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读初二,妈病逝面临退学,恩师出手相助,我开始预谋一件事情

翟逸飞说情感 2025-03-17 12:57:43

那是1985年的冬天,冷得像一场漫长的告别。母亲的病情在入冬后急转直下,家里唯一的暖炉坏了,父亲用砖头垒了个临时灶,烧柴取暖。柴火的烟味弥漫在屋子里,呛得人眼睛发红。母亲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呼吸间带着浓重的药味。她的手枯瘦得像一根干柴,握着我的手时,力气轻得像一片落叶。

“你要好好读书,别像妈这样。”她的声音低得像风吹过窗缝。我点头,却不敢看她的眼睛。那天是周三……不,应该是周四,窗外的老式挂钟正好敲了五下。母亲的手滑落时,我的心像被一根生锈的铁丝狠狠勒住,疼得喘不过气来。

葬礼后,家里只剩下我和父亲。父亲是个木匠,手艺不错,但活儿不多,收入勉强够糊口。母亲的医药费已经掏空了家底,连棺材都是东拼西凑借来的。那天晚上,父亲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根接一根地抽烟。他的脸埋在烟雾里,看不清表情。过了很久,他才开口:“小梅,咱家供不起你读书了。”

我愣住了,手里的课本掉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那是我唯一的课本,封面已经磨得发白,角落处还有一块泛黄的咖啡渍。父亲没有再说话,只是低头继续抽烟,烟头的火光一明一灭,像一颗将熄未熄的星星。

第二天,我带着课本去了学校。教室里,老师正在讲解一道几何题,粉笔在黑板上划出一道弧线,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我盯着那道弧线,心里却一片空白。下课后,班主任刘老师叫住了我。他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镜片后是一双总带着温和笑意的眼睛。

“小梅,听说你家里出了点事?”他问,声音很轻,却像一根针扎进我的心里。我低着头,不敢看他,只是点了点头。

“你父亲说要让你退学?”他又问。我咬着嘴唇,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刘老师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递给我。那是一块洗得发白的手帕,边角还有些脱线。

“别哭,老师会想办法的。”他说。

几天后,刘老师带着我去了校长办公室。校长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头发花白,脸上有一道深深的刀疤。他听完刘老师的讲述后,沉默了很久,最后点了点头:“学费的事,学校可以先垫付。至于生活费……”他看向刘老师。

“我来想办法。”刘老师说。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坚定。

从那天起,刘老师成了我的“恩人”。他每个月都会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帮我交学费和生活费。有时候,他还会给我带一些旧衣服和书本。那些衣服大多是他妻子穿过的,虽然款式老旧,但洗得很干净,带着淡淡的肥皂香。

有一次,他给我带来了一本《红楼梦》。那是一本旧书,封面已经破损,书页也泛黄了。可我却爱不释手,捧着它一读就是一整天。书里的世界让我暂时忘记了生活的苦难,也让我第一次对未来有了模糊的憧憬。

然而,生活并没有因此变得轻松。父亲的脾气越来越暴躁,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对我发火。有一次,他喝醉了酒,把家里唯一的一张桌子掀翻了。桌上的饭菜洒了一地,碗也摔碎了。我蹲在地上收拾碎片时,手被划了一道口子,血滴在地上,和饭菜混在一起。

“你怎么还不滚去打工?读书有什么用?”他吼道,声音像一把锯子,割得我耳朵生疼。我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收拾完碎片,然后回到房间继续看书。那天晚上,我在书里看到了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反复念着这句话,心里像是被点燃了一盏灯。

1986年的春天,我参加了中考。考试那天,阳光很好,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桂花的香气。我穿着刘老师给我的那件旧衣服,坐在考场里,手心里全是汗。试卷发下来时,我的手微微颤抖,但很快就平静下来。我告诉自己,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尽力。

成绩出来的那天,学校的广播里念出了我的名字。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是全校的第一名。刘老师听到消息后,特地跑到我家里祝贺。他带来了一袋苹果和一盒点心,那是我第一次吃到那么甜的苹果。

“你很棒,小梅。”他说,眼里满是欣慰。我低头咬了一口苹果,眼泪却止不住地往下掉。

然而,考上高中并没有让我彻底摆脱困境。高中的学费更高,生活也更加艰难。父亲依然反对我读书,甚至威胁要把我赶出家门。我知道,自己不能再依赖刘老师了。我开始预谋一件事情——我要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命运。

高一的暑假,我找到了一份在纺织厂做临时工的工作。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九点才能回家。纺织机的轰鸣声震得耳朵发麻,手指也因为长时间操作机器而磨出了厚厚的茧。但我咬牙坚持了下来,用挣来的钱交了学费,还买了一些书。

刘老师知道后,特地来厂里看我。他站在车间门口,皱着眉头看着我满是灰尘的脸和粗糙的手。“小梅,这样太辛苦了。”他说。

“没事,我能坚持。”我笑着回答,心里却涌起一阵酸涩。

高三那年,我参加了高考。考试前一天晚上,我坐在灯下复习,父亲突然走进来,把一张皱巴巴的纸放在我面前。那是一张存折,上面只有不到五百块钱。

“这是家里最后的积蓄,拿去用吧。”他说,声音低得像是在自言自语。我愣住了,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高考结束后,我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跑去找刘老师,把通知书递到他面前。他接过来,仔细看了很久,然后笑了:“小梅,你做到了。”

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我想起了刘老师,想起了他为我做的一切。我知道,我能走到今天,全靠他的帮助和鼓励。

后来,我回到家乡,找到刘老师。他已经退休了,头发全白了,但眼睛依然带着温和的笑意。我把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交到他手里,他却摆摆手:“小梅,这不是我想要的。”

“那您想要什么?”我问。

他笑了笑:“我想要你记住,当年有人帮过你,所以你也要去帮别人。”

那天,我站在他家门口,看着夕阳慢慢沉下去,天空被染成了橘红色。夕阳像一颗煎过头的溏心蛋,散发着微微的光。我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像刘老师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

从那以后,我开始资助贫困学生,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改变命运。而这一切,都源于1985年的那个冬天,那个让我开始预谋改变命运的冬天。

0 阅读:4