秒,真空比冲317秒,燃烧室压力约8兆帕,推力达1627千牛。通过发动机的摆动来控制导弹的俯仰、偏航和滚动姿态。

SS-10导弹是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效率最高的战略导弹。它的射程12000公里,战斗部重3.5吨,爆炸当量为2000万吨,用三级液体燃烧火箭发射。这种导弹采用多弹头系统,轨道发射时,可进入160公里高的低地球轨道,然后在绕地球转完一圈前的预定地方点燃反推火箭,使弹头降低速度,脱离轨道,奔袭目标。西方认为其特点是突然性强,地面防空雷达不易及早发现,因其轨道高度只有160公里,而雷达发现后的警报时间仅有三分钟。但是由于SS-10作战性能没有平行发展SS-9那样先进,被淘汰没有得到部署。

生产商:南方设计局

弹长:38米

弹径:3米

重量:200吨

战斗部:700KG, 100WT当量弹头

射程:约12000千米

命中精度:,圆概率误差1400米

指导方式:惯性制导

推进系统:可贮液体火箭发动机

发射方式:地下井热发射

发射准备时间:60S

服役时间:

北约代号:SS-10,绰号:瘦子

苏联代号:

SS-10弹道导弹

UR-100弹道导弹:

SS-11是北约代号,苏联命名为UR-100导弹,是由在莫斯科附近Reutov镇的Vladimir Chelomei(弗拉基米尔·切罗梅)的设计局研制。随后成为冷战时期苏联部署的最多的洲际弹道导弹。

UR-100是苏联第二代弹道导弹的第一个代表型号,不同于早期型号,采用了密封发射管。导弹在工厂制造之后,装入密封发射管中,并安放到导弹发射井中。加注燃料和氧化剂之后,发射管被密封,导弹可以在填充液体推进剂的状态下存放多年。这样可以让导弹的发射准备时间从几个小时缩减到三分钟,这三分钟是启动稳定陀螺仪所需的时间。

UR-100采用纯惯性(陀螺)制导系统,这样可以保证它不会受到任何电子干扰的影响,其中就包括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UR-100最大射程为10500千米,可以向美国任何地点投放50万吨当量的轻型核弹头,爆炸威力相当于25枚广岛原子弹。

UR-100还可以配备110万吨当量的重型核弹头,射程5000千米,从哈萨克斯坦或西西伯利亚发射时,能够覆盖整个欧洲。弹着点误差平均为1500米,但对于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这点误差并不重要。后来,UR-100还发展出配备了集束弹头的U-100K,携带三枚可分离的核弹头,每个弹头威力达到35万吨当量。

SS-11唯一可以看到的导弹的物理特征是第一级的四个推力喷嘴和前锥尖部。发射筒被认为是垂直起竖,以便装填发射。美国人认为SS-11部队的重新装填能力有限,因为热发射导弹被安置在发射井内。

这种液体推进剂的导弹有效期为10年,之后必须将导弹排空燃料后送回工厂,检查所有系统的有效性,以及管线的密封性能。经过检修过的导弹会再次送回部队,重新放入发射井中,加注推进剂之后继续执行战斗值班。所有UR-100导弹都经过了这样的检修过程,部分导弹还经历了两次。

苏联在1967~1974年间,共制造了990枚UR-100,其中950枚处于战备值班状态。因此,这种洲际弹道导弹成为苏联装备数量最多的陆基战略导弹。一枚UR-100导弹的生产成本相当于300万卢布,这相当于五层楼房的1000套单居室或800套双居室住房的造价。这个成本还没有考虑相关的基础设施,如导弹发射井的造价。UR-100在苏联战略导弹部队服役到1987年,1994年UR-100K退役。

UR-100三型洲际弹道导弹有三具重返大气层载具而且是用来攻击陆基洲际导弹掩体。的确,由前苏联的测试资料显示这三具所涵括的打击区域正是义勇兵导弹掩体的范围,而这样的科技是从SS-9四型导弹上开发而来的,然而,由于更准确、更合适的弹头不继被开发出来,因此,即使UR-100三型洲际弹道导弹依旧瞄向美国,应该已改变了原先的攻击目标。将UR-100洲际弹道导弹部署在前苏联远东是极具价值的。

