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有位读者取关了。
这位读者,评论转发打赏一样没落,后台显示打赏过千。
取关原因是什么?
我想了想,大概是我没随顺他,不认同他的观点。
取关者每天都有,司空见惯,本不值一提,而这位读者取关,却有必要拿出来说一说,于是有了今天的话题:慈悲与刻薄。
这位读者曾提问,某寺征集味极鲜酱油、面包等食物,他有些不理解,因为在他印象里,僧众斋饭清淡,有口吃的就行,不会享用太多美食。
我给他作答,阐述恭敬三宝道理,而僧为三宝之一,不能自己享用美食美物,见僧享用,便指手画脚,说人家有失威仪。
保定731洪水时,我写了三篇文章,讲述赈灾义理,文章中有在果报中修行、感恩灾民一句,这位读者见到后不以为然,他另有一番解释。
这位读者认为,灾民受灾,乃是宿生作恶所致,遭遇洪灾是其恶果成熟,赈灾属于插手他人因果,何必感恩灾民?
说实话,若不深入经典,你读了这位读者的话,很容易被他带跑偏,因为他的话里五分正五分邪,从正入手,引人入邪。
对于某寺征集味极鲜、面包等物,我已作答,隶属《答读者问》中某一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翻看,其中详陈敬僧义理因果,概有数千字,不再赘述。
对于这位读者所讲的赈灾属于插手他人因果一事,当时我没细讲,今天也不打算细讲,只唠叨几句,供诸位分辨取舍。
灾民受灾乃是宿生恶业所致,这句话是真的,灾民的确在过去生中造作十恶,贪心炽盛,故而感召洪灾来袭,这个道理出自经典,不容置疑。
这位读者话中有五分正,就是指的这件事,他出言引入正理,乍一看的确极有道理,因为出自圣贤之语,能不正吗?
但,坏就坏在他用正理引出了邪论:赈灾属于干涉他人因果,这个邪论就是那五分假,等于人参汤里加砒霜,人参汤大补元气,一点砒霜加进去,大补汤变成了夺命汤,喝完必死。
诚然,百姓受灾是宿生恶业所致,那猪、牛、羊、鱼、虾、蟹等也都是宿生作恶堕入畜生,今生沦为飞禽走兽,是他们理应受报,所以肆意杀生就无罪?茹素放生岂不是在插手他人因果?
又或者,我们这个人身,也都是宿生业力所致,有生老病死之苦,我们理应受报,那菩萨倒驾慈航示现人间而行救度,令我们离诸苦恼归于净土,菩萨是不是也在插手他人因果?
这位读者的话,若不细思,很难发现端倪,一经细思,便会惊出一身冷汗:他在以正引邪!
可问题出来了,他为什么以正引邪?
愚以为,这位读者并不知自己是在以正引邪,他只是智慧浅薄而妄以为深,说白了,他心里这么认为,至于此观念是对是错,他无能分辨。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他为何出此邪论而不自知,病根在哪里?
细细玩味,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我可以享用美食,但你不能,你若遭灾,自是活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归纳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就会变成:待己宽厚,待人刻薄,刻薄必寡恩,刻薄必无慈。
我在三更故事话题下,写过一篇《灵异的卷宗:县令之死》,故事中的县令执法甚严,死在梃杖下的罪犯不计其数,而县令每每以此自居,认为自己不徇私情,执法酷烈,应得美誉。
结果如何?县令触怒鬼神,突遭横祸,一家惨死!
人无慈心便会刻薄,刻薄不知恩,刻薄多生怨,但我并不是讲这位读者,他只是刻薄人之一,而世人之刻薄,屡现于家庭生活。
多有妇女,对同事朋友请一顿十块钱早餐感恩戴德,笑语盈盈,几近于谄媚,而对每年交给她数万元的丈夫冷语相向,日日抱怨,这是不是有点儿颠倒?而妇女不以为然,认为很正常,因为大家都这么做!