本型导弹所部署的数量曾经举世无比(72年达1036枚),现今仍有440枚服役中。据估计除了20枚一型外,其它则是二、三型的混编。这400多枚导弹主要部署在两个地带:前苏联西部地区的库斯克、台克夫、朋恩、以及远东地区的格雷得卡亚、杜富亚尼亚、司伐勃德尼、奥伏亚尼亚。

UR-100一型及二型洲际弹道导弹均有单一的大型弹头。但是它们并不太准确,因此只能用来攻击大范围的、软性的、对抗价值取向目标,如城市、工业中心及末经保护的军事设施。

三型是前苏联第一种配备多重重返大气载具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1969年侦测其具有3枚弹头。1973年60枚UR-100三型洲际弹道导弹服役。当70年代末期这970攻UR-100导弹过半数为新的SS-17或SS-19所取代时,仍有450枚继续服役。

生产商:弗拉基米尔·切罗梅设计局

弹长:19米

弹径:2.4米

重量:48吨

战斗部:680(Ⅰ、Ⅱ)/910(Ⅲ)公斤

射程:11000(Ⅰ)/12000(Ⅱ)/10600(Ⅲ)公里

命中精度:,圆概率误差1410(Ⅰ)/1090(ⅡⅢ)米

指导方式:惯性制导

推进系统:可贮两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发射方式:地下井热发射

发射准备时间:60S

服役时间:1966-1994

北约代号:SS-11,绰号:赛哥/赛果

苏联代号:UR-100

UR-100弹道导弹发射井

UR-100弹道导弹发射井状态

UR-100弹道导弹

UR-100弹道导弹

UR-100弹道导弹

RS-12弹道导弹:

SS-13(野人)洲际弹道导弹,这型独特的导弹(前苏联命名为RS-12导弹)是第一款使用固态燃料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不同于其它已知的前苏联导弹,它具有三节推进器,每节均有四座喷嘴,每节之间以开放式的栏柱连结,这种构造只有中国导弹(如CSS-3)与之相似。SS-13N与SS-11洲际弹道导弹同期发展,但它要小些。,很像 "民兵III",发射重量为34吨,射程超过8000公里,通常携带60万吨当量的弹头。

这型独特的导弹(前苏联命名为RS-12导弹)是第一款使用固态燃料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从一开始就规定,SS-13(1969年首次部署)将是机动式的,但因制导系统和火箭发动机工作复杂以及机动方案耗资很大,只好改为将导弹部署在地下井发射装置中。

1965年5月的庆祝二战胜利20周年红场阅兵式上,苏联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采用固体推进的洲际弹道导弹SS-13。而就在几天前,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改革五角大楼)向公众保证,苏联没有远程固体燃料导弹,因此美国空军以其紧凑型固体燃料的“民兵”导弹占据了优势。实际上,当时麦克纳马拉的估计是基于美国雷达的观测,该雷达可以在试飞期间区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特征。 由于在苏联没有发现固体燃料导弹发射特征,一些西方分析家指称在红场的SS-13是一个骗局。其中的奥秘在后苏联时期才得到充分揭示: SS-13导弹的工作始于1963年Sergei Korolev的OKB-1导弹,它是RT-1中程弹道导弹的后续产品。所以SS-13在苏联也称RT-2。

苏联最初对固体火箭嗤之以鼻,以至于此后从未在固体火箭领域赶上美国人,然而当时的谢尔盖科罗廖夫认为固体火箭能够更好地满足苏联军方对液体火箭推进导弹的要求,于是在1958年在其领导的研究局中立项研究固体火箭推进剂。然而真正推动苏联人研究固体火箭推进剂的是美国人部署的数百枚民兵和北极星固体导弹。1959年1月27日苏联政府授权V G Grabin在科罗廖夫的OKB-1指导下设计RT-1固体推进剂远程弹道导弹。该型导弹研制后期由于性能不佳而未投产。