下交数万元不算恩,十块钱恩逾天地,无数钱财召抱怨,一顿早餐嫣然笑。感恩丈夫者十之一二,抱怨丈夫者十之八九,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事实,诸位以为如何?
又有青年男女,对狐朋狗友把酒言欢,凡是哥们闺蜜,必有酒肉佳肴,若是双亲上门,则以残羹冷炙待之,视哥们闺蜜超过父母恩德,美其名曰义气,惶惶然不以为耻!
我曾为一位出轨妇女作答,以错而能改善莫大焉示之,有网友读后评论道:出轨者都该死,我未作回复。
为何不回复?
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别人可以,但有个前提,这个前提是:当你出轨,也愿意手持利刃自裁谢罪,能做到出轨自尽,再去指责别人不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换位思考都不难,自己出轨不愿赴死,确让别人赴死,是何道理?
即便能做到出轨后不苟活人世,那也只能算待己严、待人严,算不上待己严、待人宽,而圣贤的教诲是:待人宜宽,待己宜严。
更何况,有谁愿意出轨赴死?真能做到出轨赴死之人,必不会出轨!
何以知之?
尝见有违法乱禁者,犯下大罪后逃之夭夭,罪犯为何会逃?因为罪犯不想接受法律制裁!
贪生怕死,众生之性,只有局外人才会横加指点:真该死!
倘若局外人入局,自己造作大罪,如杀人贩毒等,他也会跟重刑犯一样逃之夭夭,因为他并不愿意以身赴死。
凡此种种,皆因为人刻薄,因为刻薄无慈,对他人生不起慈悲,所以视他人性命如草芥:他死便死,与我何干!
古籍记载,唐太宗斩杀囚徒,当日罢歌舞、戒饮食、必涕泪,如今不同,民警抓获罪囚喜形于色,要办庆功宴。见他人临刑受苦而心喜,这是好心么?
经典常谈,应慈悲为怀,关于慈悲,经典不加限制,无论何时何处何事,慈悲一定对,哪怕现出怒目金刚像,像里安住一副菩萨肠。
我见释迦文行菩萨道时,曾出海远游,船中有数百罗汉,某一歹人见财起意,生出杀心,妄图杀害诸罗汉,被释迦文侦知。
释迦文自念,出世圣人阿罗汉,若被歹人杀害,此人必落无间地狱,经无量劫不得出离。
若我杀死歹人,可免他堕入地狱之苦,而我违犯杀生,自下地狱。为救护众生,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诸位可以看看,杀生极残忍,在歹人与自己间,他选择自下地狱,令歹人不堕恶道,你说这是不是怒目金刚像里安住了菩萨心肠?
刻薄,刻是对他人严酷,像鸡蛋里挑骨头、拿放大镜看他人缺点、没事找茬儿,诸如此类,属于刻;薄是对他人恶薄,像他自愿救我、我没让他救、他死与我无关,属于薄。
刻薄者不会感恩,他不知恩在哪里,所以酒肉朋友成为座上宾,待白发父母形同陌路。
刻薄者必生抱怨,待己宽如天地,待人细如发丝,他可以遗屎遗尿,但你不能吐痰,因为他能放过自己,决不会放过你,所以丈夫下交妻子数万钱财,反召抱怨。
跟诸位讲,丈夫下交妻子百万乃至千万钱财,妻子照样抱怨,信吗?刻薄病根不在钱财上,这是心病,以怨报德是刻薄者常见输出方式。
刻薄者必残忍,常有戾气,因不能反躬内省,体会不到将加人先问己,体会不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他人冷血相向,无半点慈悲,所以别人偶有小错小失应杀之而后快。
刻薄者必双标,刻薄对他人,宽厚对自己,能不双标吗?所以他人出轨真该死,而自己出轨则是小事一桩,是身不由己,是丈夫或妻子对他冷落所致。
慈予众生乐,悲拔众生苦,刻恼害众生,薄无恩众生。
慈悲生德,刻薄有恨,惜乎慈心者少之又少,刻而薄者多如牛毛,迷乱颠倒,一至于斯!
善哉斯言![作揖][作揖][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