SS-13是北约给该款导弹起的代号,同时也给它起了一个绰号“野人”。在苏联武器命名序列中,该款导弹还有两个名字:RT-2和RS-12。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解释一下苏联弹道导弹体系的命名规则:苏联洲际弹道导弹代号几乎都是用字母R(raketa导弹)开头,而且大都在R后加字母S(strategicheskiy战略),但某些早期的固体燃料导弹则在R字母之后加上T(tvardiy固体,如RT-2)。

SS-13虽然自1965年5月就已经公开展示,直到1966年2月26日才第一次成功飞行。两年后的1968年12月18日正式在军队中服役,总共部署了60枚。该款导弹搭载单弹头,并没有开发装备有多重重返大气层载荷的改良型,但是该导弹的前两级被用来制造成陆上机动的SS-14中程弹道导弹。

70年代初期,有报导说SS-13洲际弹道导弹已可用来机动发射,但目前所知它只部署在掩体内。前苏联曾争辩SS-25洲际弹道导弹其实就是第二阶段战略武器限制协议所允许的SS-13洲际弹道导弹的机动型,但是美国不相信,为此前苏联不还在1986年试射两枚SS-13导弹供美方观察其飞行以对比美方手中的SS-25导弹的资料。

生产商:南方设计局

弹长:20米

弹径:1.7米

重量:34吨

战斗部:590公斤,1枚60万吨至70万吨弹头

射程,9400公里

命中精度:,圆概率误差1850米

指导方式:惯性制导

推进系统:固态燃料火箭发动机

发射方式:地下井热发射

发射准备时间:60S

服役时间:1968-

北约代号:SS-13,绰号:野人

苏联代号:RT-2/ RS-12

RS-12弹道导弹

RS-12弹道导弹分段运输

RS-12弹道导弹

RS-12弹道导弹

RS-14弹道导弹:

RS-14弹道导弹(苏联代号:PC-14,英文代号:RS-14,北约代号:SS-16),前苏第三代三级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

1978年,将成为SS-13替代者的第二代洲际弹道导弹在1972年至1975年期间进行评估后,达到了作战状态。这种导弹,即SS-16(苏联代号RS-14),虽然制造了大约60枚,但后来没有部署。三级的SS-16有一个先进的制导系统,据信是恒星惯性导航的,但是,该导弹只携带一枚核弹头。SS-16被认为可以从发射井或机动式运输发射车发射,大多数美国国防资料来源倾向于支持后者。据信该系统不能再装填。SS-16的上面两级已经被用来组成SS-20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

SS-16是苏联第一次尝试开发的移动洲际弹道导弹。它的发展始于1969年7月10日苏联部长理事会的一项法令。由莫斯科热能技术研究所承担开发任务,其首席设计师是A.D.Nadiradzye。SS-16最初是为发射井和移动部署而设计的,使用SS-20平台,采用三级串联固体推进方式,配备了与SS-20机动导弹相同的发射系统,但SS-16从未测试分导技术(MIRV多目标重返大气层载具)。

SS-16是和SS-20中程导弹平行开发,前者用于打击洲际战略目标后者以中程目标为打击对象。后来二者的很多零部件都可以通用。

SS-16导弹在1972年3月14日进行第一次进行飞行测试,它的测试场地通常是普列谢茨克发射基地。截至1974年底共进行了26次试射。1976年4月最后一次导弹试射以失败告终。尽管如此,1976年2月21日仍有两个装备了SS-16的火箭团担负战备值班任务,但鉴于该型号导弹性能不太稳定,SS-16并没有大规模生产、库存。1979年在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谈判中,生产了200枚的SS-16被限制部署。

生产商:南方设计局

弹长:20米

弹径:1.7米

重量:36吨

战斗部:900公斤,1枚100万吨弹头

射程:9000公里

命中精度:,圆概率误差1480米

指导方式:惯性制导

推进系统:固态燃料火箭发动机

发射方式:发射井或机动式发射装置

发射准备时间:80S(地面机动15分)

服役时间:1978-

北约代号:SS-16,绰号:罪人

苏联代号: PC-14/RS-14

0 阅读:44

明鸿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